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推进学校内涵发展,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烟台市推进教育现代化行动计划》,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课堂改革力度,打造基于学科素养的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构建和谐学校为愿景,以创建烟台市范围内品牌学校为目标,以高品位、高效能、高质量为工作使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1.严格落实五四分段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开好三级课程。体育课每周三课时,只有在天气不允许的情况下才可以上室内课。音乐美术课,每周各1课时,不得挪用上其他学科。初二地理,初三历史、生物和信息技术等结业学科复习工作提前着手,综合考虑,分散安排,缓减复习压力。同时,加强对学校课堂和地方课程的课堂教学情况的监控。
2.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坚持把开学第一个月定为“教学管理规范月”,开学前组织教师进一步学习《福山区崇文中学教学常规》。规范月期间,加强教师民主评议和学生问卷调查。
3.坚持教学工作定期检查制度。成立由教务处、研训处、教研组和任课教师组成的教学督导机构,定期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检测等环节进行检查与指导。教学检查坚持“严、恒、细、实”的原则,注重实效,不走形式,坚持评价和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强化教学常规的诊断和指导作用,既查找问题,又落实整改措施。检查要有总结、有反馈,共性问题集体反馈,个性问题个别指导。
4.扎实开展学科教研活动,每两周进行一次,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教研组长可根据教体局工作安排和学科教学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教务处将教师出勤情况和教研活动开展情况纳入教师考核评价。
5.加强集体备课管理。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是提高课堂授课水平和效率,而提高课堂授课水平和效率的关键和前提是研究——研究教材、研究考点、研究学生。各级部各备课组每周至少开展一次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提前充分准备,同级部学科老师必须参加,积极参与研究。加强对中考试题、结业试题和期中期末试题的研究,努力做到课堂教学紧扣考点重点。具体操作中,重点汇报本周教学开展情况,并研讨确定下一周的教学目标、重难点、习题及测试等相关事宜,要求时间固定,地点固定。在此基础上,按照“课前教研---课堂观摩---课后点评----比对整改”的程序,将集体备课落实到实处,力争转化为课堂效益。教务处每周抽查一次备课组集体备课情况,级部分管教学的教务主任参加本级部学科集体备课。
6.加强学风训练,狠抓学生学习习惯。教务处组织落实《学生上课规范》的相关要求,各级部分管主任每天不定时的检查学生上课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批评,纳入班级量化考核。
7.健全教学质量监测制度。探索适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质量监测方法和制度,以当堂检测为着力点抓好课堂教学,做到“堂堂清”,课后教务处和级部主任随机抽查和定时检查。
8.深化作业改革,实施作业监控,加强作业批改和师生情感交流工作,准确把握学生学情。加强情感交流和面批面改,利用好当堂提问、诊断测试等有效手段。严格控制日常作业量,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五个学科,每个学科的作业量要控制在15分钟以内,时间总量不超过90分钟。政史地生学科不得布置书面作业(详见《福山区崇文中学作业基本规范》)
9.加强教学过程管理,严把“五个关口”。一是严把集体备课关:制订集体备课活动流程,加大对集体备课过程的督查。二是严把教学设计关: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设计规范、实用的个性化教案。三是严把课堂教学关:坚持面向全体,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落实,强调教学辅助手段的必要、充分和恰当使用。四是严把作业设计和批改关:作业设计要做到精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类型内容的作业。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掌握好学情。五是严把辅导关: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特长生的指导工作。通过严格把关的方式,全面促进教学常规的优化与落实。
10.全面提升教育装备水平与信息化支撑引领能力。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有效推进信息化教学国家级试验区试点工作。发挥“互联网+”教育优势,用现代信息技术助推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积极响应和落实国建“双减政策”,探索实施“学校购买资源、学生自备设备、全员参与实施”的信息化课堂教学改革试验,拓展学习时空,增强信息化教学改革效果。加快推进学科数字实验室、创新实验室、智能化教学移动终端建设,打造教育管理、教学教研应用一体化、数字化的校园环境。加强校园影视教育工作,利用好微课教室,加强影视和微课视频的制作技术培训和研修,提高电教资源的使用价值。
11.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一是实施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结合原有的“小组合作达标”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课堂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二是结合上学期期末质量分析成绩,聚焦部分级部的部分薄弱学科坚持精准施策,加强课堂教学的效率建设,减少低效、无效的教学行为。加强对薄弱学科集体备课的过程性管理,增强当堂检测的实效性,帮助薄弱学科解决成绩提升过程中的困难和阻力。加强班主任对本班级薄弱学科的协助管理,提倡驻班工作法,全面提高薄弱学科学习效率。三是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和班风建设。要“明确目标、细化措施、齐抓共管”地抓好班级的学风和班风建设,探索初一至初四一体贯通的学风培养体系,基于基础分差探索并逐步实现“初一到初二、初三到初四”不再每年分班的管理模式,增强教师和班主任抓班风、抓学风的使命责任。
