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主动回应新时代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海阳市教育和体育局关于教学质量提升年的工作部署,基于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致力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全面加强学科课程建设。坚持“研究、服务、引领”的工作理念,按照“聚焦主题、因需而领、培植典型、提升品质”的工作思路,扎实进行“素养导向课堂”研究,以“强化常态管理”“聚焦学科素养”“关注学科发展与质量提升”为重点,构建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二、工作要点与推进策略
(一)夯实常规管理,学科教研提质增效
1.规范常规管理。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贯彻落实《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基本规范》《烟台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的通知》《海阳市小学学段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出台本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和评价标准,形成“标准引领、管理规范、内涵发展、富有特色”的良好局面。要坚持“明确任务,抓住根本;厘定路向,强化措施;继承传统,深化改革”的工作思路,卡实备课、上课、作业设置与批改、复习、检测、辅导、质量分析等各项常规工作,从过程化管理、薄弱点突破走向高质量特色发展。要继续推行领导教师参与、阳光展评等方式,落实“周清月结”的学科常规管理机制,要树立“跟进整改”的常规管理意识,力促师生教学常规规范、优质发展。每学期学校组织的全面随机抽检与定期检查各不少于一次。
2.规范授课行为。要继续规范教师“备课-候课-上课”的举止言行,落实学评教一致性的基本理念,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严格“课案一致”“提前候课”“规范板书”“合理使用媒体教学资源”等教学要求的落实。要引领教师以提高“新课标理解力”、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重点,规范教师备课、上课、观课、议课、展课、作业、复习、讲评等工作,通过标准引领、典型示范、跟进管理、经验分享、评估展示等方式,提高日常课堂教学质量。
3.提高教研实效。要继续完善“教研室、学科团队、骨干团队、共同体”四级教研联动机制,落实好各学科的“每周一研”与“主题教研”,确保各层面能够一致性落实教研目标。本学年,各学科进行优秀教研组评选。学校要基于校情以素养导向课堂建设为重点,确定教研项目;各学科,结合学校课堂教研项目与学科特点,精准制定教研计划,着力推进主题教研;各教研组,结合年级特点与《海阳市小学学段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扎实开展集体备课与课堂主题研修活动。一是精研课标与教材、精准解析学情,组织基于单元视角、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二是精设课堂练习与家庭作业,落实“基础性、差异性、拓展性、实践性”作业原则,发挥作业在学生知识巩固、习惯养成、能力提升、素养形成等方面的关键性作用;三是各“教研共同体”与教育集团要提高教研品质,提高方案设计、案例打磨、主题研讨、资源整理与共享等各环节教研质量,构筑“优势互补、协同共进”的教研新样态,每学年线下活动与线上活动各不少于1次。
(二)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素养导向课堂深化提升
落实《山东省中小学课堂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总结课堂改革现有成果,确立“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改革项目,将“有结构化认知、有深度思维、有积极情感浸入、有核心素养发展”的素养导向课堂建设落到实处。要继续开展“两个一”活动,即每学年一次素养导向课堂展示交流活动,每学期至少一个专项主题教研活动。2025年1月份开展学科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教学案例评选活动。
