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校以抓教师职业道德为突破口,以抓教学工作为中心,坚持“围绕教学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学”这个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监督保证作用,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现将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做好党建工作,统筹管理,为学校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时时紧绷责任弦,落实管党治党新要求。严格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强化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年内召开多次会议,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落实,谋划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抓好疫情防控和复学工作。自年初开始,带领学区党员领导干部,“5+2”、“白+黑”,时刻以“战时”状态,冲锋在前。筹措资金4万元,为学区3所学校、5处幼儿园配备红外测温仪3套、测温枪52个,发放口罩8000余个、酒精50余升、消毒液600余升等防疫物资,党员入户走访慰问、宣传、送教材800余户,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二是处处从严强管理,焕发党员先锋新光彩。设置党员示范岗,开展争创“党员示范岗”活动。一线教师争创“教学示范岗”,班主任争创“育人示范岗”,后勤教辅人员争创“服务示范岗”,中层以上干部争创“管理示范岗”。依托“千名党员联万家——1225工程”,学区37名党员对47个自然村,分29个小组,进行走访,最大程度贴心倾听民声,征集民意,办人民满意教育。
三是事事围绕中心转,构建基层党建新格局。借助当地红色教育资源,以讲好红色故事、传承艾崮精神为主线,积极创建“砺实”党建品牌。投入10万元建成百米长红色党建文化长廊,将艾崮精神、党员先锋引领等进行系列化展示 。利用我们村里集镇珍贵的“人物资源”,精心打造好法官宋鱼水、忠诚卫士薛若卫、刑法学泰斗陈卫东、旅游实业家李海峰4堂情景式党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习他们对党忠诚、坚守初心的情怀。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红色文化课纳入德育课程体系,开设红色文化课堂,引领学生铸下“红色魂”、播下“初心苗”。
二、建立有效的德育机制,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一)规划机制。学校所有规划都体现德育为首,都有德育内容。设置及完善德育工作的规定及一年来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德育工作规划。
(二)管理机制。德育工作重在管理,重在落实。 按德育工作目标层层分解、层层落实、层层签订责任状,学期末总评兑现。 一年来,通过加强日常工作情况的检查和细化考核内容,提高班主任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和工作责任心,鼓励班主任发现问题,大胆创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通过各类学习活动,丰富了班主任的工作理论和经验,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水平,大大推进了德育工作的进程。作为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我尽量仔细、实事求是地评价班主任的工作,抓住细微的工作亮点去看待其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并经常和班主任探讨研究,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工作实效。
(三)加强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最重要的是培养一支有敬业精神、能力强,工作有特色,团结互助的以班主任为主的德育队伍。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成功召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和例会。一年内,学校先后被评为文明单位、安全文明校园、地震科普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建立德育长效机制,注重活动育人。开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动成效显著;狠抓学生常规管理,养成良好习惯。
2、完善管理制度。明确各项制度,能正确引导班主任开展工作。在管理制度上,制定具体详细的工作计划,使家长会、学生会议、班主任会议和师生活动等各类活动顺利开展。充分发挥了个体作用和主动性,积极开展工作。
3、加强安全管理,完善管理机制。校园安全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居安思危,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人员进出严格把关;学校24小时有人值班;每月对学校的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学校各项管理措施严格到位;学校安全知识宣传长期坚持。同时加强与校外力量的合作,与派出所、 五中队建立了长久的合作关系,形成了学校安全管理上的“内外合力管理模式”,确保了学校无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强抓教育教学工作,提升办学质量
(一)加大教学常规检查力度,提升教师业务能力
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师的教学常规,加大检查力度,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学校对教师考核办法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加大教师教学常规评比和教学质量评比的分量。在教学常规检查方面,利用课堂教学比武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比,在备课、作业及批改方面,由原来的每学期定期检查,变为每学期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学校、级部、学科三方面合力抓好教学常规的落实,强化教师对落实教学常规的重视程度。
