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规划】招远市阜山镇庙后吕家学校教师发展规划(2024年9月-2026年8月)

日期:2024-09-03     

字号: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以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积极探索,努力打造一支能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师现状

我校属农村学校,现有教师70人,青年教师和年龄大的教师数量多,中间主干力量偏弱。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许多教师专业理论素养还不高,教育观念自我更新的能力不强,教育科研能力相对薄弱。因此,必须努力提高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努力培养一支理念新,业务精,素质硬的骨干队伍。

三、工作思路

(一)总体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主体性作用,强化教科研的引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着力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着力提高教师新课程的教学能力,全面实现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重点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群体,壮大优秀教师队伍;健全教师管理制度,逐步建立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全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知识丰富、勤于育人、精于教书、善于创新、团结和谐的教师队伍。

(二)基本思路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实现改革目标、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我们的思路是:紧紧抓住引进、培养、使用、提高环节,提倡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多出成果;发扬严谨治学的优秀传统,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学术造诣深、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师资队

(三)具体措施

1、加强教师队伍师德建设。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把师德表现作为职务评聘、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坚决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使“敬业、奉献、团结、进取”的木中人精神,以及不计名利、以校为家的优良传统继续发扬广大。

2、注重教师队伍素质提升。一是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各项培训活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二是强化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三是强化新课程标准培训,内容注重针对性,过程注重实践性,方式注重多元性,让新课改通过实践真正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四是立足校本培训,以校本培训为抓手,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强化教研组的基地建设,使教研组成为骨干教师、优势学科的孵化器。各教研组作为活动单位,具体落实每个教师的示范课、研讨课,或者随堂课,并认真组织评课议课,真正让全组教师都有收获,有进步,有反思,从而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3、提升教师团队合作水平。继续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活动,拓宽教师视野,丰富教师阅历,提高教师水平。各备课组内统一计划、统一备课、统一要求、统一进度、统一资料、统一测评等,绝对避免单打独斗的个人英雄主义;倡导教研组和教师个人实现资源共享,合作教学,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

4、实施教师队伍科研发展。教科研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本学期学校要求全校教师,继续强化科研意识,营造一个浓厚的科研氛围。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疑难和困惑,通过“请进来”的方式,不定时的邀请外校优秀教师来校开展专题讲座,开拓教师的视野,丰富教师的阅历,科学的指导教师进行专业发展规划,减少行动的盲目性、随意性。同时,学校鼓励教师开展读书活动,提倡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科研活动。

5、创建教师队伍发展平台。学校为教师的自我发展创造条件、搭建平台。第一,学校鼓励教师通过学历层次的提高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并对考取在职研究生的教师给予奖励;第二,学校利用橱窗,加大我校优秀教师的宣传力度,激励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第三,开展教学沙龙研讨活动,发挥骨干教师、名教师的引领作用;第四,搭建教师提高和展示的平台。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竞赛活动,让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得到展示,从而进一步增强自信,发展和提高自我;通过互相学习交流,教师的教学技能不断得到提高;第五,做好各级骨干教师培养工作,确定培养目标,分层次推进,阶梯式培养,进一步完善骨干教师管理机制,加强考核力度,加大奖励力度;第六,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让青年教师尽快冒尖。

6、充分发挥教研组作用。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促进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鼓励与支持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勇于创新,充分发挥学科教学主力军作用,承担相关科研课题,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促教学。

7、努力发挥名师带头示范作用。充分发挥我校知名教师和市学科带头人等名师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带动全体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业务水平和教科研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招远市阜山镇庙后吕家学校

2024年9月3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