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以建设“平安校园”为目标,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置学校各类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指导和规范学校的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危害,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及生活秩序。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教育部《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山东烟台市教育局《山东省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烟台市人民政府《烟台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结合我校教育实际,制定本预案。
(三)分类分级
1.事件分类。本预案所指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1)自然灾害类。主要包括:台风、暴雨(雪)、雷电、冰雹、连阴雨(雪)、高温、干旱、龙卷风、寒潮、低温、霜冻、雾霾、风暴潮、海啸、江河水库决堤、森林火灾、重大生物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塌陷、地面沉降、地震灾害以及由地震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等。
(2)社会安全类。主要包括:发生在教育系统或与教育系统直接相关、影响国家或地方政治及社会稳定和学校正常秩序的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治安刑事案件、涉外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等。
(3)事故灾难类。主要包括:校园内发生的火灾、建筑物倒塌、拥挤踩踏、危险品燃爆等重大安全事故;造成重大损失和影响的水、电、煤、气、油等安全事故;师生大型群体活动和集体外出活动事故;校车等重大交通事故;学生坠楼、溺水、触电、集体离校出走等安全事故;学生实践、实习、研学期间发生的安全事件;校园及周边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影响学校安全与稳定的其他突发灾难事故等。
(4)公共卫生类。主要包括:发生在校园内的造成或可能造成师生健康严重损害的集体性食物中毒、重大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预防接种或预防性服药造成的群体性不良反应、师生急性中毒、生活饮用水污染等严重影响师生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事件分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由高到低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
(1)特别重大校园安全事件(Ⅰ级):指校园内突然发生,事态非常复杂,对本市公共安全、政治稳定和社会经济秩序带来严重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特别重大人员伤亡、特别重大财产损失或重大生态环境破坏,需要市委、市政府统一组织指挥,调度全市各方面资源和力量进行应急处置的紧急事件。
(2)重大校园安全事件(Ⅱ级):指校园内突然发生,事态复杂,对本市一定区域内的公共安全、政治稳定和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严重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或严重生态环境破坏,需要调度多个部门、相关单位的力量和资源进行联合处置的紧急事件。
(3)较大校园安全事件(Ⅲ级):指校园内突然发生,事态较为复杂,对本市一定区域内的公共安全、政治稳定和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一定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较大人员伤亡、较大财产损失或生态环境破坏,需要调度个别部门、相关单位的力量和资源进行处置的事件。
(4)一般校园安全事件(Ⅳ级):指校园内突然发生,事态比较简单,仅对较小范围内的公共安全、政治稳定和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严重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只需调度相关责任部门的力量和资源即可处置的事件。
二、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一)成立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孙圣云 (全面安全工作) 136******85
副组长:刘志谦(专门负责安全工作) 139******75
组 员:于昌河(负责学生安全工作)185******29 孙瑞清 (负责教学安全)135******03 李春强(负责教职工安全)137******18 王晓进(初一级部安全工作) 138******97 乔磊松(初二级部安全工作) 137******04 陈学文(初三级部安全工作) 138******59 姜会军(初四级部安全工作) 134******21 吕丽丽(小五级部安全工作) 139******49 宋 波(小四级部安全工作) 138******84 刘景娟(小三级部安全工作) 130******72 王彩慧(小二级部安全工作) 152******31 张建军(小一级部安全工作) 137******69
(二)主要职责
1.组长负责组织领导小组会,部署工作,安排、落实学校安全重大事宜。
2.副组长负责学校安全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处理突发安全事故,完成组长交办的各项任务。
3.领导小组成员具体负责学校各年级、各部门突发安全事故的处理、监控、报告等事宜,并保证领导小组政令畅通。做好安全工作的宣传、教育、落实、检查、处理等,把安全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
4.宣传报道组:于昌河(负责人),韩秀杰(成员)。主要
负责对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关于宣传报道、舆情应对等方面工作。
5.信息收集与预警组:刘志谦(负责人),徐文娟(成员)。主要负责信息收集和预警工作。
6.后勤保障组:韩少波(负责人),左文宏(成员)。主要负责做好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的各项后勤保障工作。
7.医疗救护组:陈学文(负责人),韩治勇(成员)。主要负责协调卫生、疾控等部门做好伤员抢救、医治等工作。
(三)工作原则
1.认真落实“教育在先,预防在前”的工作原则,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提高防范和救护措能力。
2.学校要利用国旗下讲话、主题班队会、黑板报、健康教育课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 动,让学生学会生存,掌握自救本领。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时时讲、事事讲。
3.学校要定期举行全校性的安全教育报告。
(四)主要措施
1.校园突发事,立即启动安全应急预案。并及时上报和协调有关部门。
2.事件发生后,要立即召开领导小组或校长会议,通报事件, 稳定人心。重大事件做好善后工作。控制事态发展。
3.事件发生后,要求学校与驻地公安部门说明情况,请求配合学校做好校园秧序的稳定工作。
4.确定专人组织调查,保留第一手资料(原始记录〉,保护现场或保留物样,不擅自为事故定性,并写出事故报告,分别报送有关领导和部门。
5.召开学生会议,通报事件经过,并进行安全再教育,做好事故后校园稳定和秩序维护工作。
6.专人负责接待家长,召开家长会,通报事件经过,稳定家长情绪,必要时做好与家长单位领导工作。
7.冷静面对媒体,由专人负责接待,未经同意,师生不得接受采访,加强门岗管理。
8.如学校确实发生不安全事故,要求全体教师必须坚守各自岗位,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发布误导信息,共同做好维护稳定工作。
9.课堂(含早读、正课、晚自习)、实验教学、操场、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等师生学习活动场所,教学活动前任课教师要在课前检查设备、设施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若存在的要及吋阻止学生进入,并报告相关负责人。待隐患排除后,方可进入该场所。
10.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常见的---教与学的矛盾(人与人之间 的矛盾)要冷静处理,不可感情用事,冲动处理。对经教育后无效的交学校综合治理办公室处理。教与教学资源的矛盾(人与物之间的矛盾)要站在学校整体、全局上考虑问题,及时向分管领导或后勤主任报告,尽力满足教师教学的实际需要。
11.无论是哪种性质的矛盾所引发的安全问题,要及早、及时报告和处理,对视而不见,见而不闻的教师按相关规定处理。对因教师处置不当所引发的安全事故,该教师为事件责任人。
12.各领导、各处室负责人及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在接到报告后, 及时展开事故处置,因安全处置所需要调动的老师在接到通知后,立即到场,不到的事后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三、应急流程
报告——初步处理——值班人员到位——通知安全领导小组——调动人力——事故涉及对象及上报——处理——小结处理。
四、附则
1.本预案是我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准备和响应的工作文件,预案启动实施由领导小组决定。
2.本预案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完善,机构和人员调整,以及应急处置和各类应急演练中发现的新情况,适时予以修订。
3.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