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发展规划】栖霞市翠屏中学学校教育教学专项发展规划

日期:2024-09-05     

字号:

栖霞市翠屏中学始建于1986年。学校地处栖霞市城乡接合部,是一所寄宿制初级中学,现有2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949人,任课教师183人。在历任校长和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三十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办学质量和育人水平不断优化。面对国家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学校在认真落实中央“双减”工作要求基础上,立足实际,放眼未来,将学校的中长期发展定位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教育管理改革和课程教学改革,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树立工作标杆,建设智慧校园+素养培育的初中名校。

一、立足“合和”教育,引领学校发展定位

立足“合和”教育文化建设,秉承“知行合一,止于至善”教育宗旨,以“脚踏实地,守正创新”为校训,树立起 “人人尽职,事事落实,天天坚持”的校风,创设合教、合育、合家教育文化特色。学校将通过依法治教、管理强校、科研兴校,全面育人,建设人文校园、和谐校园、绿色校园,以建设栖霞市窗口学校、烟台市名校、山东省全环境育人示范校为目标,融合资源,突出合作,打造契合学生成长的舞台,将学校建设成为莘莘学子探求知识、提升素养、完善人格的理想之地。

二、建设智慧校园,优化教学提质增效

将智慧校园建设作为我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以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试点学校建设为基础,短期内以AI坚知果课堂、希沃等教学平台为契机,中长期以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与开发为核心,以应用促发展,建立以应用为导向的评价机制,以校本资源库建设为重点,逐步建立起学校教学评一体化的系统的信息智慧教育教学平台。通过智慧校园建设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探索并深化学科混合式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通过优化教学要素,建立起符合学校阶段和长远发展的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提质增效,助力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1.  信息技术助力下的小组合作“五位一体”课堂高效模式

合作学习提升素养,信息手段精准助学。整合资源,微课助力,真正做到精准练习,避免题海战术,实现学生课堂“减负”;先学后教提质增效。确立以“小组合作,五位一体”为导向的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即:引、学、教、测、评,各学科结合自身实际,在此基础上开发适合本学科特色的教学模式。①“引”——以旧引新,导入新知。(5 ");②“学”——解读目标,自主学习。学生根据学习目标,结合教材、微课及自主学习单开始自主学习,小组长对组内成员进行指导、监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自我管理能力。(15");③“教”——成果展示,点拨疑点。这里的“教”主要是组内或组间的展示。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请不同层次的学生到讲台当“小老师”,挖掘学生潜质,教师仅对遗漏、错误的部分进行点拨、归纳。(15");④“测”——堂清检测,效果反馈(7");⑤“评”——课堂总结,反思评价(3")。

2.立足深度教学,构建起校本“1+X”教学评一体化机制

围绕学科核心素养,探索深度教学,实现信息化技术与课堂深度融合,建设校本“1+X”(1是科技创新,X是开发的学校课程),建立起学校教学资源库、推送微课程、网络作业批改,持续优化学校课程,提升课程质量和教学质量,建立起学校教学评一体化智慧校园模式。

三、加强素养培育,融合资源特色育人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颁布了初中各学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提出了立德树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中国学生需要发展和具备的学科核心素养、落实“五育”并举和创新性人才培养等明确要求。对此,学校将以学生素养培育为核心,融合资源,突出全环境育人教育重点学校混合式教学与学生素养培育相结合,在现有学校的条件下,建立其混合式教学中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策略,整合一线实践、教科研、家长、学生整体联动,实现学生核心素养整体提升。

1.主题教育序列化,德育工作常态化

立足栖霞市教育和体育局《构建序列化德育,促进全环境育人》的指导意见,全面推进全员育人机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编写序列化德育校本课程;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深化班主任队伍建设培训,强化班集体建设与管理;重视教师能力的提升,通过外出学习、专家讲座、承办现场展示会等形式全面提高全体教师的育人能力。建立“重点学生关爱工作档案”,编写“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建立特殊学生的“一生一案”。加强学生教育培训,积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做到主题教育序列化、德育工作常态化。

2.深化“责任·成长”德育品牌

立足烟台市第二批“中学十佳德育品牌”,深化“责任·成长”,做到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内涵。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开辟校内外劳动实践基地,深化劳动主题教育活动;与社区联合培养学生志愿服务意识;成立学校小小红色宣讲团,以“红色文化”为主线,对学生进行革命理想主义教育;关注学生生命安全教育,重视学生体质健康和身心发展,制定《翠屏中学学生体质健康训练计划》,实施“人人有项目、班班有小组、年级有团队、学校有比赛”的体育活动模式;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立心理健康工作组;家校协同,强化家校教育合力。设立家委会、膳食委员会,强化家长的监督与指导,定期家访,赢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定期开展心理摸排,通过举行线上家庭教育讲座、录制家庭教育微视频等方式,及时调整育人目标、育人过程,优化育人方向。

3.深化全环境立德树人教育机制

落实德融数理理念,聚焦学校育人“主阵地”,通过“青蓝工程”、“阅读工程”、“课题研究”、“教师培训”优化育人方式;分层次教学“初一抓基础、初二抓均衡、初三抓学法、初四抓规划”提升育人效能。开齐开足课程,加强劳动教育,立足烟台市美育教研基地建设,拓展育人途径,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奠定坚实基础。重视学生良好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关注每一个学生;立足栖霞市阅读工程实验学校,开展阅读工程促全科能力提升,将阅读工程向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信息技术等全学科拓展,立足学校实际,编制学校学科校本阅读材料,全面培养学生的素养能力和水平,为学生整体学习能力提升助力。坚持特色活动促成长,强心健体促成才,家校协同形成教育合力。

四、实施名校创建,区域带动优质发展

围绕建设栖霞市初中教育窗口学校、烟台市名校、山东省全环境育人示范学校层级目标,本着“整体、发展、联系、可持续”的教育理念深深扎根实践,依托课堂教学主阵地,采取学科教师共同参与研究的方式,建设师生教与学的平台,带领教师边研究、边实践、边反思、边调整,实现学校优质发展,未来,在栖霞市城乡乃至烟台市区域范围内形成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

1.教研组建设强素质,课题引领促教学

主要策略一是以学科为中心面上培训,培养普及型队伍;二是重点培训,培养骨干提高型队伍;三是优势发展,建设研究型、专家型团队。发挥教科研能力优势,以课题引领促教学提升,形成校领导引领,各分管领导和骨干教师主导、全员参与,广泛热烈的学习氛围、探索氛围、交流氛围。

2.形成校内优势发展,校际辐射带动

依托栖霞市名校长工作室,逐步建立起学校学科名师、优势学科项目基地,克服“群岭无峰”,逐步缓解学科优势不明显瓶颈。立足烟台教科院指导专家、栖霞市教学研究室教研员及栖霞市翠屏中学名校长、栖霞语文、道德与法治名师、名班主任组成教育科研骨干团队,初期遴选建设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信息技术3-5个学科项目团队,中长期建成3-5科以上名项目工作室。每年围绕工作室特色组织线上或线下教研交流活动,承办公开课或论坛讲座;发挥名校长工作室辐射带动作用广泛开展送教和交流活动,接受外校领导或教师跟岗锻炼,辐射带动栖霞初中学校,形成示范引领效应。

新学期已经开始,栖霞市教育和体育局领导为我们创设了更加公开、公正、公平的教育教学大环境,我们将团结一心,加压奋进,赋能成长,蓄势前行,在栖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奉献出翠屏中学教育发展的蓬勃力量!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