12.做好优生培养工作。一是要做顶层设计。结合不同级部的实际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本级部的优生培养方案,探索建立有利于优生培养的教学、管理、评价、保障机制。要结合延迟到校时间、课后延时服务等措施的深入实施,实施好“优生引领、边际生提升、后进生转化”的“从游”学习氛围。二是要打造一支优生培养的教师队伍。要发挥班主任联系家长的核心作用,全力提升班主任选择优生的能力、发现并帮助解决制约优生发展关键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任课教师形成育人合力的能力,在优生培养的目标上做到精准施策。要提升任课教师学科素养和优生培养的指导能力,各级部相关学科要建立一套“高度认同、分工明确、协同作战”优生培养师资队伍。三是要丰富形式途径。各级部要基于国家“双减”政策的大背景,拓宽优生培养的形式和时空,在取得家长和学生本人一致同意的前提基础上,利用课后和节假日时间进行优生培养。四是要加大对优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视程度和培养力度,发挥“光彩教育”的办学特色,更加注重全体学生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品德修养、意志品质、阳光心态等方面的教育,厚植家国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中,增强学习的内驱力。
13.发挥教育科研的促进作用。继续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级课题的申请工作,要聚焦当前教育的主责主业开展课题研究,为教育科研能力提升和成果培育转化搭建平台。健全课题研究推进机制,促进课题研究过程科学合理,行动落实落细。建立课题研究成果推广机制,促进科研与教学、教研的有机融合,及时将教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教学生产力,助推教学质量提升。
以《福山区崇文中学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为纲,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认真制定学科规划和研修计划,从学科发展角度开展研究工作。
以学科“问题式教研”为立足点,以学期或学年为单位,集中学科教师力量解决1-2个学科急需解决的问题。
14.加强图书室建设与管理,利用好班级图书角,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15.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全面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做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成立不同类型的学生特长小组,发展学生特长。
加强学生艺术素养测评工作。每学期期中期末前,进行一次艺术素养测评,在音乐美术课上进行,音乐美术老师全权负责,不侵占其他时间,不安排其他人员辅助。
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开学以后,初一体育课以学生跳绳和特色篮球为主要授课内容,尽快完成授课任务。大课间受场地限制,可以考虑花样跳绳运动、跑操与身体素质训练穿插进行。初四级部体育课以身体素质练习为主要内容,切实提高学生运动技能与水平。“十一”以后,四个级部以年级为单位举行体质健康测试运动会,及时全面了解学生体质情况。
创建足球特色学校。初一初二级部,足球进课堂。处二级部原则上从每周的三节体育课中,拿出一节进行足球教学,初一级部在完成花样跳绳授课任务后,与初二级部相同的安排。本学年度,初一初二级部以班级为单位举行校长杯足球联赛,具体时间视足球教学开展情况而定。
16.加强听课评课活动和教师“一对一结对子”活动。听评课活动以级部备课组内安排为主,开学第一周开始,每周至少安排一名老师提供一节研究课,备课组长提前做好配档。对于今年刚参加工作的老师,学校出台青年教师成长措施,安排专门的教师和班主任实施全程结对帮扶,通过课堂教学观摩指导、副班主任岗位实践和阶段性总结评价等多种方式,实现青年教师的成才和成长。
聚焦课堂,将听课议课活动贯穿于教学整个过程。教务领导听课不少于40节,教师一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
深入探究和推进“班班通”背景下的教学管理和课堂教学,创造性地深入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在全面听课、评课的基础上,开展校级优质课评选。
17.建立小组互助学习制度。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心理特点,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发挥优秀学生的优势,积极推行学生互助机制,同时,教师通过对小组的学法指导和激励性评价,进一步提高学习小组的自主学习效果。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从而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18.推进学生体育艺术和特长素养提升工程。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艺术素养为目的,以初四体育加试、学生体质、艺术素养抽测为手段,加强“体质锻炼大课间”、“器乐进课堂”、“校园合唱”、“校园艺术节”、“近视眼监控”等工作系统化常态化开展,拓展特长生发展空间,促进学生全员、科学、健康发展。在初二级部开展学生社团活动,丰富社团类课程建设,每周固定两节课为社团活动课,开展学生科技创新等特长培养。组织好市区两级的科技创新大赛。要认真有效开展好学生课后延时服务管理,让这一时间段成为学生提强补弱、全面发展的契机。要借鉴上学年初三级部引入家长委员会参与级部课后延时服务管理的有益尝试,本学期在全校各个级部同步推进,强化教育合力,提高课后延时服务效果。引入社会力量参加课后延时服务工作,全面提升课后延时服务在教育教学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附:工作配档表
月 份 | 重 点 工 作 | 承办人 |
9月 | 1.分发教本、教参、教辅、报刊、作业本等 2.制定、检查各项计划 3.检查办公、上课、一岗双责落实情况 4.开展集体备课 5.落实学生作业备案、审查、检查工作 6.实施青蓝工程 7. 制定学科规划和研修计划 | 鞠传江 鞠传江 各教务主任 鞠传江 各教务主任 郭峰 于明喜 |
10月 | 1.开展课堂教学大比武听课评课 2.举行大课间检查与评比及安全教育活动 3.十一假期作业备案与监控 4.问题式教研阶段性检查 5.举行学生体质监测运动会 | 各教务主任 鞠传江 各教务主任 鞠传江 教务处 |
11月 | 1.进行期中教学常规检查与公示 2.加强实验室管理,抓好一岗双责落实情况 3.汇总课程实施情况 4.召开一次全体学生家长会 | 各教务主任 鞠传江 鞠传江 各教务主任 |
12月 | 1.加强教研活动、集体备课、安全教育活动 2.整理教学档案材料 3.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4.学生音乐美术基本素养测评 | 各教务主任 鞠传江 鞠传江 潘海平 吕爱新 |
1月 | 1.进行实验室及实验教学管理检查,落实好安全管理工作 2.开展办公民主评议 3.进行期末考试及质量分析 4.进行期末教学常规检查 5.汇总、公示教学工作考核评价结果 6.回收图书、刊物、学生作业本、测试卷、教学参考书等 7.做好教室、录播室等多媒体教学设施的安全管理工作 8.安排寒假系列工作 | 鞠传江 各教务主任 各教务主任 各教务主任 各教务主任 鞠传江 鞠传江 鞠传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