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师驾驭教材及课堂的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引导各专任教师重视课堂教学改革,经学校研究,特制定此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市教体局统一部署,落实《莱阳市2024年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月”活动实施方案》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实行课堂教学“立标达标课活动”,即根据教师实际情况分阶段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最终实现课堂教学达标活动的全员普及。
二、总体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立标达标课活动,进一步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形成进一步精准实施课堂教学,向高效课堂要成绩,要效益,使课堂教学达到“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显出来”的理想效果。
三、参与人员
全体专任教师(达标课45周岁(含)以下教师)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制定实施计划(9月23日- 26日)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制订实施《莱阳职专立标达标课活动实施方案》。使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到,开展课堂教学立标达标课是实现教学质量突破的最重要的手段,势在必行。认识到课堂立标达标课的意义和作用,提高参与活动自觉、主动性,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有计划、有目标。
2.充分发挥专业带头人、教研组长的作用,明确课堂教学立标达标课的具体要求和实施步骤。要求各专业部组织相关教师认真进行教学反思,深刻反思过去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积极寻求与新课程、新教材相适应的课堂模式。各教研活动要依据专业特点,立足部情、师情、学情,立足课堂教学实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立标达标课计划。
3.由教研中心出台立标达标课活动课堂评估标准,成立课堂立标达标课验收小组,负责对立标达标课活动的验收与评估。
(二)立标课阶段∶组织评选立标课(9月27日-9月30日)
1.由各专业部选定立标课人选(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各级各类赛课一等奖获得者、教研组长等)每专业、每学科各一名(立标课教师无年龄限制)。
2.由专业负责人或教研组长组织专业部内全体教师共同开展一次专题研讨活动,研究方案、拟定课题、组织备课、细化分工。组织本专业、学科试讲、研讨,反复磨课,评选出本专业学科立标课。于9月26日前上报各专业部立标课课题、班级。由教务处汇总后下发立标课安排表。
3.9月30日前由教务处及分管领导等(至少三名)参加各专业部立标课活动。本专业、学科教师全员参加,鼓励其他专业学科教师跨专业学科听课。
4.教研中心根据各专业部立标课情况评选出校级立标课。
(三)达标课阶段:组织达标课活动(10月9日-18日)
1.达标人员的确定︰各专业部45周岁以下任课教师。
2.达标原则: 本着“人人参与,稳步推进,成熟一个,认定一个”的原则,切实做到达标课“人人必讲必听,听者必评,节节反馈”。
3.由教研中心确定达标课活动课堂评估标准,由教务处、教研中心、各专业部成立课堂达标课验收小组,负责对达标课活动的验收与评估。
4.由各专业部专业负责人、学科教研组长组织教师拟定本学期达标课计划。计划包括教师姓名、授课课题、上课时间、上课班级等。并于10月9日前上报教务处,教务处汇总下发学校达标课安排表。
5.各专业负责人、教研组长要把达标课纳入教研活动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专业负责人教研组的职能作用,通过集体备课、上课、研课等途径,围绕“新课堂”有效性开展专题讨论,解决平时上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原则上,达标课期间,专业教研组全体教师要人人参与全过程,结合教学实际,认真反思,找出差距,不断改进教学,切实提高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四)达标课核实上报。(10月22日-25日)
1.各专业部均要指定专人负责 “立标达标课”活动各个阶段资料的收集、整理及归档工作,从而保证活动规范、有序地开展。活动材料(包括教案、教师评课稿、活动图片等)于10月25日上交教务处,并撰写活动总结。
2.各专业部要根据本次活动结果进行总结反馈,对未达到达标课标准的教师组织进行二次达标。
五、保障措施
立标达标课活动是我校一次时间长、规模大,集教学、教研于一体的综合性教学研讨活动。为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领导
为确保活动高效,特成立教学立标达标课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范志毅
副组长:周 杰 张仁清
成 员:王 鲁 马俊涛 赵洪胜 于传龙 左晓军
姜秀芹 王小伟 王建军 姜新红
(二)明确职责
教务处、教研中心、各专业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加强管理,确保这一活动目标的全面实现。
(三)加强督导
教务处、教研中心要对各专业部的“立标达标课”活动进行检查,加强督导,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将督导的情况进行总结反馈,上报教务处。
(四)落实激励举措
教务处、教研中心将对各专业部实施课堂“立标达标课”活动情况进行全面考核评估,纳入教师量化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