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常规管理,落实办学基本规范
1. 常规管理精细化。教务处联合相关部门对教师的单元设计、课时设计、作业批改等进行检查和反馈,加强课堂教学巡查,强化学生课堂规范管理,保障教学活动规范有序。
2. 规范考试管理,从严组织考试。考务工作科学高效,考后进行质量分析会,为教育教学提供策略和思路。
3. 规范学籍、图书、实验室等管理及维护。学籍管理规范有序,图书、教辅材料的征订与发放,实验室及安全平台管理,班班通与功能教室维护,由教务处协助。
4. 严格落实规范办学。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创新工作机制,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加强作业管理,确保学生充足睡眠。
二、课堂提质增效
1. 开展大单元教学培训及赛课活动。邀请专家培训,进行教学工作坊和评比活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2. 开展学校集体备课评比活动。组织全学科备课组评比,提高集体备课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 开展名师、校长跟岗交流活动。接收名师及校长跟岗,设计系列课程,促进教师理念提升和教学实践水平。
4. 组织烟台课改之旅课堂听评课活动。以深度学习理念指导课例研讨,促进学习真实发生。
5. 组织教师参加市级学科优质课复赛,提升教学水平,获得多项荣誉。
三、推动智慧课堂建设,确保试点效果
作为信息化教学实验区试点学校,制订信息化发展规划,提升教师和学生信息素养。
大数据培育学校完成验收汇报。通过智慧平台实现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和教育过程评价。AI智慧课堂和智课系统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在信息化教学和比赛中获得多项荣誉,学生在信息类比赛中获得多项奖项。
四、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少数家长对学生课后作业数量不满意,教务处加强作业审核和抽查,级部进行问卷调查,反思后发现需考虑作业分层,加强教务处工作的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