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劳动教育的实施主体,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结合当地和本校实际情况,对劳动教育进行整体设计、系统规划,形成劳动教育总体实施方案,各年级在此基础上确定本级部劳动教育教学计划。
一、教育目标
1.通过系列化的劳动,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2.指导学生学习劳动方法,让他们会使用劳动工具,逐步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安全意识。
3.在劳动中逐步体会劳动最光荣,能够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学生逐步养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态度。
二、组织领导与相关职责
组长:于希东(决策引领)
副组长:邹云霞(领导实施)
组员:李向凌 王晓燕 郭学波(项目推进)
各劳动教师(具体落实)
郭学波:基地劳动技术指导
王美玲 林巧霞:基地劳动组织与实施
温少娟 孙葵凤:劳动教育评价与宣传
纪中霞 公莹莹:家务劳动评价与宣传
张俊霞 王翠香:校内劳动评价与宣传
三、教育内容
低年级以个人生活起居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注重培养劳动意识和劳动安全意识,使学生懂得人人都要劳动,感知劳动乐趣,爱惜劳动成果。中高年级以校园劳动和家庭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体会劳动最光荣,尊重普通劳动者,初步养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态度。
四、课时安排
1.每周二、三下午第二节劳动课
2.每周二、三下午第一节为综合实践课
3.学科渗透劳动教育
五、劳动途径
1.开辟校内劳动基地
2.教室绿植养护
3.校园卫生绿化
4.坚持家务劳动,跟踪记录“劳动清单”
5.完成校内劳动任务。
六、过程组织与指导
1.意识渗透。围绕劳动为什么、是什么问题,有重点地进行讲解,让学生懂得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加强劳动观念、劳动纪律、劳动相关法律法规的正面引导,指明轻视劳动特别是轻视普通劳动的危害,让学生明辨是非。
2.加强劳动知识技能的讲解。要与启发思考、示范、练习等结合起来,加强操作,围绕如何做的问题,注重示范与练习,让学生会劳动,强化规范意识,注重从最基本的程序学起,严守规则,避免主观随意。
3.注重实践。围绕劳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完成真实任务,经历完整劳动过程,注重劳动价值体认,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需求,选择和确定劳动项目。
4.强化规划设计意识,强化身体力行,锤炼意志品质,敢于在困难与挑战中完成行动任务,注重交流,围绕劳动价值意义的建构,引导学生总结、交流,促进学生形成反思交流习惯,并将反思交流与改进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劳动中获得成长。
七、实践安排
一、二年级:
1.个人物品整理、清洗。
2.简单的家庭清扫。
3.教室卫生清洁等。
4.简单手工制作。
三到五年级:
1.家居清洁收纳整理。
2.学做家常餐。
3.校园卫生保洁。
4.垃圾分类处理。
5.校园绿化美化。
6.参加社区环保。
7.生产劳动。
八、考核评价办法
对教师的评价:
1.教师根据班级实情,认真制定教学计划,明确活动目的,细化课时备课,授课过程严谨有效。
2.按照学校规划落实劳动教育,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
对学生的评价:
1.校内劳动评价,根据劳动情况,优秀的奖励5颗星,良好的奖励3颗星,合格的奖励1颗星。
2.家务劳动评价,根据劳动情况,优秀的奖励5颗星,良好的奖励3颗星,合格的奖励1颗星。
3.根据数量评选30%的校内劳动之星,30%的家庭劳动小能手。
招远市龙馨学校
2022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