一、指导思想
劳动实践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为进一步加强劳动教育,落实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为开足开齐开好劳动实践活动课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特将劳动教育作为主要课程载体,围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来培养学生基本劳动情感,养成劳动习惯,增强基本劳动能力。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方案。
二、实施目标
劳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劳动观念、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培养真挚劳动情感、掌握必备劳动技能、训练创造性劳动思维,使学生具备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乐于劳动、解决问题、激发创造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为目的的教育活动。新时代劳动教育应具备其特有的、阶梯式的不同学段目标。
(一)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和快乐,形成劳动效率意识、劳动质量意识;具有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尊重普通劳动者的积极情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
(二)掌握必备的劳动技能。了解一些简单工具的使用方法,初步掌握自我服务劳动和一般家务劳动的基本方法。了解植物栽培的简单知识。了解工艺品制作、编织技术、裁剪与缝制的知识等
(三)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通过劳动实践,对学生进行劳动纪律、爱护工具、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进—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助人为乐的精神品质。
(四)培养良好的劳动素质。在劳动实践中使学生自觉磨练意志,陶冶情操,体验挫折与成功,增强积极进取、探索创新意识,初步具有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三、课程设置与实施
(一)有机整合各学科
结合《烟台市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五年发展规划》实行“1+1+X”劳动教育课时制度。保证每周一节劳动必修课,每学年组织一次集体劳动周,合理安排课外活动和家庭劳动时间,初中各年级不少于3小时。在其他学科教育中适当渗透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美德、劳动技术的教育。
(二)课程设置
1.校内劳动
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通过文明班评比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园卫生保洁。各班级设值日表,组织学生做好值日,认真清扫校园,增强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开展结合学生实际的劳动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垃圾分类等为主题的班队会、手工劳技展演,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持续开展校内种植园活动,让班级、学生认领“责任田”, 进行特色种植项目探索,种植品种多样,兼顾中草药、花卉、园艺、果蔬等,其中草药种植品种不少于5种,并加强与之配套的种植园区知识及文化建设,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赏花、种菜,通过劳动课进行课间管理,让学生全程参与种植过程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体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教室前后分给各班的包干区,学生负责栽植、浇水、除草。让学生在开垦、播种、管理、收获的过程中体验劳动的快乐,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以劳动为荣的观念和态度。
校内餐厅设立帮厨志愿服务岗位,招募学生志愿者参与其中。
2.校外劳动
利用“五一劳动节”“端午节”等节日,充分利用校外劳动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结合农村实际,在农忙时节组织学生帮助家长进行适当的农业生产劳动,使学生通过实践获得一定的生活劳动技能和劳动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培养公益心。
3.家务劳动
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结合重大节假日、寒暑假,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适量地安排家庭劳动作业,如洗衣、整理房间、大扫除、整理鞋柜、更换床上用品等,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体会父母的辛苦,为父母分忧,锻炼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三)劳动清单设置
初一 | 家庭劳动 | 1.每周末自己洗头、洗澡,保持个人卫生 |
2.每周末自己刷鞋、洗校服 | ||
3.学会清洗并更换床单、被罩、枕头套等个人床上用品 | ||
4.每月完成一次洗衣服的全过程,包括洗衣、晾衣、叠衣以及放回衣柜,能根据衣物的材质和颜色进行分类清洗 | ||
5.在家长指导下学会摘菜、剥虾、洗碗筷等,至少学会两种家常菜的烹饪 | ||
学校劳动 | 7.参与班级及卫生区值日打扫卫生的任务 | |
8.参与班级分管蔬菜基地的日常养护管理 | ||
9.冬季每逢下雪后及时清扫校园积雪 | ||
10.参与校内社团活动手工类社团,动手制作一份手工作品 | ||
社会劳动 | 11.参与一次义工服务,如慰问老人、环保等活动 | |
12.进行一次职业体验,如套袋、梳果、去超市做理货员等活动 | ||
初二 | 家庭劳动 | 1.每周末自己洗头、洗澡,保持个人卫生 |
2.每周末自己刷鞋、洗校服 | ||
3.学会清洗并更换床单、被罩、枕头套等个人床上用品 | ||
4.每月完成一次洗衣服的全过程,包括洗衣、晾衣、叠衣以及放回衣柜,能根据衣物的材质和颜色进行分类清洗 | ||
5.做一周家庭记账员 | ||
6.学会包饺子,包括擀皮、调馅、包饺子、煮饺子 | ||
学校劳动 | 7.参与班级及卫生区值日打扫卫生的任务 | |
8.参与班级分管蔬菜基地的日常养护管理 | ||
9.冬季每逢下雪后及时清扫校园积雪 | ||
10.参与校内社团活动手工类社团,动手制作一份手工作品 | ||
社会劳动 | 11.参与一次义工服务,如慰问老人、环保等活动 | |
