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市苏家店明德小学2024-2025学年劳动教育工作方案

日期:2024-08-14     

字号:

栖霞市苏家店明德小学2024-2025学年劳动教育工作方案

根据《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及《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加强普通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鲁教基字〔2023〕2号)和《栖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方案》(栖教体〔2023〕63号)的意见等系列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劳动教育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学生劳动素养提升这个核心,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把准时代脉搏,坚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强化综合实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真正发挥劳动教育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功能。

二、发展目标

以提升劳动教育品质为引领,以协同推进为策略,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三、课程实施

坚决落实《烟台市“1+1+X”劳动教育体系框架内容要求》,探索实施栖霞市“355”劳动教育方案。构建以学校三大活动为引领、班级五项课程为载体,学生五类必须参与相结合的劳动教育体系。

学校三大引领活动

班级五项课程载体

学生五项必须参与

劳动周

劳动成果展

劳动技能竞赛

劳动课

劳动社团

学科融合

活动课程

值守课程

每学期一个小课题

每学期掌握新技能

每学期参加社会服务

每天参加家务劳动

每天参加班级劳动

每周至少1节“劳动”必修课,系统加强劳动教育,每学年组织1次集体劳动周,合理安排课外活动和家庭劳动时间,小学1至2年级每周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内容覆盖十个任务群。

苏家店明德小学劳动教育任务清单

年级

项目

任务

内容

评价标准

课时安排

1-2年级

日常生活劳动

清洁与卫生

1、用扫帚扫地、拖把拖地、抹布擦桌。2.用合适的洗涤用品洗碗筷等餐具3.用肥皂、洗涤液等洗红领巾4.会依据颜色或文字辨别不同类型垃圾桶,学会垃圾分类5.用科学的方法洗手

1.养成讲究个人卫生的意识和习惯2.初步建立垃圾分类和维护公共卫生的意识3.能乐意、主动参加劳动

5课时

整理与收纳

按照类别、形状等整理衣服、玩具等生活用品,书本、文具、书包、课桌、书柜等学习用品。

1.掌握整理与收纳的基本方法2.养成及时整理与收纳的习惯

3课时

烹饪与营养

1、择菜、洗菜,初步了解事物的营养价值和食用方法2、选择合适的工具削水果皮,选择合适的器皿冲泡饮品。

1、能对食物进行简单的粗加2.掌握日常烹饪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3.能科学处理果蔬、制作饮品

3课时

生产

劳动

农业生产劳动

1.种植和养护1-2中常见的水培或土培植物2.饲养1-2种小动物,如金鱼、蚕等

1.初步了解常见植物、动物的养护、饲养方法2.知道种植、养殖活动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

2课时

传统工艺制作

1.元宵节制作花灯、做元宵2.端午节包粽子3.过年做大饽饽

能够使用基本材料和常用工具创新体验传统工艺

3课时


3-4年级

日常生活劳动

清洁与卫生

1.用合适的洗涤用品清洗鞋袜、内衣、书包2.正确使用卫生工具,打扫教室卫生,桌椅情节、摆放、门窗、墙壁除尘等3.会正确消毒,科学实用消毒纸巾、棉球、洗手液4.垃圾分类投放

1.会使用简单卫生工具和日常消毒用品,具有打扫卫生的劳动能力和个人防护能力2.具有环境和安全意识,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5课时

整理与收纳

1.整理居室中的书柜、衣橱、鞋柜等2.整理教室内的图书角、讲台桌面、桌洞、资料柜

1.掌握整理与收纳的基本方法2.养成及时整理与收纳的习惯3.初步具有做事有条理、整理有方法、收纳有规律的生活能力。

4课时

烹饪与营养

1.制作凉拌菜2.制作水果拼盘3.加热馒头、包子4.煮鸡蛋、水饺

标准:1.掌握简单的拌、蒸、煮等烹饪方法2.会对水果削皮去核3.建立初步的健康饮食观念和食品安全意识。

2课时

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

1.会使用吹风机、吸尘器等家用小电器2.正确使用电饭煲、电饼铛等厨房小电器完成烹饪。

1.能掌握家用小电器的使用方法2.初步具有安全意识和维护保养意识。

2课时

生产

劳动

农业生产劳动

1.在学校农场种植1-2种蔬菜,如大白菜、西红柿、黄瓜等2.养1-2种家禽,如鸡、鸭等3.参与苹果套袋、解袋、收获等

1.了解常见植物、动物的养护、饲养方法2.知道种植、养殖活动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3.懂得父母不易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