1.进一步深化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壮大学科骨干力量,提升教师的素养导向课堂建设能力,是优化提升素养导向课堂的基础。本学年是“全市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三年行动”的第二年,学校要继续组织教师从系统梳理学科教材、明晰学科知识结构入手,将新课标学习与教材解读、教学设计、说课与评课、限时空讲、学科素养展示等纳入教师教学专业素养测评之中。根据校情选择项目进行全员培训并组织检测;对从教一年的青年教师和使用新教材的教师进行必检,45周岁以下的教师进行抽检,成绩优秀的教师将择优推荐纳入海阳市学科骨干教师培养队伍。本学期,继续推进“限时空讲”,一是每位教师准备4个课题,同校教师不同课题。二是各学科选取骨干教师录制视频进行“学科素养展示”,下学期“学科素养展示”全面推进。
语文:一是提升教师新课标理念下的教材解读能力。以年级组为单位,依据新课程标准中的“学段内容要求”“教学提示”“学业质量描述”,结合典型课例进行研讨,全面提升教师教材解读能力。二是提高教师的预案设计能力。要加强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关注课文中蕴含的育人价值,提炼课文中渗透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策略方法以及习惯培养等语文要素,从确立主题、目标定位、理解内容、运用词句、拓展实践等维度设计教学,并突出语言训练和课后练习题的处理。三是提升教师的语文学科素养。组织教师从教学目标定位、评价任务设计、学习活动设计、作业设计等方面,展开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大单元教学研究活动。本学期,每位语文教师准备4个选题(必选一年级的一个,其余三个根据自己教学年级确定),组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空讲(不少于8分钟)。本学期,根据语文骨干教师录制的“诵读+书写+才艺”展示的视频,进行教师学科素养训练。
数学:落实海阳市小学数学教师“四项修炼”,即语言修炼、形象修炼、知识把握修炼与学情调控修炼。一是开展新课标理念下的教材解读活动。着眼“学段体系→单元结构→课时落实”三个维度,按照“阅读教材(情境窗、红点、绿点、习题)→查阅课标(“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提示”)→再阅教材→设计学习活动”的活动过程解读教材,提炼出大概念与核心概念,并能将解读内容转化为“教学设计”或“限时空讲”过程。二是开展教师数学素养提升活动。背写小学段教材中数学知识、做讲数学题(分学段),在此基础上主动了解小学数学经典名题与小学段数学概念有关的数学史,进一步提升个人数学素养。本学期,每位数学教师准备4个选题(必选一年级的1个,其余3个根据教学年级确定),组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空讲(不少于8分钟)。三是开展学情分析能力提升活动。聚焦学情分析、环节目标、学习活动、评价任务、作业设计与批改等数学学习的关键环节开展学情分析专项教研活动。
英语:一是持续深化“DSR”(画-话-化)新课标内化运用活动。组织教师继续学习新课标中的“核心素养内涵”“英语学习活动观”“学段内容要求”“教学提示”“学业质量描述”等要素,人人争做课标讲师。二是提升教师预案设计能力。关注英语语篇蕴含的育人价值(尤其是提取隐形的育人要义)、文本在教材中的主旨结构和核心语言,关注文本中的主情景图、插图等非语言文字信息、文本中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等因素,按照“单元主题意义—单元结构框架图—学情分析—单元与课时目标—教学流程”的过程完成教学设计。三是提升教师英语学科素养。本学期,每位教师准备4个课题(选材是三年级新教材1个,其余3个根据教学年级确定)。组织教师进行英语课堂教学空讲(不少于8分钟)。本学期,根据骨干教师录制的“学科素养展示”视频,进行英语演讲训练。
科学:一是提升教师的备课、上课能力。要指导教师做好个性化备课,备课前要明确本课的核心概念以及内容与要求,教学目标按照四个维度分开撰写,要写出运用哪些方法达到什么目的,教学活动与课堂评价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落实“学评教”一致性要求。上课时要指导教师围绕核心概念组织教学内容,以探究实践为主开展教学活动,重视科学思维的培养等。二是提升科学教师学科素养。各教研组要结合专职教师、兼职教师、新教师的不同发展需求,以“大概念”集体备课为依托,从科学概念进阶、跨学科概念的生成、学生思维发展特点等方面,开展提升教师学科素养活动。本学期,要组织教师进行科学“讲做”实验活动(选题根据教学年级确定),包括讲实验器材、基本流程与实验数据分析、学生实验设计可能遇到的难点与实验操作易错点、教师亲自做实验等环节,时间不少于6分钟。