12.进行一次职业体验,如套袋、梳果、去超市做理货员等活动 | ||
初三 | 家庭劳动 | 1.每周末自己洗头、洗澡,保持个人卫生 |
2.每周末自己刷鞋、洗校服 | ||
3.学会清洗并更换床单、被罩、枕头套等个人床上用品 | ||
4.每月完成一次洗衣服的全过程,包括洗衣、晾衣、叠衣以及放回衣柜,能根据衣物的材质和颜色进行分类清洗 | ||
5.学会列购物清单,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家庭采购 | ||
6.在独立完成一桌家常菜的烹饪,包括荤菜、素菜、凉菜、汤 | ||
7.完成一次常用小家电的清洗养护。 | ||
学校劳动 | 8.参与班级及卫生区值日打扫卫生的任务 | |
9.参与班级分管蔬菜基地的日常养护管理 | ||
10.冬季每逢下雪后及时清扫校园积雪 | ||
11.寻找生活中可以用到的创意技巧,用身边的材料动手制作实用的手工作品 | ||
12.每学期体验一次餐厅帮厨志愿岗位工作 | ||
社会劳动 | 13.参与一次义工服务,如慰问老人、环保等活动 | |
14.进行一次职业体验,如套袋、梳果、去超市做理货员等活动 | ||
初四 | 家庭劳动 | 1.每周末自己洗头、洗澡,保持个人卫生 |
2.每周末自己刷鞋、洗校服 | ||
3.学会清洗并更换床单、被罩、枕头套等个人床上用品 | ||
4.每月完成一次洗衣服的全过程,包括洗衣、晾衣、叠衣以及放回衣柜,能根据衣物的材质和颜色进行分类清洗 | ||
5.学会列购物清单,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家庭采购 | ||
6.在独立完成一桌家常菜的烹饪,包括荤菜、素菜、凉菜、汤 | ||
7.完成一次常用小家电的清洗养护。 | ||
学校劳动 | 8.参与班级及卫生区值日打扫卫生的任务 | |
9.参与班级分管蔬菜基地的日常养护管理 | ||
10.寻找生活中可以用到的创意技巧,用身边的材料动手制作实用的手工作品 | ||
11.参与班级文化设计与刊板制作 | ||
12.每学期体验一次餐厅帮厨志愿岗位工作 | ||
社会劳动 | 13.参与一次义工服务,如慰问老人、环保等活动 | |
14.进行一次职业体验,如套袋、梳果、去超市做理货员等活动 |
(四)具体实施
1.劳动课程安排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烹饪、农业生产劳动、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传统工艺制作、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等方面,对每个学段作出了不同的规划。
初中低年级:1.清洁与卫生。2.整理与收纳。3.烹饪与营养。4.农业生产劳动。5.传统工艺制作。
初中高年级:1.整理与收纳。2.烹饪与营养。3.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4.农业生产劳动。5.传统工艺制作。6.工业生产劳动。7.新技术体验与应用。8.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
2.劳动周安排
六年级——节日知识我了解
在家人的帮助下,了解国际劳动节的知识,可以是劳动节的来源、历史事件、纪念意义,也可以是劳动模范的事迹等,根据所收集到的相关内容,制作一期劳动教育小报(A4大小)。通过搜集材料的过程增长知识、拓展视野,提高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七年级——劳动模范我学习
搜索了解新中国十大劳动模范的事迹,学习领会“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开展“向先进模范学习”征文活动。
八年级——传承劳动精神 共剪幸福之花
为弘扬劳动精神,致敬无私奉献的劳动者们,举办劳动剪纸作品展示活动。在感受剪纸魅力的同时,身体力行为劳动者送上感恩和敬意,唱响最美劳动赞歌。
九年级——我与妈妈换换岗
跟妈妈换岗一天,做一天妈妈每天要做的家务活和农活,体验劳动的甘苦,体会妈妈的辛苦。在活动过程中学会感恩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
3.劳动月安排
五月份为劳动月,举办一次劳动技能比赛。利用劳动清单内容,每个级部根据学生特点选定了比赛项目:6年级:叠被子;7年级:削土豆皮;8年级:种植蔬菜;9年级:刷鞋子。
四、课程评价
以“自主评价”、“他人评价”、“教师评价”或“家长评价”三种方式进行家庭、学校、社会劳动行为日常评价,学期末采用综合评价表。
五、实施保障
1.机构保障
学校建立相对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成立劳动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与管理领导小组,结合实际情况设置专门的课程教研组。
组长:陈志平
副组长:宋建利 王宏贤 巩明臣
组员:孙囡
教研组组长:张媛
教研组成员:李秀英、刘作乐、杨志波、赵伟、王华波
具体职责:
(1)陈志平校长全面负责全校学生实践活动安全工作,宋建利副校长、王宏贤副校长、巩明臣副校长负责开展各项工作。
(2)孙囡主任负责校内校外劳动实践具体工作实施。
(3)教研组长张媛负责抓好劳动实践活动各项细节工作,查漏补缺,开展学校各项活动。
(4)各年级劳动实践教师负责各班级具体活动的开展。
2.课时保障
结合《烟台市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五年发展规划》实行“1+1+X”劳动教育课时制度。每周设置1节“劳动”必修课,每学年1个劳动周,围绕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发设置劳动教育项目和劳动周活动,明确学生每天课外校外劳动时间。“X”指每周课外和校外劳动时间(初中阶段不少于3小时)。在基地保障方面,我们学校已建设和发挥校内种植园的作用,至少参与1处校外劳动实践基地或研学实践基地。
3.师资配置
学校现有7名劳动兼职教师,学校对所有劳动教师进行课程培训,让每位教师掌握本学期所要教授的活动主题,明确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法和目标,教研组长带领教师学习《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及优秀的劳动教学设计。学期中召开劳动教师常规教研活动,解决老师们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或困难。学期末召开劳动教师总结会,总结一学期以来,活动课程所取得的成果和不足。把教师参与劳动教育情况纳入教师工作绩效,作为职称晋升、年度考核、岗位聘任、评优树先等方面的重要内容。
4.资金保障
我校加大经费投入,学校初步预计投入2万元,用于一校一特色的纸藤编织教室的布置及其他手工类课程所需用品。所购物品发票将复印存档。
5.安全保障
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劳动教育课程更需要做好充足的安全保障。
校内活动安全:
(1)在设计制作领域,有些活动需要用剪刀、针线等,教师对学生进行此类用品的安全教育,并在教学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的行为。
(2)教师上课组织好课堂,保证课堂纪律。
校外活动组织严格按照教育体育局安管办的要求,提前一周做好各项安全预案,并上报安管办审核备案。活动过程中,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