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芝罘区鲁峰小学2023-2024学年体育发展年度报告

日期:2024-07-17     

字号:

体育工作是我校组织工作的重要构成部份,也是实施基础教育渠道渠道之一。多年来,我校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积极开展多种类型的体育活动活动。

一、体育教学改革

(一)成立领导小组。学校成立了以王萍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面深刻领会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智、体三育并重原则,把学校素质教育和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当作学校体育部工作的根本任务。进一步做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每天锻炼一小时”工作的执行和落实,切实加强我校体育工作,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二)教学实施方案  

学校严格按照教学要求的规定,制定好教育专业课、单元和课时计划,认真上好每一节体育课,一二年级周课时量为。三四五年级周课时量为三节。为促进学校体育教学发展,每年安排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认真分析统计并总结,找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改进来增强学生体质健康。

1.保证“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关于实施义务教育音体美课程刚性化管理的通知》的要求,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将体育与健康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列入学校教学计划,不得削减或者挤占体育与健康课、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

2.实施“一校一品”体育教学。

我校根据学校师资、场地、规模、体育传统等方面的实际,确定学校特色体育项目——足球,实施项目教学保证足球教学的连续性,努力使学生掌握足球技能。课堂教学兴趣化小学低年级以发展基本运动能力为主,中高年级以练习足球技能为主,做到“教会、勤练、常赛”,体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1)深入挖掘校园足球的文化价值。

重视足球文化宣传。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班级图书角和各媒体,如广播站、学校电视台等设立专题营造良好的校园足球环境和氛围,推动小学生对足球运动的理解和认识。

举办足球文化节。结合各大型足球赛事,开展以足球为主题的绘画、手抄报、啦啦队、海报等比赛,使更多的学生都参与到足球运动中来。校园足球节以足球文化为主题,开展黑板报比赛、漫画比赛、班级队徽、队旗设计比赛、足球摄影、足球征文、足球啦啦操展示等活动。举行班际足球趣味赛、师生友谊赛、家校友谊赛等赛事。

形成足球文化符号。精心设计校园足球特色文化,以“活力足球”为主题,在足球场西墙建立足球特色墙。编创足球公益广告语,并通过网站、微信平台、校报等多种媒介传递文化信息,将文化符号植入学生心中。

创建班级足球特色文化。班级充分利用黑板报、室外橱窗等宣传阵地,定期展示学生足球作文、足球绘画、足球手抄报等作品,打造了富有特色的班级足球文化。

2)充分发挥校园足球的教育功能。

“足球小子”造势。学校成立啦啦队,创编足球操,在大课间和课外活动中,作为学生的自选活动内容。

“诚信足球”自律。学校将足球开放性地放到校园内,由学生自主管理,以检验学生的诚信度及责任心。

“校长杯”促进。学校每年的4月份举行“校长杯”足球赛,除了级部联赛,促进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足球运动中来。

 

 

 

 

 

3.推行春季大课间体能操天天练“跳绳不间断”,冬季“激情跑操”制度。

将大课间啦啦操天天练”作为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平台。依据体能发展敏感期和学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分析,有针对性的安排解决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活动内容,保证不少于30分钟的体育锻炼,要求达到中等及以上运动强度,关注运动兴趣、提高活动效率、注重锻炼效果,坚决杜绝追求形式和“花架子”。秉承“每天锻炼一小时,快乐学习一整天”的健康理念。以低强度有氧运动、专项技能配合慢速心肺练习、全身深度拉伸三个阶段逐渐激发身体活力,增强学生体质健康。多年来,鲁峰小学阳光大课间活动,始终坚持一切从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出发,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以多种训练形式为手段,逐渐提升活动密度和强度,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发展。

 

 

 

 

 

 

 

 

 

 

 

 

 

 

4.加强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与课堂教学相衔接,注重学生运动技能学习的巩固与提高,促进运动技能的掌握与运用。为有体质健康水平提升需求的学生提供体育锻炼的平台,指导学生有针对性、有目标的发展体能,解决体质健康存在的薄弱方面。课外体育活动以兴趣爱好聚集和分类分层指导相结合,个性化发展与指向性提高相结合,通过运动队、健康社团等形式,有目的的提高技能、发展体能。

5.全面实施假期体育与健康教育。

假期体育与健康教育作为校内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延伸,注重学生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的自主学练及实际应用,以及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假期体育与健康作业的形式,安排体能保持与发展、运动技能巩固与提升、健康教育掌握与应用的内容,鼓励学生参加社会体育俱乐部进行个性化体育锻炼。加强家校联动,鼓励家长参与、陪伴学生共同学习和锻炼,探索促进学生保质保量完成作业的有效措施和方法,形成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全年覆盖。

二、完善学校体育竞赛体系。

每年举办阳光体育跳绳踢毽比赛、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区长杯”校园足球联赛、校园篮球、校园排球联赛、体育特色学校联盟比赛、《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赛以及与市级比赛相对应的学校体育竞赛。学校建立健全以面向全体学生为主的校园体育竞赛机制,每年举办一次综合性阳光体育运动会、一次以上全校特色体育项目比赛,广泛开展小型多样的班级、年级足球联赛,通过丰富多彩的学校体育竞赛,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确保阳光体育运动覆盖全体学生

 

 

 

 

 

 

、体育课开课率及教师配备

我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照国家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学校配备专职体育教师6人,严格按照教学要求的规定,制定好教育专业课、单元和课时计划,认真上好每一节体育课。1-2年级周课时量为4节,3-5年级周课时量为3节,开课率为100%。

、学校经费投入、场地设施情况

我校将保障体育经费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保障学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各项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学校每年对于学校体育器材的更新和补充大力支持,保证体育课堂及体育训练的正常开展。

学校现有200米跑道、内篮球场1块,体育器材室2个,足球场一块,足球100个,篮球70大垫子20张,小垫子74张,实心球26个,实心球29个,长交接棒57,大标志圈102个,起跳板3张,绳梯4个,坐位体前屈器7个,大绳18套,小绳18套等,按照国家要求配齐配足体育器材。

五、构建学生体质健康评价体系

“体能+技能”为评价主线,每年对全区中小学进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检测。学校每年举办全体学生参加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运动会,达标情况列入对体育教师和班主任的考核。此外,体育老师还利用早晨上课以前、大课间、每天的最后一节课的课余时间给学生进行训练。为学校体育活动和体质健康检测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次学生体质健康成绩优异。

学校2023-2024学年体质健康测试结果

总参与率

优秀率

良好率

合格率

不合格率

100%

14.42%

39.20%

42.82%

3.56%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