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级党委政府、栖霞市教育和体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干部师生团结一致,锐意进取,依法治教、管理强校、科研兴校,全面育人。学校先后荣获栖霞市首届初中生辩论赛团体第二名,栖霞市教育体育系统先进集体,栖霞市职业学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栖霞市“书香满庭芳,奋进新征程”女职工主题阅读活动优秀组织奖,山东第二批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示范校。
一、党建引领,风清气正,办学特色鲜明
本学期注重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教职工的学习认真领会实质内涵,并自觉用以指导实践。加强党支部的组织建设,严把党员入口关,强化党内制度的落实,认真开好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深入开展人民满意教育,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坚持抓党建促业务,搞好课改和实验工作;持续推进学校“一校一品”工作。
书声琅琅,绿意葱茏,校园育人环境优美,学校办学特色鲜明,立足“合和”教育文化建设,秉承“知行合一,止于至善”教育宗旨,以“脚踏实地,守正创新”为校训,树立起“人人尽职,事事落实,天天坚持”的校风,依法治教、管理强校、科研兴校,全面育人,成为莘莘学子探求知识、提升素养、完善人格的理想之地。
二、立师德正师风强师能,加强队伍建设
立师德,正师风,强师能。学校开展师德主题学习教育,组织师德宣讲活动激发教师遵守师德规范,爱岗敬业,立德树人。实施班主任队伍建设计划,每月定期举行班主任论坛;通过主题班会课、心理健康课、责任反思课等途径提升“责任·成长”教育成效,打造“责任·成长”德育品牌;开展班名、班训、班规、班歌设计制作,引领学生树立主人翁精神;利用传统节日活动,营造孝亲爱老风尚;开展两操规范月、弯腰精神月、内务评比月、文明行走月、节能环保月等不同主题活动,展现学生爱国情怀、彰显学生青春活力。
三、强心智明责任重成长,学生特色发展
阳光校园,健康成长。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立足我校农村生源实际,以劳动教育为立足点,以心理健康教育为落脚点,构建家校协同育人新格局。依托学校食育工坊、劳动教育基地和学生各自家庭,着力构建“节气引领”的主题劳动教育体系,既帮助家长找到了家校协同教育的抓手,又和谐了亲子、师生关系,提高了学生的快乐指数和心理健康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优秀家教故事征集分享、不定期向家长推荐智慧家长家庭教育微视频、微课程、微电影,开学周家校协同“心理关爱”和五月份“做学生心理健康的护航人”主题系列活动,以及平时的特殊学生筛查关爱、心理健康微运动、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等形式,家校携手,以心育心,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强化了心理健康管理、预防和干预机制,着力创建阳光、和谐、充满人文关怀的美丽校园。
实施“人人有项目、班班有小组、年级有团队、学校有比赛”的体育活动模式,利用晨跑、体育大课间、体育课等加强学生体质锻炼,强心健体促成才;通过每周末两小时家务劳动、传统节假日学做传统美食、搜集民俗故事、录制劳动视频、撰写劳动心得、评选劳动之星等活动,构建家校协同育人共同体;在栖霞团市委和市教育和体育局的关怀支持下,学校建起栖霞市第一个初中学校“食育工坊”,体验科技为生活带来的美好,丰富生活体验。学校“责任•成长教育”品牌被确定为烟台市第二批“中学十佳德育品牌”。2022年9月在栖霞市中小学德育品牌展示活动做典型展示。
四、抓创新促教学全提升,教育质量提升
不断创新,优化教学模式。本学期学校立足课堂教学改革,采取走出去学习先进教学模式,请进来优化学校课堂改革的方式,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深化小组合作“五位一体”混合式课堂教学,通过优化教学要素,转变教学方式,推行自主合作学习。通过深化教研组建设,课题引领促教学。“青蓝工程”搭台子、压担子赋能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立足学校实际申报国家和省市级课题,带动教师向专业型、研究型教师转变。开齐开足课程,开发学校课程,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奠定坚实基础。开展阅读工程促全科能力提升,完善艺术教育,加强劳动教育,美育建设,助力学生多彩人生。依托致远集团联盟校集约化办学和名校长工作室和优势学科项目基地,形成校内优势发展,校际辐射带动,形成示范引领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