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不仅负责过滤体内废物,还掌管着调节体液、电解质、酸碱平衡,参与激素分泌,促进红细胞生成,维持骨骼健康等一系列重要工作,其不可或缺的地位显而易见。
2025年3月13日是第20个世界肾脏日,今年的主题为“您的肾脏还好吗?早检查,保健康”,旨在提醒我们,关注肾脏健康刻不容缓。
什么是肾脏疾病?
肾脏疾病是指肾脏结构或功能出现异常,导致其无法正常完成过滤废物、调节体液和电解质平衡、分泌激素等重要功能的一类疾病。肾脏疾病可以是急性的(短时间内发生)或慢性的(长期逐渐发展),严重时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急性肾损伤如同“肾脏刺客”,常因药物滥用、严重感染或脱水导致肌酐飙升、尿量骤减。慢性肾脏病则是“温水煮青蛙”,初期表现不明显,或仅有夜尿增多、晨起眼睑浮肿等症状,往往通过体检才发现异常。
当前,我国肾脏疾病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患病率高,患病人数庞大,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二是知晓率低,大多数患者根本不知道自己患有肾脏疾病;三是危险因素多,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疾病都是导致慢性肾脏病的危险因素;四是治疗负担重,肾脏病尤其是终末期肾病(尿毒症)需要长期透析或肾移植,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重视肾脏发出的“求救信号”
虽说肾脏疾病早期症状隐匿,不易被察觉,但仍有一些细微的信号可能提示肾脏功能异常:
1、夜尿增多,频繁起夜跑厕所,可能是肾脏浓缩功能下降的表现;
2、晨起眼睑浮肿,像被蜜蜂蛰了一样,这也许是肾脏排水功能减弱,导致水分滞留引发的水肿;
3、尿液异常,尿液中出现泡沫久久不散(蛋白尿)、血尿或尿色加深,这些都是肾脏过滤功能受损的常见信号;
4、莫名疲劳,即使休息充足,仍感到全身乏力、精神不振,这可能是肾脏功能下降导致毒素积累,影响身体机能。
如何早期发现肾脏疾病?
栖霞市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杨丽华指出,想要真正了解肾脏的健康状况,定期检查是关键,尤其是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肥胖的患者,主要检查项目包括:尿常规,检测尿蛋白、红细胞等指标;肾功能检查,查血肌酐、尿素氮;肾脏B超,观察肾脏形态和结构,排查囊肿、结石等问题。
然而,当前人们对肾脏健康的重视程度却远远不够,很多人直到出现明显症状,发展为尿毒症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如何预防肾脏疾病?
1、健康饮食,饮食上要低盐、低脂、低糖,多吃蔬菜水果;
2、多饮水,每天饮水充足,帮助肾脏排毒;
3、控制血压、血糖和体重,定期监测,避免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等慢性疾病对肾脏的损害;
4、避免滥用药物,特别是止痛药和抗生素,需遵医嘱使用;
5、定期体检,早期发现肾脏问题,及时干预。
肾脏疾病如果能在早期发现并干预,可以延缓甚至避免进入尿毒症阶段。希望大家要像关注血压、血糖一样关注肾脏健康,定期检查,科学护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