2课时

传统工艺制作

1.元宵节制作花灯、做元宵2.端午节包粽子3.过年做大饽饽、贴窗花、剪纸4.非遗花灯制作

能够使用基本材料和常用工具创新体验传统工艺,理解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

4课时

服务性劳动

现代服务业劳动

1.帮家长取快递2.使用手机等智能设备点餐3.帮父母存钱

1.获得现代服务业劳动初步体验,对现代服务业劳动有初步认识2.感悟现代服务业劳动带来的便利3.尊重现代服务业劳动者和劳动成果

2课时

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

1.参与社区环境维护2.担任校运会、艺术节志愿者3.向校车司机、门卫制作祝福卡片

1.初步具有以自己的劳动服务学校、社区和他人的信心与能力2.学会与他人合作,形成尊重劳动和普通劳动者的态度。

3课时


5年级

日常生活劳动

清洁与卫生

1.用合适的洗涤用品清洗鞋袜、内衣、书包2.正确使用卫生工具,打扫教室卫生,桌椅清洁、摆放、门窗、墙壁除尘等3.会正确消毒,科学实用消毒纸巾、棉球、洗手液4.垃圾分类投放

1.会使用简单卫生工具和日常消毒用品,具有打扫卫生的劳动能力和个人防护能力2.具有环境和安全意识,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5课时

整理与收纳

1.能按照类别、形状等整理衣服、玩具等生活用品,书本、文具、书包、课桌、书柜等学习用品2.清理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空间,如清理和合理处置使用过的教科书、练习本,以及不再穿的衣物,不再玩的玩具等。

1.具有较高的整理与收纳能力,等的有依据的整理与取舍2.养成及时整理与收纳的习惯

4课时

烹饪与营养

1.用简单的炒、煎、炖等烹饪方法制作2-3道家常菜,参与择菜、洗菜、烧菜、装盘的完整过程2.根据家人需要,设计一顿午餐或者晚餐食谱。

1.能熟练使用各种烹饪方法,了解各种烹饪方法的特点2.能进行家庭的设计和营养搭配

3课时

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

1、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空调等急停厂用电器特点,掌握基本操作方法2.根据需求选择使用功能,规范、安全操作家用电器。

1.熟悉家用电器使用方法2.具有节能减排、功能改进、科技创新、安全防护意识。

2课时

生产

劳动

农业生产劳动

1.种植和养护1-2中常见的蔬菜、盆栽花草、果树等2.饲养1-2种常见家畜,如兔、羊等3.参与苹果套袋、解袋、收获等

1.能种植与养护1-2中本地常见植物或饲养1-2中常见家畜2.形成人爱自然、热爱土地、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情感态度。

2课时

传统工艺制作

1.元宵节制作花灯、做元宵2.端午节包粽子3.过年做大饽饽、贴窗花、剪纸4.非遗花灯制作5.制作风筝

1.能够使用基本材料和常用工具创新体验传统工艺2.感受传统工艺劳动的智慧,初步形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识。

3课时

工业生产劳动

1.体验苹果筛选与包装

1.能一句简单技术示范或图样,规范开展工业生产劳动

2课时

新技术体验与应用

借助互联网了解3D打印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

初步了解新技术在改变传统加工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品质等方面带来的主要变化

1课时

服务性劳动

现代服务业劳动

1.利用互联网设计苹果营销方案2.体验智能点餐

1.具有公共服务意识,与他人协同劳动意识2.感知服务劳动中的契约精神,形成忠实劳动品质

2课时

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

1.参与校园绿化环境维护2.担任校运会、艺术节志愿者3.为养老院老人制作节日美食

1.了解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中的各个环节2.形成发现问题、关注他人需要与服务他人的意识与能力。

2课时

根据学科与劳动教育的关联程度,将劳动与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道德与法治、美术等学科教学相融合参与。开发融合课程。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知识,让劳动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劳动课堂;挖掘劳动中的丈量、写作、口语交际、科学、绘画等因素设计学科实践作业,丰富学生作业内容,减轻学生负担,最大程度发挥劳动的学科育人价值。

四、劳动周安排

主题

内容

时间

课时

年级

元宵闹花灯

1.制作花灯2.制作、品尝元宵

正月10-15

校内3课时,校外2课时

1-5

五一劳动节

1.帮父母做家务2.制作树叶画3.寻找劳模事迹4.记录劳动体会

5.1-5.4

校外5课时

1-5

蔬菜上市啦

1.收获、打包明德·致远农场蔬菜2.制作宣传海报、撰写广告词3.参与售卖活动4.参与支配劳动所得

6.1-7.1每周四课外活动

校内5课时

1-5

劳动创造幸福

帮父母套袋、解袋、摘苹果

6月、9月、10月农忙时节

校外5课时

3-5

走进美丽乡村

1.打扫自家庭院周围及街道卫生、清除社区广告2.打扫校园周围环境卫生

9.1-9.5

校内1课时,校外4课时

3-5

新年新气象

1.每日家庭劳动打卡2.帮父母大扫除3.贴春联、剪窗花、赶大集

寒假

校外5课时

1-5

五、家庭劳动清单

学段

整理房间

打扫卫生

器具维护

美化家庭

烹饪帮厨

第一学段(1-2年级)