(二)关注课堂实效,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积极利用课堂教学比武活动、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展示课等教学展示活动,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在课堂教学比武活动中,请学科教研员进课堂听课,查找问题。通过听评课,各位教研员帮忙发现问题,提出改正建议,指明发展方向,为全体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巨大的助力。
(三)强化教师培训,提升教师业务素质
教师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核心力量。只有提升教师业务素质,才能不断打造高效课堂。学校积极选派教师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学习、培训、观摩、交流活动,开拓教师的视野。依托教研室的力量,请教研员到校听青年教师展示课,为他们查找问题,加油鼓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在,部分青年教师的成绩已经能够进入全市前列。学校将继续把青年教师的培养作为工作重点,争取让更多的青年教师成长为骨干教师。
(四)注重作业改革
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几乎没有课余时间,双休日回家后又不能正确对待作业,导致学生学完新知识后没有机会加以巩固和应用。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学校要求教师课后尽量布置反思性作业,例如知识梳理、错题整理等。双休日作业必须做到精炼,要求做到有留必查,有查必评,有评必补。
四、建立稳健的后勤保障,为学校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加强后勤管理
加强日常校舍安全巡查,发现隐患及时排除。去年底积极配合工程队顺利完成操场塑胶跑道和人工草坪的铺设,铺设硅皮油篮球场4个。为进一步改善住宿教师条件,今春新建浴池两间方便住宿教师洗澡。为方便师生便后洗手,厕所新增两处洗手池。安装4*3米LED屏。
加强学校的水、电保障工作,预防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一年以来共维修水电达二百余次,更换水阀开关、插坐、照明灯多处,有力地保证了教学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消除了一些可能造成事故的隐患。定期检查消防栓、灭火器、烟雾报警器等消防设施,发现隐患第一时间排除,年内更换灭火器6个,更换烟雾报警器8个。
抓好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食堂增设灭火器20个,宿舍和餐厅安装安全出口和应急灯18个,安装防火门三个,改装餐厅门3个。校园铺设消防管道500多米,安装室外消防栓4个,新建消防蓄水池1座。
定期对学校绿化树木、草坪进行修剪,及时浇水,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制定并完善各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完善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强化食品安全自查工作,随时对食堂进行监督检查,每月定期对食品安全工作进行自查,并进行公示。强化食品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各岗位职责,层层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严格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认真做好学校财物管理工作。严格进出手续,管好物,发好物。对经常性的教学消耗品证随时供应。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多方筹措资金,争取赞助,解决防疫物资短缺的现状,为疫情防控做好充足的物资储备。
(二)做好疫情防控物资管理
制定防疫物资管理、校园日常清洁通风消毒、餐饮实施方案、食堂工作人员管理、废弃口罩处理、消毒液领取与使用等相关的疫情防控方案和制度。防疫物资入库严格验收并做好登记,严格按照学校防疫物资发放要求进行发放,并做好登记。
(三)加强财务管理
1、强化年初预算和年末决算,合理安排使用资金。
部门预算是学校完成各项事业任务,实现年度计划的重要保证,也是单位财务工作的基本依据。
2、强化日常经费支出管理。
方面,建立健全各项财务制度,使财务日常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另一方面,对日常开支严格按财务制度办理。通过认真落实执行,效果非常显著,极大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3、强化固定资产管理。
为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学校出台了《村里集中学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建立了教育资产监管网络平台。每学年初和学期结束后进行逐一检查核对,对使用或保管不善造成公物损坏或丢失的班级和当事人按价赔偿外。
4、做好食堂财务管理。
建立食堂账套报表,认真严格审核每一张原始单据,精确记录每一笔会计事项,处理每一笔账目,做到各项开支都符合规定,账目清清楚楚,月末依据账套编制食堂资产负债表与收支表,及时报送食堂主管领导,为科学管理食堂,服务师生提供准确的财务数据,所有财务凭证及时装订整理,妥善保管。
总之,一年来,学校的凝聚力、吸引力、战斗力得到了有力提升,但距离上级的要求肯定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将坚定地紧紧围绕教体局的统一布置,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坚守纪律,守牢底线,争取学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