道德与法治:一是学习新课标、科学设计教学预案。组织教师学习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落实路径,结合课程标准中的“学段内容要求”“教学提示”“学业质量描述”,科学设计“德智文法”课堂教学预案。二是提升思政课堂素养。组织教师从教学目标定位、评价任务设计、学习活动设计、德育资源选择、德育策略运用等方面,展开基于单元视角、素养导向的学评教一致性思政课(新授课、复习课、项目化作业展示课)教学素养提升活动。三是提升思政教师素养。本学期,组织教师进行思政课堂教学空讲(不少于8分钟)。骨干教师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中的“习语金句”,从“习语金句—我的理解—与学习内容关联—预设学习活动”四方面进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素养展示。建议思政教师时时主动关注时政新闻,提升个人思政素养。
2.深化素养导向课堂研究行动。树立学科育人视角下聚焦“问题-思维-素养”的素养导向课堂研究意识,课堂研究行动要基于单元视角,坚持素养导向,构建真实的学习情境,以真实问题驱动,在“育人本位”“课程立意”“学习中心”等新课堂理念的指引下,遵循学科学习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引发学生与文本、与同伴、与自我深度对话,确保学生学业基础夯实、学习能力进阶、学科素养提升。
第一,构建“学-评-教”一致性课堂。各教研组要从素养导向的单元教学设计入手,基于课程标准、学科特点、学情特点,精心设计单元备课与课时备课,以教学目标为轴心,以学习活动与评价任务为支撑,将基于目标着眼于学的课堂诊断嵌入课堂,抓住备课、上课、观课、研课的各环节,以“研标、立标、学标、达标”系列教研活动为抓手,力求教学目标、评价任务、评价标准、活动任务的设计精细化,全力构建“学-评-教”一致性课堂。
第二,深化素养导向课堂建设。依据《海阳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方案》,制定并新学年课堂教学改革推进计划。素养导向课堂要坚守育人本位,突出学习中心,精讲多练,引导促进学生进行富有高阶认知体验的深度学习和具有素养生长意义的思维对话。各教研组要通过示范课、推门课、研讨课、教学大比武等课堂研讨活动,加大对学习目标、课堂结构、教学策略、学习方式、课堂诊断的研究力度。11月,组织参加教研室学科素养导向的优质课比赛活动。
(三)强化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学业质量稳步提升
学习《海阳市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成果汇编》的典型经验,确立“恒·常”管理意识,巩固学校原有成果,抓好学期初的“双常规月”活动,以“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日常作业规范、阅读能力提升”等重点,为学业质量提升奠定基础。
1.巩固学习习惯培养成果。根据海教研[2024]11号《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指导意见》制定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工作计划,完善推进策略,以“双常规月”为契机,完善班级、年级、校级三级良好学习习惯评价表彰机制,巩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成果。新学期,要继续选点推进,在保持基础学习习惯的基础上,加大对“课前好习惯、课中好习惯、课后好习惯、考试好习惯 ”的培养力度。同时,落实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加大一年级入学适应期教研力度,严格落实教学进度安排,加强与幼儿园在课程、教学、管理和教研等方面的研究合作。
2.促进学科学业质量发展。组织学生假期作业展评活动,启动“教学常规月”活动,严把第一次备课、第一次作业等活动,确立标准,依标推进。要以学科学业质量为中心,对上学年的学业质量进行总结与查摆,细化对薄弱点的分析,完善并落实新学期学科学业质量提升计划。要严把备课、上课、错题归因分析、作业矫正练习、学困生转化等各环节的“质量关”,将学业质量研究纳入定期教研。
(四)实施全学科阅读,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实施“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科学”全学科阅读,拓展学生的学科学习视野,以阅读为杠杆,打通学科界限,实现阅读跨界融合。尝试建设全学科阅读课程,提高教师的阅读指导能力,通过读书节、优秀读书人评选、家乡读书人讲坛、阅读等级测评等活动,搭建教师、学生、家长阅读素养展示平台,激发师生阅读热情,从而成长教师,发展学生。
