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的体育工作从全面落实“健康第一”思想出发,牢固树立和坚持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思想指导下,学校始终把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和健康心理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一、组织领导情况:
1、学校把体育工作纳入整体学校工作计划中,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来抓,学校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健全领导网络、明确分工、加强负责。对于学校举行和参加的重大体育活动,学校领导给予人力、物力、时间上的保证。
2、学校领导经常深入一线了解教师的思想动态、工作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工作中的困难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对学校文艺体育活动的开展、运动队的训练、比赛等都亲临督促指导。
3、建立激励制度,搞活体育教学工作。学校将各班参加各类体育活动,比赛的成绩纳入班级量化管理,并将各班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的情况和体锻达标率、优秀率作为评选文明班级的重要依据,促进了学校各项体育活动的开展。
二、体育教学开课率情况:
我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照课程标准和上级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1-2年级体育课每周为4节,3-5年级每周体育课为3节。开课率为100%。体育教师严格按照《体育课程标准》和体育课程常规的要求开展体育教学工作。学校认真组织学生跑操,同时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下午安排40分钟的课外活动,充分保证了学生每天都能进行一小时体育锻炼,并纳入学校的常规检查。
三、体育教学实施工作情况:
1、体育工作要在原有的基础,实现新的突破,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团队,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面向全体学生,规范课程管理,落实“三操”、“两活动”的规范操作,内容丰富有质量。认真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上报工作,着力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运动兴趣和技能特长,使每个学生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2、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反思,努力钻研,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准确地理解“课标”精神,恰当地选用新的教法和新的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坚决杜绝无教案上课和“放羊式”教学。
3、只有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才能更好地开展体育竞赛活动和群体活动,促进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学校要求体育教师凡是学校开展的竞赛活动和群体活动,都要列入体育教学计划之中,对学生加以指导。这样既推动了竞赛活动和群体活动的开展,反过来又促使学生重视体育课的教学,提高了体育课的实效性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情况:
1、全面启动学生“阳光体育一小时运动”,让学生们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坚持每天上午30分钟大课间活动,下午40分钟的课外活动。学校合理安排学生每天进行跑操、跳绳、跳集体舞、做武术操、合唱歌曲、国学经典诵读,练习书画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间生活,让学生真正达到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
2、积极响应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发起的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依据学校实际情况,详细制定长跑活动方案及安全预案。学校利用上午大课间活动,组织全校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有序的长跑锻炼,使一些不爱运动、体质较弱的学生身体有了改善。
3、今年我校举行了校园文体活动,秋季田径运动会,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和老师一起锻炼,得到了师生的热烈响应,积极参与。
4、抓好学校田径队、足球队、篮球队的训练工作。为更好地统筹安排教师资源,做到教练员、运动员、训练时间、训练场地器材四落实,学校在有限的师资情况下,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计划。每次训练做到有记录,有总结,为特长生的技能水平打 下初步的基础。
五、学校体育经费投入情况:
今年学校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通过协调,满足了学生健康体质测试、体育课、大课间活动的需求,建成了师生梦寐以求的塑胶操场,保障学校体育工作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各项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根据教育部去年印发的《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逐步配齐体育器材设施,并切实落实体育室器材出借登记、管理制度。器材基本能满足上课需要等体育活动基本器材。教学条件逐年改善。
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工作情况:
学校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把好各阶段体质健康监测关。每学期,按照上级要求,组织对学生进行体检、一年度对学生进行两次视力监测。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严格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认真完成全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测试结果统计等工作,并按时将数据上传至国家数据库。本学年测试结束,学生综合身体素质还有待提高和锻炼,这也是我校今后体育工作的目标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