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八角中心小学2021-2022学年度教学工作计划

日期:2022-09-05     

字号:

      一、总体思路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学校提升教学质量、提升办学人民满意度的重要起步年。学校以培养“睿润少年”为目标,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校本研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抓手,以教研组、备课组建设为载体,做到在工作中主动调控、及时督促辅导、工作程序细致,引领全体教师潜心研究备课改革,促进课堂发生更大变化,不断提升教学质量,认真落实国家“双减”目标,做好课后托管服务,整体提升教学工作质量,助力学校办人民满意教育。

  二、工作要点

1.有效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新学期各学科将继续扎实开展教研活动,进行理论和课例研究。确定两大教研主题,一是全校性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的探索与研究”,二是各教研组根据学科特点的自定主题。通过扎实的校本教研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要树立“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是我首要考虑的”“教是为了学”“教了不等于学会了”的意识。熟悉课标内容,结合理论学习,掌握和运用“三分析”(课标、教材、学情)技术,目标叙写、评估任务设计、教学活动设计等关键技术,转变经验型备课思维,在实践中内化备课专业化理论。做好大单元集体备课。本学期各学科组将继续以深度学习相关理论为指导,完成每个单元的结构化设计和基于单元设计的课时教学规划。切实提升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以备课改革,促进课堂发生变化,并不断通过课堂教学中与学生的互动以及教学效果来调整教学设计,达到“教服务于学”的目的。开展学科教学大比武活动,抓好教研组内磨课,提高教师授课技能和课堂驾驭能力。   

2.抓实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学校班子成员和教学管理干部、教研组长等提高听课频次,争取实现大面积、多轮次听评课,以听评促教学。教师做好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与考试五环节,扎实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开齐开足课程,按课表上课,不得随意侵占艺术体育和实践活动等课时。通过学风教风养成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课堂行为习惯;教师转变思维成为学生学习支架设计者,课堂倾听者、组织者、评价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规范作业的布置与批改,重点关注作业设置的有效性、探究性、趣味性和简约性,备课组研究探究性作业、开放性作业、自主选择作业设置,关注作业评价的多元性和有效性;做好培优辅差工作,辅导学生做到补习先补心,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辅导前要根据不同情况制订辅导方案,采取个人辅导、小组辅导、集中辅导等形式,选择恰当的时间和场合,换角度,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辅导有目的、有内容、有措施。

3.开展好艺术教育。开展丰富的艺术活动,拓展艺术教育舞台。本学期各班级将继续开展“班班有歌声”“生生能绘画”活动,提高艺术表现力、鉴赏力和创造力。加强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工作,深入研究文体中心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艺术能力与素养,并注重过程性测评资料的整理与归档。将学生的素养测评纳入学校教学工作中,争取在各级艺术竞赛和上级评价中取得优异成绩。精心组织多形式的艺术展示活动,为学生展示艺术才华搭建平台,提高综合艺术素养。

4.全面提高体育水平。在体育课和活动中,以足球训练为突破口,追求构建目标性、趣味性、有效性统一的课堂,开展“校长杯”足球赛、“绳王大赛”等赛事活动,提高学生运动兴趣,提升运用能力,把学生的身心健康、竞争精神、意志力培养、体育文化、规则意识等要素和技能培养与体育锻炼紧密结合,最终达到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和良好人格的形成的目的。专业训练要求在普及的基础上抓提高,力争在区运动会取得好名次。认真分析学生数据,对体质健康薄弱项目,在尊重运动规律基础上,有针对性加强练习,分解2022年三个目标,争取提前完成。

5.开好劳动与实践活动课程。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实践能力、积极的生活态度,获得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利用寒假劳动教育契机,持续开展劳动教育。各年级根据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和课程指导教材,在学期初确定好每月劳动与实践主题,开展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落实好兴趣小组活动,教师精心设计活动内容,研究如何指导学生通过活动参与形成经验与能力,文化与态度,形成自己的教学文本,形成成果。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多元智能、满足不同兴趣爱好的好课程。

6.加强科学学科建设。在实验器材配套、科学实验规范,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上,按照要求,规范落实。规范学生课堂行为,端正科学学习态度,提高科学学习兴趣。尝试通过聘请创新教育顾问、校企合作等路径,与科学、兴趣小组活动有机整合,常态化实施3D打印、创客机器人等课程建设。组织学生参与市区创客比赛,并争取好成绩。