语文学科:组织学习烟台市《关于加强全市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意见》《基于教材的单元拓展整合阅读推荐篇目》文件精神,结合校情制定《单元拓展整合阅读推进方案》并全面推进。第一,要依据单元重点训练目标,进行拓展阅读和整合阅读具体策略和实施方式的研究;第二,要依托单元导引、示范阅读、自主阅读、读写联动和延伸阅读等阅读教学基本范式,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第三,通过读书交流会、读书报告会、图书漂流、读书节征文比赛等活动,总结并完善本校的语文单元拓展整合阅读成果,做大做强阅读品牌;第四,分年级建立单元拓展整合阅读校本资源库,定期进行补充和完善,每个单元拓展一篇或多篇主题相同或相近的篇目,深化单元主题,加强课内与课外的有效衔接。
数学学科:利用推荐的阅读书目,持续做好绘本阅读、数学文化等数学学科专业阅读,深入推进数学阅读,推荐数学实践互动。第一,结合校情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扎实推进数学阅读活动;第二,鼓励学校开展“数学文化节”,讲数学故事、讲数学名题等;第三,利用“海之阳小数研与行”公众号,推送优秀“小讲师”,讲典型题、讲“我与数学”的故事等。
英语学科:充分利用“海之阳小学英语”公众号推送的与主教材匹配的绘本故事,持续做好“单元拓展整合阅读”研究工作,深入推进英语阅读,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阅读积淀。第一,结合校情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深入研究“拓展阅读课”的课堂授课模式,扎实推进英语阅读活动;第二,开展学生英语阅读的交流与展示研究活动;第三,倡导学生在课后利用公众号上推送的绘本故事或是自主选择英语故事,进行有计划地阅读,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录制朗读小视频,择优发布在公众号“赛朗读”栏目。
道德与法治学科:充分利用学校推荐的阅读书目,持续做好绘本阅读、红色故事等学科专业阅读,深入推进道德与法治阅读,将阅读与实践、道法小课堂以及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起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领悟道理,修正行为。第一,结合校情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扎实推进道德与法治阅读活动;第二,依托四个德育策略,开展学生道德与法治阅读的交流与展示研究活动;第三,倡导学生利用课本上的绘本故事或是自主选择红色故事,进行有计划阅读,有能力的学生进行“心灵剧社”表演。
科学学科:充分利用学校推荐的阅读书目,结合孩子的年龄和认知水平,选取适合孩子的科普读物、科学故事等书籍,深入推进学生科学阅读,激发对科学的兴趣,丰富科学知识,拓宽科学视野。第一,结合校情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扎实推进小学科学阅读活动;第二,开展学生科学阅读的交流与展示活动;第三,倡导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成果录制成小视频,在全校进行展示,优秀作品推送到其他学校进行展示。第四,尝试举办科学知识竞赛,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附: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配当
时间 | 教 研 内 容 | 备注 |
9月 | 1. 组织小学生假期学习生活总结工作。 2.组织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教育,制定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实施方案,召开全市幼小衔接交流研讨会议。 3.组织召开新学年教学工作会议。 4.各学科召开“学科育人视角下的素养课堂建设”学科教研会议。 5.展开“双常规月”(“教学常规月”与“学习习惯养成月”)活动。 | |
10月 | 1. 。展学科育人视角下的素养课堂研修活动,开展教师授课大比武。 2.开各学科骨干教师核心素养展示与观摩 3.筹备小学生第十四届英语口语大赛。 | |
11月 | 1. 组织参加市“学科素养导向的优质课展示课堂比赛活动”。 | |
12月 | 筹备迎接组织学年末教学工作评估(学生学科基本能力调研、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教学管理与教学常规、学科专项教研、教师限时空讲等)。 | |
1月 | 1.组织期末教学检测,进行学科质量分析。 2.上报学期教学教研工作总结。 3.组织参与“学科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教学案例评选”。 |
海阳市朱吴镇第二小学
2024.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