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山区第二人民医院服务内容
一、医院概况
莱山区第二人民医院
执业地点:烟台市莱山区政府大街八号
法定代表人姓名:刘建军
所有制形式:集体
联系电话:0535-6771056
诊疗科目:预防保健科/全科医疗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妇科专业;计划生育专业/精神科/急诊医学科/临终关怀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中医科:内科专业;妇产科专业;儿科专业;皮肤科专业;骨伤科专业;肛肠科专业;老年病专科;针灸科专业;推拿科专业;康复医学专业;预防保健科专业……
二、综合医疗 服务内容:
临床科室
1.综合医疗 电话:0535-6771056
科室设全科医疗门诊、老年病门诊、狂犬病暴露处理门诊、腹泻门诊、健康证查体等科室。配备有心电图、电除颤仪、自动洗胃机、心电监护仪等医疗设备。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小儿常见病的诊疗有丰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经验。开设狂犬病处置门诊、可处理猫、狗等哺乳动物的咬伤或抓伤。办理预防性从业人员健康证和游泳证业务。
2.中医馆
中医馆集中医适宜技术与西医康复医学于一体,是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脑血管疾病后遗症等疑难杂症的综合科室。科室设有门诊和病房,拥有电脑中频治疗仪、颈椎牵引椅、TDP等先进医疗设备。开展中医特色疗法如:普通针刺、内热针、小针刀、各种推拿、三维整脊、三伏贴等,针灸和中药内服外治并用,中西医综合治疗常见病和疑难病。
3.妇产科
诊治各种阴道炎、宫颈炎(宫颈囊肿、宫颈息肉、宫颈肥大等)的药物保守治疗、宫颈病变及HPV感染的治疗,急慢性盆腔炎、月经不调、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乳腺增生、更年期综合症等妇科疾病;熟练开展人工流产术、无痛流产术、无痛放(取)环术、刮宫术、药物流产、放环及取环术、宫颈息肉切除术、宫颈囊肿摘除术等妇科手术。
医技科室
1.放射科
科室目前配备cR一台。可用于全身各部位X线摄影检查。
2.检验科
设有临检、生化、免疫等临床医学检验实验室,针对各种疾病从生物化学、血液学、免疫学等给临床诊断疾病、追踪疗效和估计预后提供准确科学的检验依据。检验科拥有先进的检验仪器,迈瑞BS-43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迈瑞BC-5180全自动血球分析仪五分类和优利特URIT-180尿液分析仪、美德太平洋凝血分析仪TS600,万孚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F S-113,能系统地开展肝肾功能、血脂类、血糖的检测;卡式血型抗体筛查实验、C-反应蛋白、糖化等20余项检测项目。
3.超声科
配备GE VERSAN彩超机,开展项目有:消化系统(肝、胆、胰、脾),泌尿系统(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浅表器官(乳腺、甲状腺、淋巴结、阴囊、腹股沟、腮腺、颌下腺、浅表包块),妇科、产科检查,外周血管检查等。
4.药剂科 电话:0535-6771056(西药房) (中药房)
现由门诊中、西药房、中药煎药室、药库、等部门组成。负责全院药品供应、药品调剂、临床用药服务、药品信息咨询等业务,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等工作。
公共卫生科室
1.公共卫生科 电话:0535-6776321
负责本辖区公共卫生管理的综合协调。指导卫生健康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拟订全镇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地方病、肿瘤和死因伤害等预防控制以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保健、慢性病重型精神病健康管理等项目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并对全镇实施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技术指导和评估。指导和开展全镇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地方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病情监测。负责全镇公卫相关统计报表及系统软件的填写、录入及上报,以及完成其他各类数据的统计上报。负责建立工作职责范围内各种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慢病随访、居民健康教育等工作。完成上级布置的其他工作。
2.免疫规划科:莱山区第二人民医院预防接种门诊
承担辖区内儿童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服务,并按要求开展非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服务,继续开展新冠疫苗的接种工作;对各类传染病、食源性疾病等进行监测、网络直报,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对各类传染病的防治进行宣传教育。
3.妇健科
根据不同时期的生长发育特点,动态监测0一6岁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通过体格检查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血常规(或血红蛋白)检测和视力筛查,进行发育,喂养,合理膳食、生长发育、疾病预防、预防伤害、口腔保健等健康指导。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处理,促进宝宝健康成长。
以生殖健康为核心,围绕女性各生理阶段开展不同特色的婚前健康检查,孕前疾病筛查、产前疾病筛查、孕前保健、孕期保健、产后42天康复、免费两癌筛查,妇科疾病防治、计划生育等妇女保健服务项目。
三、医院环境
莱山区第二人民医院位于烟台市莱山区政府大街八号。
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上级医院派驻医务人员要指导协作医院筛查病人,及时上转危重病人,管理下转康复病人,登记管理转诊患者,并定期对转诊工作进行评价。积极参与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发挥逐级转诊、合理分流病人的主导作用,逐步建立合理就医的分级诊疗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