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我校将以上级工作意见为指导,以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为出发点,以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着力提高我校学科教学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深入开展信息技术2.0培训工作和互联网+问题驱动课堂模式的实施与研究,坚持以学促智,以读养德。拟在新学期各项工作的开展中重点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教学工作:以学促智,以读养德
(一)教务处重点工作:
加强教务处对教学常规的督导和学科教学的宏观指导,改进调整和优化我校教学管理和评价制度,扎实落实各项教学常规,突出教学成效考核,使教学管理走向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
1.组织各教研组根据教学进度和要求拟定学年计划,审核各教研组工作计划,并监督教学计划的严格落实。
2.组织好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加强教学环节管理,不断改进和调整学科评价方式,确保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3.抓好课堂特色建设,提高信息技术手段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师德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突出教学成效考核,组织好质量检测,有针对性地开展培优和查漏补缺活动。
5.加强劳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结合。
6.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力度,由教研室牵头,充分发挥栖霞市名师队伍力量,定期进行青年教师教学设计比赛,信息化公开课比赛,为青年教师的发展创设良好环境。
7.营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师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师生读书创造良好的环境。
8.加强学生各方面的习惯养成教育,实施全员参与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制度,通过各种平台实现家校、师生有效沟通,拓展家校、师生沟通新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9.定期组织信息技术2.0相关培训工作,抓好数字实验班的教研教学管理,切实提高实验班教师的能力。
(二)教研室重点工作:
1.制定学年教研工作计划,计划中要制定好信息技术2.0培训配档表。
2.加强学科教科研指导工作,以学科教研为主阵地。全面推进校内、校际教研公开制度,继续开展学科跨校学习与交流活动,做好与其它两所学校的集团教学工作。
3.根据教务处的总体安排落实好教研活动评价工作。
4.制定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和名师工作计划,与信息技术2.0培训相结合。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各项课题研究活动,以课题为载体,促学科教学向纵深发展。
5.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和教育科研知识,组织好教科研成果交流会,规范好教师的业务档案。
6.完善结对帮扶工作,切实发挥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三)级部重点工作:
初一初二抓习惯,重基础,初三初四抓思想,重能力。确保会考和中考成绩领先位置不动摇。
抓好六七年级的学科基础教学及习惯养成工作,为八九年级教学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和可靠保障。
①注重习惯培养:老师要持之以恒地抓学生的课前准备习惯,课堂听课习惯,课后作业习惯,阅读习惯等,让学生学会学习。
②注重基础教学:
一是各学科要通过教材分析,抓牢基础知识的学习,不随意扩展深度与广度。
二是抓好毕业班及七八年级会考学科教学工作,确保教学质量始终处于领跑位置。
监督做好做细会考年级和毕业班各项工作计划,过程中不冒进,不急功近利。
三是要有计划开展好培优辅导工作和查漏补缺工作,让各个层面的学生均能在学习能力上有新的突破。
(四)学科组长重点工作:
1.制定本学科组教学教研计划,宏观把握本学科组4个级部的教学工作开展情况。
2.配合教务处深入班级听课了解教情学情,对教师教学提出指导意见和建议,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审定各年级的单元检测试题,协同教研组长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并跟进检查落实情况。
3.高效督查本学科教研活动,公平公正组织好相关评价工作。
3.对教师的工作过程进行抽查,评价结果要及时如实地反馈给教师,促进教师转变,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4.配合教务处组织好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五)年级教研组长重点工作:
1.制定年级组新学期教学教研计划,在每半学期复习工作开始前一个周制定复习计划。
2.认真组织日常教学工作,督查好组内教师的备课、上课和批改工作,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引领。
3.组织好每个月的单元检测,确保试题质量,适时进行教情和学情分析,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4.确保组内教师团结一心,教师在工作中要互帮互助,合理的意见和诉求可以通过组长及时反映。
(六)特色工作:
1.强化教学安全意识。全体教师必须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安全工作,确保自身工作无过错。每一位教师要注意课堂学生管理中的安全,任何人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2.抓好问题课堂建设。互联网+问题驱动课堂的实施要加强,全体教师要树立这种意识,并在教学过程中有选择性地予以开展。
3.提高教研的时效性。教研程序要规范,常规互查要坚持,教研评课要系统全面,以达成有效改进课堂教学为最终目的。加强对作业设计的研究,统一作业要求与指导,做好分层作业的设计。
4.抓好单元质量检测。所有学科组对单元质量检测要进行充分的计划安排,试题命制完毕由年级教研组长把关,并提交分管领导审查。级部大组及年级组要依据单元检测重点抓好薄弱班级和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
5.认真落实帮扶制度。着力促进班级之间、教师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均衡发展。加强教师帮扶制度的落实;抓好学优生、边际生的培养与学困生的帮扶工作。
6.加强校本课程研究。按照教务处的统一安排,任何学科不得随意停课;任课教师要加大对课程的备课及授课研究,;采取得力措施,加大对学校、地方和综合课的课堂管理与评价。
7.做好中考会考工作。包括二三轮复习工作、音体美专业技能考试工作、理化生实验技能考核,中考报名工作等。做好七八年级的史地生信息会考工作和八年级的生物实验技能考核工作。
8.开展有益教学活动。
(1)读书活动:新学年始,语文大学科组制定年度学校总体读书活动方案与配档安排;各个年级组制定本年级的读书活动方案与配档安排,要求与学校读书活动方案相一致;读书活动方案必须严格落实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所有的活动资料均需留下档案材料,电子材料与纸质材料均需留存,年度末形成读书活动总结,并将所有活动资料归类存放。
(2)A类生辅导工作:各教研组要充分利用好教研活动的专项研究,确保A类生辅导工作不走形式,有实实在在的效果。
(3)传统文化教学活动:每周一首古诗词背记与书法练习相结合纳入传统文化教学之中,由车忠展主任具体负责,语文组协助,特别是六七年级时间相对充裕,要在此项工作中下功夫,保证活动效果。
(4)艺术及体育活动:新学年始,音体美各学科组制定年度学校音乐、美术和体育活动方案与配档安排。
9.做好教师培训工作。
(1)开展“走出请进”活动。的教学业务指导活动和教师间的相互交流活动,组织教师到校外听课、学习。
(2)组织对青年教师的培训。通过结对子帮扶,定期由骨干教师对年轻教师进行指导帮扶,使青年教师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3)促进名师工作室的发展。发挥名师工作室的领航作用,引领各学科教学探索。要求我校现有的七个工作室,每二个月要有一次活动,每次活动有简报。力争工作室在学科教学研讨、青年教师培养等方面做出更大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