7.持续抓好阅读工作。打造晨间经典诵读、午间持续默读和晚间亲子阅读的立体读书工程。学期初确定好每月的晨间诵读篇目及进度,定期开展评比;抓好午间持续默读和课后阅读,以教师读书影响和带动家庭亲子阅读。总之让每个孩子养成读书习惯,为培养终身阅读者打好基础。暑假持续开展“诵经典诗文 做睿润少年”活动。做好教师专业阅读工作,每月开展主题阅读,并通过读书交流会等进行成果展示和交流,内化和输出,提高阅读实效性。

8.抓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工作。落实《烟台开发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通过实施校本应用考核,诊断和评价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引导课堂实践与创新;观测并促进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评估教师培训和实践应用成效,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水平。

9.重视作业设计批改,落实“双减”目标。把提高作业设计能力、加强作业批改分析作为改进作业环节的两个重要抓手。切实提高作业的设计的科学性、趣味性、实践性等。避免重复性、机械化作业,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三四五年级每天作业总量不超过一小时;学生在有效率完成作业中,超过一小时可以停止作业。教师要重视作业的反馈功能,及时批改作业,从中获得教学信思,改善教学行为,使作业批改成为监控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窗口。可采用要点指导和评语激励等作业批改方式对学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给子适当的指导和激励,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实施作业面批,并在面批的过程中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和个别学习辅导。学校把作业设计和批改作为教学检查、教学研究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附:八角中心小学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配档表

                 教学工作配档表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

周次

日期

教务处具体工作任务计划

1周

3月1日—3月7日

1. 做好学生寒假作业批阅工作。

2.进行本学期学生转入、转出工作。

3.召开教学、教研工作会议,总结上学期教学工作,布置本学期各项教学、教研工作。

4.下发本学期学生教材。

5.各学科组进行上学期工作总结和制定本学期教学教研计划。

6.做好教师寒假读书汇总情况。

7.学习《课程标准》和《备课专业化》,进行集体备课。

2周

3月8日—3月14日

1. 完成备课专业化大比武评比工作。

2. 音体美学科组做好区优质课评选的准备工作。

3.上交各种教育教学计划。

4.学科组内进行集体备课。

3周

3月15日—3月21日

1.开展各类听评课活动。

2.进行教师校本培训:信息技术培训。

3.学科组内集体备课。

4.英语组姜双胜老师参加区优质课评选活动。

5.教研组长开教研例会。

4周

3月22日—3月28日

1.进行全校性备课、作业检查及反馈。

2.各学科组进行基于深度学习教学评一体化的集体备课活动。

3.语数英进行学生学科能力测试。

5周

3月29日—4月4日

1. 教研组长开教研例会。

2.备课组内集体备课。

3.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学困生转化督查。

6周

4月5日—4月11日

1. 各学科组开展各类听评课活动。

2. 各学科组进行基于深度学习学教评一体化的集体备课活动。

3.备课组内集体备课。

7周

4月12日—4月18日

1.教研组长开教研例会。

2.进行校内教师基本功培训。

3.备课组内集体备课。

8周

4月19日—25日

1.各学科进行集体备课。

2.开展学校教科研沙龙研讨。

3.各学科主题教研活动。

 

9周

4月26日—4月30日

1.组织备课和作业检查及反馈。

2.各学科组进行基于深度学习教学评一体化的集体备课活动。

3.语数英进行学生学科能力测试。

4.教研组长开教研例会。

10周

5月6日—5与9日

1.各学科进行集体备课。

11周

5月10日—5月16日

1. 各学科主题教研活动。

2. 各学科学业水平阶段性检测。

3. 教研组长开教研例会。

12周

5月17日—5月23日

1.备课组内进行集体备课。

2.各学科主题教研活动。

3.各学科进行阶段性检测分析。

13周

5月24日—5月30日

1.各学科主题教研活动。

2.学生学科能力测试。

3.进行全校性备课、作业检查及反馈。

4.学生学习习惯检查。

5.教研组长开教研例会。

14

5月31日—6月6日

1.各学科主题教研活动。

2.组织好六一艺术展演活动。

3.备课组内集体备课。

 

15周

6月7日—6月13日

1.各学科主题教研活动。

2.完善个人业务档案。

3.备课组内集体备课。

4.进行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总结会议。

16周

6月14日—6月20日

1.各学科主题教研活动。

2.做好后进生辅导和学生评价工作。

17周

6月21日—6月27日

1. 各科拟定复习计划,做好期末复习工作。

 

18周

6月28日—7月4日

1.完成本学期教师业务考核工作。

2.本学期教学、教研工作总结。

3.规整教学工作档案,做好教学资料、循环教材的回收工作。

4.制定学生寒假作业方案。

19周

7月5日—7月11日

1.组织期末考试工作,做好阅卷工作,质量分析工作。

2.汇总各项课题档案,归档备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