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我校能够及时、有序、高效地应付可能发生的传染病突发事件在学校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依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预案。
一、工作目标
(一)普及传染病预防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
(二)完善传染病信息监测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三)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确保疫情不在校园内传播。
二、组织管理
(一)校长职责
学校在上级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由孙承国校长负责的学校传染病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指挥与落实学校防治传染病工作。 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包括: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符合实际的传传染病防治工作预案;监测并汇总上报学校传染病发生情况;指导并检查督促学校落实各项防治措施;配合上级卫生部门宣传传染病预防知识,减少呼吸道等传染病的爆发;总结推广学校防治工作的做法和经验。根据疫情分级预警控制措施的相关要求,对学校的教学安排及其它相关工作及时做出调整。并将责任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人;检查督促学校各部门认真落实各项非典防治措施;广泛深入地开展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其他传染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传染病预防知识,提高师生的科学防病能力;建立学生缺课登记制度和体温检测制度。及时了解学生身体状况,发现发烧、咳嗽等症状的学生,严格落实“四个一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卫生条件,保证学校教室、食堂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和空气流通;及时向上级疾病控制部门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汇报学校传染病发生情况,并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对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消毒等工作。疫情发生时,学校根据阜山镇政府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部署启动各自防治工作预案,并组织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二) 组织机构
由学校校长、主任、各班班主任及科任教师组成工作组。
小组组成如下:
总指挥:孙承国(校长)
副总指挥:孙永
指挥部成员:孙晓雯、姜爱莉、李美萍、孙桂学、李亚男、陈雪丽。
三、经常性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宣传教育
学校在学期开学初,集中开展一次预防传染病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的公共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改变不洗手、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陋习,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学校还应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向家长讲解预防传染病知识和学校防治工作要求,以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二)预防措施
学校应严格门卫管理制度,加强对校内各类房屋和建设工地的管理,及时掌握校内各类人员的流动情况。 改善学校卫生设施与条件,加强对教室、餐厅等人群聚集场所的通风换气和校园内公共设施及公共用具的清洁消毒工作,搞好校园环境卫生。 坚持学生因病缺课登记制度(特殊时期实行晨检制度),做好因病缺课学生情况统计分析工作,一旦发现发热、呼吸道感染病人异常增多,及时报告上级疾控中心和招远市教育和体育局,并主动协助上级疾控中心进行调查分析。
学校体育组采取积极措施,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户外活动,督促学生课间到室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
四、预防与应急措施
(一)疫情分级
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将传染病划分为四个等级进行预警,按照依法管理和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采取不同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二)应急措施
1、加强宣传工作与舆论引导,尊重和满足师生的知情权。学校主动、及时、准确地发布国家有关部门及学校防治的信息,使学校传染病和防治工作的有关信息公开、透明,对学生和教职工进行正确的引导,稳定师生的情绪,消除师生员工不必要的紧张和恐惧心理,维护校园稳定。
2、加强校、园环境的清洁及消毒工作。对学生教室、图书室、实验室、厕所等人群聚集的场所按照相关要求、安排专人负责定期进行消毒,并保持空气流通。
3、建立传染病及时报告制度。疫情出现后,启动及时报告制度,学校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每日定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本校出现的病例、疑似病例,病人治愈出院或死亡时,疫情报告责任人应及时上报有关变更信息。离校学生出现病情,也由学校负责报告,学校与离校学生患者或密切接触者保持联系,以便对患者和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管理,并及时报告有关情况。
4、发生疫情时,避免人群聚集和流动。学校不得组织师生参加各类大型集体活动。学生的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活动应进行相应调整。学校也不安排教师外出参加大型教学教研活动和参观学习。加强对学校人员出入的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出校园。
5、建立考勤监测制度。对缺勤的师生员工逐一进行登记,并立即与其取得联系,查明缺勤的原因。对学校师生员工及时进行监测,发现情况,及时就医或在家医学观察(每日测量体温,询问有关症状),暂停上学或上班。
6、发生特大疫情时,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妥善做出安排,并上报招远市教育和体育局。
7.密切接触者的隔离观察。在相对独立、通风良好的区域,安排一定数量的房间作为学校的临时隔离观察室,一旦发现有发烧、咳嗽、全身酸痛等疑似病人,在第一时间内利用隔离观察室进行隔离观察(一人一室),并及时联系有关医疗部门使用专用车辆送指定医疗机构诊治与隔离。对病人或疑似病人同班级人员及其密切接触者必须进行隔离观察2周。观察期间不能参与集体活动。
五、保障措施
(一)学校认真总结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经验与教训,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
(二)学校按照防治传染病的要求,在通风良好、相对独立的区域设置留观室。
(三)学校每学期对卫生管理人员和保健教师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的业务培训。
(四)学校安排必要的经费预算,备好体温测量计、消毒药品、防护用品等必要的传染病防治物资,同时改善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尤其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洗手设施和改善卫生条件。
招远市阜山镇庙后吕家学校
2024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