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在什么情况下应该注射狂犬疫苗?

日期:2025-03-06     

字号:

狂犬病是致命性疾病,到目前为止,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注射狂犬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抗狂犬病毒免疫力,极大降低狂犬病发病风险,为预防狂犬病的有效手段。那么,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注射狂犬疫苗呢?

这要根据致伤动物和伤情两方面综合分析判断。

一、从致伤动物来看,根据致伤后患病风险高低,分以下三类:

1.高风险:①流浪的或家养的犬、猫;②野生的食肉哺乳动物如狐、

狼、豹、虎等;③蝙蝠。我国属于狂犬病高风险地区,建议被高风险动物致伤后,一律开展暴露后处置,注射狂犬疫苗。

    2.低风险:牛、羊、马、猪等家畜,兔、鼠等啮齿类动物。被低风险动物致伤后,一般不建议开展暴露后处置。若当地有低风险动物不明原因死亡,或有狂犬病发病情况,建议按高风险动物处置,注射狂犬疫苗。

3.无风险:所有哺乳动物以外的动物如龟、蛇、蜥蜴、鱼、鸟等不感染和传播狂犬病毒,被其咬伤后无需进行狂犬暴露后处置和注射狂犬疫苗。

二、从患者伤情来看,根据接触方式和暴露情况可分为三级:

Ⅰ级暴露:完整的皮肤接触动物或其分泌物,皮肤确实未破,狂犬病毒很难通过完好无损的皮肤侵入机体,不需要注射狂犬疫苗。

Ⅱ级暴露:被动物咬或抓后,有时虽然看不到有皮肤损伤,也未见明显出血,但皮肤上留有牙印痕迹,这就意味着存在肉眼难以觉察的皮肤损伤。在这种情况下,狂犬病毒就有可能顺着牙印侵入人体。因此,不能麻痹大意,应立即进行暴露后处置,全程注射狂犬疫苗。

Ⅲ级暴露:被犬、猫等动物(包括貌似健康动物)咬伤、抓伤,有出血和伤口;或即使很轻的抓伤,没有明显伤口,但可见出血;或新鲜伤口接触犬、猫等动物或其分泌液,如被舔舐等,都必须接种狂犬疫苗

特别提醒广大居民朋友:狂犬病病死率几乎100%,暴露后注射狂犬疫苗无任何禁忌症,孕妇被咬伤,也应及时全程注射狂犬疫苗,且注射越早,免疫效果越好,获得保护的机会越大。所以一旦被动物咬或抓伤,要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致伤动物种类、伤情等综合分析,进行规范伤口处置,建议是否需要应用狂犬疫苗。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