自己收纳文具、整理书包、叠被子

每天自己洗脸、刷牙、洗脚、穿衣服,每周洗一次袜子、红领巾等小物件


定期为绿植浇水;布置家庭小书桌

帮家人拿取、摆放碗筷、择菜、洗菜、削果皮,每周为家人做一次水果沙拉

第二学段(3-4年级)

整理自己的床铺、书桌;周末饭前饭后整理餐桌;分类收纳自己的衣物

自己剪指甲;每周为自己和家人手洗小件衣服1-2次;每周承包一天家里的洗碗任务;每周至少一次扫地、拖地

擦洗洗行车

为绿植浇水、除尘、修剪;剪窗花装饰家庭

制作凉拌菜、水果拼盘;加热馒头、包子;。煮鸡蛋、水饺

第三学段(5年级)

分类收纳衣物、整理家庭书柜、衣柜;每天叠被、整理床铺;饭前饭后整理餐桌

自己剪指甲;每周为自己和家人手洗小件衣服1-2次;每周承包一天家里的洗碗任务;每周至少一次扫地、拖地

清洁灶台

移栽绿植、修剪绿植,记录养护过程及心得;学习插花;

制作凉拌菜、水果拼盘;加热馒头、包子;。煮鸡蛋、水饺;每周为家人做1-2次营养早餐;

六、劳动教育师资安排

1.成立劳动教育课程领导小组

组长:林立松(校长)

副组长:于高升(教务处主任)

组员:李筠(综合实践教研组长)、各班主任、基地指导教师

职责:承担起劳动教育规划、课程开发、组织实施、指导考评、协调管理等方面的责任。

2.设置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教研组,通过建立劳动教育名师工作室、工作坊等,培养一批劳动教育学科带头人,打造一支动手能力较强、业务精湛、特色鲜明的专业化骨干教师队伍,争取培养1名区市级骨干教师,5名专兼职劳动教育指导教师。

3.完善劳动教育教师考核激励机制,将劳动教育指导教师和劳动实践活动基地指导教师的课时工作量纳入教师工作考核体系,纳入优质课和教学能手评选,与相关学科课时同等对待、同频量化,教师参与劳动教育情况纳入教职工绩效工资考核发放。

七、校内实践场地建设

(1)建设“明德·致远”农场,校内劳动实践基地。农场由教务处主管,下设致远服务部。配备技术顾问(教师)、辅导员(教师)、红领巾小场长(学生)、小小农艺师(学生)等。将农场依班级数进行划分,全部承包给班级管理。技术顾问负责技术支持及劳动提醒;中队辅导员及红领巾场长负责劳动任务安排及活动组织;小小农艺师负责参与劳动,记录耕耘日志。红领巾场长与农艺师共同完成学科融合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自主管理及售卖、制作美食的过程中学会沟通、学会劳作、学会诚信、学会感恩、收获快乐、收获知识。

(2)充分利用校内一切可利用的场所和空间,在功能楼前面栽种葫芦,开展葫芦种植、收获、葫芦画创作等相关活动;在教学平房前后开辟桃李园,种植桃子、杏子、樱桃、太阳花等作物,开展树木、花草养护、梳花梳果、套袋、采摘、品尝等系列活动;深入开展劳动实践,做持续性的劳动,有研究的劳动,有收获的劳动。

(3)鼓励学生利用假期积极参观由政府提供的劳动教育研学实践场所。加强研学课程的开发,积极引导学生到基地进行与劳动课程相结合的自然课程、红色课程、民俗课程学习。

八、劳动素养评价

1.完善评价方式

围绕劳动教育目标要求,从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等维度,建构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和实施路径。通过自主评价、小组评价、班级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实现评价主体多样化。建立劳动成长档案袋,收集整理相关制品、作品等,选择代表性的写实记录,纳入综合素质档案。根据劳动课程修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2.加强典型选树

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活动。评选劳动实践明星、劳动能手等,并组织宣传展播。利用劳动节、元旦等学校节会组织主题劳动竞赛或成果展示活动,激发劳动兴趣,树立劳动榜样,弘扬劳动精神。

九、劳动教育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校长主抓,教导处主要负责,专兼职教师全员参与的劳动教育工作专班,明确中心工作职责,指导推动劳动教育工作全面开展。

(二)强化经费保障。加强学校劳动教育设施标准化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学校劳动教育工具、耗材补充机制,满足劳动教育课程研发、教学实施、场所维护、教师培训等需要。

(三)健全安全机制。加强劳动安全教育、演练及实训,切实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制订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