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06000042599924/2024-11314 成文日期: 2024-07-22
发布机构: 市发展改革委 组配分类: 财政经济

第1803264号:关于“大力支持核能供热相关产业发展”建议的答复

日期:2024-07-22      来源: 市发展改革委

字号:

关于对市十届人大三次会议

1803264号建议的答复

赵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支持核能供热相关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烟台市依托山东海阳核电项目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核能供热为主抓手,在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营的基础上,扎实推进核能综合开发利用,开创了国内核能商业供暖的先河。

一、我市核能供热持续实现新突破

(一)投运国内首个核能供热商用工程

2018年山东海阳核电首台核电机组投运以来,海阳市联合山东核电有限公司围绕核电厂余热利用、热效率提高和区域清洁取暖、绿色发展的实际需求,率先开展大型压水堆热电联产研究与实践。2019年11月,建成投运我国首个核能供热商用工程“暖核一号”一期31.5MW供热项目,在技术上取得了核能利用效率的提升,经济上具备了与燃煤供热持平的竞争力,被国家能源局命名为“国家能源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

(二)建成国内首个“零碳”供暖城市

“暖核一号”一期工程平稳高效运行的基础上,“暖核一号”二期202.5MW项目于2021年在山东海阳投运,供暖面积近500万平方米,惠及20万居民,海阳市成为我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

(三)建成国内首个跨地级市核能供热工程

为保障“暖核一号”三期900MW远距离跨区域核能供热工程顺利建成,海阳市、乳山市政府与山东核电有限公司坚持三方联动、各司其责,明确接口、分工合作。2023年11月25日,海阳至乳山900MW远距离跨区域核能供暖项目正式投运,成为我国首个跨地级市核能供热工程,再次刷新单台核电机组最大居民供暖面积纪录,实现了零碳热源的跨区域互通共享。该项目覆盖乳山主城区630万平方米,预计可替代原煤消耗2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2万吨。2023年供暖季,“暖核一号”供暖面积合计达1250万平方米,可满足约40万人口的冬季清洁取暖需求。

2024年4月12日,“十四五”重点项目——山东海阳核能供热总结大会在海阳举办,大会就目前开展的核能供暖工作进行了经验总结和未来规划。随着核能供暖第五个供暖季顺利收官,国家电投“暖核一号”完成了从园区级到县域级再到跨地级市“三步走”战略,已累计节约原煤8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49万吨,充分体现了工程技术可复制、商业模式可推广、成本效益可持续,为核电大规模热电联产提供了良好范本,打造了我国核能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标志着“十四五”期间山东海阳核能供热示范任务全部完成。

二、积极为核能供热企业争取政策资金支持

认真学习研究上级出台的企业政策,积极为核能供热企业争取政策资金支持。2023年12月,推动海阳核能供热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荣获中国安全科技进步一等奖;12月成功指导山东核电有限公司入围2023年度高质量发展奖励企业名单,获得山东省高质量发展新能源产业龙头企业奖励资金700万元。

三、下步打算

下一步,烟台市将依托后续核电机组建设,积极推进整县制以及跨域、远距离核能供热工作,打造“远距离、跨区域”的核能供热样板工程,为打造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推动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更大贡献。同时,进一步调查研究,对核能供热相关产业给予合理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

衷心感谢您对烟台核能供热相关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也希望您多为烟台市核电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多提宝贵意见,我们将认真吸纳您的真知灼见,积极工作,开拓创新,推动全市核电产业发展再创新佳绩

                                2024427

联系单位:烟台市发改委新兴产业发展推进中心  联系电话:6695495

   送: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委,市政府办公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