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丽湖学校正确认识劳动育人价值与功能,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教育目标
1.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正确使用常见劳动工具,增强体力、智力和创造力,具备完成一定劳动任务所需要的设计、操作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2.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正确理解劳动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认识劳动创造人、劳动创造价值、创造财富、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
3.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领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内涵与意义,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敬业奉献的忧良传统,弘扬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
4.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能够自觉自愿、认真负责、安全规范、坚持不懈地参与劳动,形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质。珍惜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杜绝浪费。
二、组织领导与相关职责
组长:潘鲁辉(决策引领)
副组长:杜晓燕 段爱萍(领导实施)
组员:齐丽 刁桂欣 于萍 王海杰 苗昀菲 (项目推进)
各劳动教师(具体落实)
齐丽:校内“一米田园”劳动技术指导
刁桂欣 王海杰:“一米田园”劳动组织与实施
于萍:校内劳动教育评价与宣传
苗昀菲:家务劳动评价与宣传
三、教育内容
1.低年级以个人生活起居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注重培养劳动意识和劳动安全意识,使学生懂得人人都要劳动,感知劳动乐趣,爱惜劳动成果。
2.中高年级以校园劳动和家庭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体会劳动光荣,尊重普通劳动者,初步养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态度。
四、课时安排
1.每周四下午第二节劳动课
2.每周四下午一二节多彩实践课
3.五一和十一前一个周的劳动周
五、劳动途径
1.开辟“一米田园”,开展蔬果种植
2.教室绿植养护
3.校园卫生绿化
4.坚持家务劳动,跟踪记录“家庭劳动清单”
5.完成校内岗位劳动任务。
六、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安排
年级 | 主要内容 | 具体内容 | 培养目标 |
一年级 二年级 | 1.个人物品整理、清洗。 2.简单的家庭清扫。 3.教室卫生清洁等。 4.简单手工制作。 | 1.自己起床、穿衣、洗漱。 2.和家人一起准备早晚餐,能在餐后将碗筷收拾好送进厨房。 3.能在家长协助下,根据课表自己检查书包,带上所需要的学具上学。 4.能够自己洗内衣、袜子等。 5.在家长的协助卜,能够自己准备第二天上学或出行要穿的衣服。 6.能学会一种垃圾分类,和家人一起坚持将家庭垃圾分类后,放置到小区的指定垃圾桶。 7.周末和家人一起买菜、择菜、洗菜。 8.能够将玩具和图书及时归位,整理好自己的玩具箱和小书架。 9.会用烧水壶烧开水。 10.会养殖阳台植物,能够为花草浇水施肥。 | 1.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培养集体荣誉感。 3.关爱生命,热爱自然。 |
教师备课内容 (举例) | 《怎样穿衣》《自己洗漱》《怎样摆放餐具》 《我会整理小书包》《我会擦洗书包柜》 《我会擦黑板》《我会洗袜子》…… | ||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 1.家居清洁收纳整理 2.学做家常餐 3.校园卫生保洁 4.垃圾分类处理 5.校园绿化美化 6.参加社区环保 7.体验种植养殖 8.手工制作 9.生产劳动 | 1.参与家居清洁、会整理房间物品、能整理自己的衣物 2.能够对自己的学习用品进行合理的收纳整理,会规划整理自己的书桌。 3.学会制作简单的家常餐,认识并能够熟练使用炊具。 4.会布置餐桌,饭前饭后能主动收拾碗筷。 5.会使用清扫工具,能积极参加校园卫生保洁,承担一项保洁任务。 6.掌握垃圾分类知识,能分清垃圾类别,会分类投放各种垃圾。 7.了解校园绿化美化知识等,会使用绿化工具,积极参与校园绿化美化。 8.能根据自己的能力情况,参加社区环保,为公共卫生等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 9.能看到手工制作说明,能利用一定的工具进行手工制作。 10.学习动物养殖知识,初步体验动物养殖。 11.根据时令参加田间生产劳动,会使用相关劳动工具。 | 1.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和勤俭节约意识,培养家庭责任感; 2.增强公共服务意识; 3.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懂得生活用品、食品来之不易,珍惜劳动成果。 |
教师备课内容 (举例) | 《怎样洗拖把》《讲台缝隙别忘记》《我会整理小书柜》 《我会做一份菜》《我会校园绿化》《我会垃圾分类》 《手工制作》《我能参加社区环保》《动物养护》…… |
七、课堂过程组织与指导
注重围绕劳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要求,从提高劳动教育的效果出发,加强探究式课堂、项目式课堂、参与式课堂、体验式课堂四种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把握劳动教育任务的特点,抓住关键环节,选择适宜的劳动教育方式。
1.进行讲解说明。围绕劳动为什么、是什么问题,有重点地进行讲解,让学生懂得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加强劳动观念、劳动纪律、劳动相关法律法规的正面引导,指明轻视劳动特别是轻视普通劳动的危害,让学生明辨是非。加强劳动知识技能的讲解,让学生认清事理,掌握实践操作的基本原理、程序、规则,正确使用工具的方法和技术。讲解要与启发思考、示范、练习等结合起来。
2.加强淬炼操作。围绕如何做的问题,注重示范与练习,让学生会劳动。强化规范意识,注重从最基本的程序学起,严守规则,避免主观随意。强化质量意识,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每个步骤、环节都要精准到位。强化专注品质,注重引导学生对操作行为的评估与监控,做到眼到手到心到,有始有终。
3.设立项目实践。围绕劳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完成真实、综合任务,经历完整劳动过程。注重劳动价值体认,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需求,选择和确定劳动项目。强化规划设计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学生对项目实践进行整体构思,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术,不断优化行动方案。强化身体力行,锤炼意志品质,敢于在困难与挑战中完成行动任务。
4.注重反思交流。围绕劳动价值意义的建构,引导学生总结、交流,促进学生形成反思交流习惯。指导学生思考劳动过程和结果与社会进步、个体成长的关联,避免停留在简单的苦乐体验上。组织学生交流分享劳动的体验和收获,肯定具有积极意义的认识,纠正观念上的偏差。将反思交流与改进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劳动中获得成长。
5.加强榜样激励。围绕劳动的精神追求,树立典型,激发劳动热情。注意遴选、树立多类型榜样,不仅要有大国工匠、劳动模范,还要有身边劳动表现优异的普通劳动者和同学。指导学生从榜样的具体事迹中领悟他们的高尚精神和优良品质。明确要求学生在日常劳动实践中努力向榜样看齐。
八、考核评价办法
1.对教师的评价
(1)教师根据班级实情,认真制定教学计划,明确活动目的,细化课时备课,授课过程严谨有效。
(2)按照学校规划落实劳动教育,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共18课时。
2.对学生的评价
校内劳动校内评价,根据劳动情况,优秀的奖励3米币,良好的奖励2米币,合格的奖励1米币。
家务劳动家长评价,根据劳动情况,优秀的奖励3米币,良好的奖励2米币,合格的奖励1米币。
根据米币数量评选50%的校内劳动之星,50%的家庭劳动小能手。
招远市丽湖学校
202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