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基本情况:海阳市行村镇初级中学现有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89人,2名专职体育教师。有300米田径场,有标准的篮球场2块、排球场1块,足球场1个,体育器材室2个。成立以体育教师为主的体育课外活动小组,其中包括篮球、足球、乒乓球、毽子、跳绳、跆拳道等。
一、组织管理到位,责任到人。
学校成立体育工作领导小组,职责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校长熟悉有关体育工作政策法规,负责学校体育的全面工作,学校体育列入工作职责,体育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制订具体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定期组织检查、考核、指导、解决问题,并定期研究开展体育工作。
二、抓好体育课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时规定,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照课程标准和上级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6-9年级每周体育课为3节。开课率为100%。依据课程标准,制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地组织上好每一节体育课,确保向45分钟教学质量,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三、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⒈开展每天一小时大课间体育活动。
学校根据《“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施方案》确定活动内容和组织方式,自行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制订阳光体育活动方案,对体育课外活动进行总体安排,活动内容丰富、指导到位、安全有序、规范高效,从时间、质量上确保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体育锻炼。
⑴班主任落实好自己班的活动器械,由体委负责,按学校安排的活动内容进行,保证按要求达到人人有活动,活动有器具;按学校分工的活动场所开展活动;值班领导对各班开展的大课间活动进行检查督促,纳入班级量化;每次活动都有老师带领,确保活动安全。
⑵体育教师要在体育课上对学生进行大课间活动项目的学习,让学生明白活动项目的具体要求。
⑶课间活动时,学校领导要进行督促,所涉及的各方要协调到位,如活动器械、场地等,保证每天活动时,不被占用。
⑷实行学校领导负责制,大课间活动由分管校长负责,学校主要领导到操场参与活动,同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提高全校师生对课间操的重视程度;班主任、任课教师要认真组织本班学生按时活动,培养学生活动兴趣,从思想上正确引导学生,并用自己亲身实践来影响、教育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入活动;体育教师负责课间活动内容的安排、乐曲的选择,负责班级活动场所及进退场的安排。负责组织课间操的全过程,并协调班主任组织好所带年级的课间活动。
⑸活动时安全第一,各班要切实把安全工作做好,一旦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制止学生的活动。
⑹各班要保证学生全员参与,除生病请假的外,无特殊情况不得缺席,任课教师要清点好人数,对学生参与情况的检查纳入班级量化。
⒉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班级之间的各类体育比赛,如田径运动会、球类比赛以及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体育兴趣活动等为广大学生提供展示青春风采的舞台。运动竞赛的组织,开创了人人有特长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的局面。同时,参加市教体局组织举办的乒乓球、篮球、足球类比赛等单项体育比赛,切实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
四、持之以恒,科学训练,勇创佳绩。
学生课余训练和竞赛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活跃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开展、发挥学生特长,培养后备体育人才具有积极意义。为更好地统筹安排好教师资源,做到教练员、运动员、训练时间、训练场地器材的四落实,教务处和体育组制订切实可行的体育类竞赛的训练分工计划和各训练队的训练规划。
五、坚持规范操作,落实健康监测制度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为顺利完成学年度体育《标准》测试工作,提高我校体育《标准》成绩,学期初即制定学校《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计划,要求各班级认真开展《标准》训练和测试工作,在主管副校长的领导下,由体育老师牵头,多方努力,齐抓共管,共同组织实施,高要求、高质量地完成了测试活动。经过体育组统筹安排全校8个班级280多名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优秀率为4.2%,良好率为29.8%,及格率为98.8%,不及格率为1.2%。
六、经费落实、保障有力
⒈学校每年都对体育场地、器材进行维修和保养,经费保障正常体育活动的开展,并有专人负责体育器材,并对每年购买的器材进行登记。
⒉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相关要求,配齐体育器材设施,并切实落实体育器材室器材借出登记、管理制度。每学年对体育器材的数量品种、添置、损耗有明确的记载。
⒊为了保障足球进校园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先后投入近8千元,购买足球门、足球及其他体育器材,保证足球等体育活动顺利开展,体育经费保障了教师外出培训学习。
海阳市行村镇初级中学
2022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