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栖霞市苏家店明德小学2023-2024学年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日期:2024-07-02     

字号:

现将本年度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公布如下:

一、艺术课程建设

1.我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要求开齐开足艺术课程。1-5年级每班的音乐课、美术课每周2课时。

2.艺术教育管理

为了全面做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学校制订了音乐美术教学计划、艺术活动艺术节、合唱比赛等活动方案等,确保艺术教育工作正常有序进行。学校制订有关艺术教育工作的奖励办法,按照学校的年度考核方案,取得成绩的老师进行学期末考核加分(1--2)分。

3.课外艺术活动

学校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校艺术活动。学校结合教育局会议精神,在“六一”、“国庆”、“清明”等节假日前后认真开展校园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生参与率达到了百分之百。另外,组织学生参加了各级各类的文艺演出等活动,取得了优异成绩。我校结合国庆节开展了校园大合唱活动,以红色革命歌曲为主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校根据自身条件,每年举办一次综合性的校园艺术节活动以六一国际儿童节为契机,学校设置了声乐、舞蹈、乐队等多种形式的兴趣小组,每个兴趣小组配备指导教师一名,助手一名。

二、艺术教师配备

学校现有美术教师1名、音乐教师3名,为了保证艺术教育质量,定期进行专项教育教研活动,按时参加市级音乐教师专业培训和基本功训练,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三、艺术教育管理

1.课程管理方面

确保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设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基础艺术课程,合理安排课程的年级分布和课时比例。开发艺术社团活动课程,如合唱、舞蹈、书法、剪纸等,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兴趣需求。制定艺术课程教学大纲,明确各阶段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结合学校的特色和资源,设计艺术教育的校本课程体系,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艺术教育品牌。

2.教学管理方面

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记录教师的培训、进修、教学成果等信息。 定期组织教师参加艺术教育研讨会、培训课程等专业提升活动,鼓励教师开展艺术教育教学研究。要求教师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进度安排、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资源准备等。建立教学质量监督机制,通过听课、评课、学生反馈等方式,对艺术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资源管理方面

建设和维护艺术教育专用教室,如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舞蹈排练厅等,配备必要的教学设备和器材。组织学生参加校外艺术实践活动,如参观艺术展览、观看艺术演出等,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四、艺术教育经费投入

学校重视艺术教育经费的投入,不断改善艺术教育条件。举行六一文艺汇演、参加全国中小学生第八届艺术展演、开展特色社团活动、购买课堂乐器,共计投入经费大约两万余元。

五、设备设施

我校目前有686名学生,18个教学班,专职艺术教师4人,舞蹈教室1个,音乐教室2个、美术教室2个,钢琴一架,奥尔夫打击乐器1套。

六、课外艺术活动

举办校园艺术节,包括艺术表演、艺术展览、艺术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艺术才华的平台。开展艺术社团活动,如合唱团、乐队、话剧社、美术兴趣小组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七、校园文化艺术环境

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包含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表演和展览。例如,每年春季举办为期一周的艺术节,期间安排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文艺汇演,展示他们在音乐、舞蹈方面的学习成果;同时开设美术作品展览,展示学生的绘画、书法、手工等作品。在教学楼的走廊、楼梯间等区域设置展示橱窗,展示学生的艺术作品、艺术创作过程的照片以及艺术家的简介等。例如,在走廊的橱窗中展示不同年级学生的绘画作品,按照不同的主题进行分类,如风景、人物、动物等;在楼梯间展示艺术大师的生平事迹和代表作品,让学生在上下楼的过程中接受艺术的熏陶。

结合当下我国大力推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政策,合理开展美术艺术教学尤为重要。如果说其他课程赋予学生更多的是理性知识的话,艺术赋予学生的则是敏锐的眼睛、灵巧的双手、丰富的想象力和一颗善良的心。

八、重点项目推进

合唱是学校美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高尚情操、提高审美素养与艺术表现能力的重要艺术活动,为深入开展栖霞市“歌声满校园唱响主旋律”校园合唱活动,为广大爱好唱歌的同学提供一个提高合唱水平和互相交流的空间,提升学生的整体文艺素质,展现学生的良好风貌,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九、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制度

1.自评目的

全面了解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与不足。

促进艺术教育工作的持续改进和质量提升。

为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依据。

2.自评原则

客观性原则:以事实为依据,客观公正地评估艺术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

全面性原则:涵盖艺术教育的课程、教学、师资、资源、活动等多个领域。

发展性原则:关注艺术教育工作的发展和进步,注重过程性评价。

3.自评内容

课程管理:是否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音乐、美术等基础艺术课程。艺术选修课程的开发和开设情况,包括课程种类、数量等。

课程实施:艺术课程教学计划的制定与执行情况。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课程标准要求且具有时代性和趣味性。

教学管理: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灵活且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 课堂教学氛围是否活跃,学生参与度是否高。

教学质量:学生在艺术课程学习中的成绩分布情况。学生在艺术技能、审美能力等方面的进步情况。

师资队伍:艺术教师的数量是否满足教学需求。艺术教师的专业结构是否合理。艺术教师参加培训、进修、教研活动的频率和效果。教师在艺术教育领域的科研成果(如论文、课题等)。

4.资源管理

硬件资源: 艺术教室(如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舞蹈室等)的数量、面积、设施配备情况。艺术教学器材(如乐器、绘画工具、多媒体设备等)的配备和维护情况。

软件资源: 艺术教育图书、音像资料等的收集和整理情况。对校外艺术资源(如艺术团体、艺术家等)的利用情况。

5.艺术活动

校内活动:校园艺术节、艺术展览、艺术社团活动等的开展情况。 活动的参与率和学生的积极性。

校外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校外艺术竞赛、艺术交流等活动的情况。 活动取得的成绩和社会影响力。

6.自评组织与实施

成立艺术教育自评工作小组,由学校分管艺术教育的领导、艺术教研组长、部分艺术教师代表等组成。

自评工作小组根据自评内容和方法,制定详细的自评工作计划,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分工。

按照自评工作计划,开展问卷调查、听课评课、资料查阅、访谈等工作,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撰写艺术教育工作自评报告,报告应包括自评工作的基本情况、艺术教育工作的主要成绩、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改进措施和建议等内容。

7.自评结果的应用

反馈给学校管理层,为学校艺术教育决策提供参考。反馈给艺术教师,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考核和奖惩的重要依据。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