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将本年度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公布如下:
一、艺术课程建设
每个年级各班级的美术课、音乐课每周各两课时。
二、艺术教师配备
学校现有美术教师3名、音乐教师4名,为了保证艺术教育质量,学校选派美术教师鲁力铭到莱州参加小学美术学科省级工作坊线下培训活动;音乐教师刘洁玉、冯晓娟、王福伟一起研习“腰鼓”,以此丰富学生艺术生活。
三、艺术教育管理
1.确保艺术课程的开足开齐,包括音乐、美术等课程。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2.加强艺术教师的培训与专业发展,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研讨会以及各类教学比赛,借此提高教学水平。
3.建立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定期对艺术教学进行听课、评课,及时反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4.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艺术活动,如校园艺术节、歌唱比赛、绘画展览等,为学生提供展示艺术才华的平台。
5.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外艺术比赛和活动,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6.成立各类艺术社团,如合唱团、舞蹈队、美术社团等,由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培养学生的艺术特长。
7.配备完善的艺术教学设施和器材,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新,确保教学的正常进行。
8.建设艺术教育资源库,包括优秀艺术作品、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
四、艺术教育经费投入
学校重视艺术教育经费的投入,不断改善艺术教育条件,确保艺术教育发展的基本需要。
五、设施设备
学校设置了艺术专用教室和艺术活动室,并按照国家标准配备艺术课程教学和艺术活动器材。艺术专用教室活动室共8个,其中音乐专用教室4个(合唱室、舞蹈室、器乐室、活动室),美术专用活动室3个(美术书法国画工作室、色彩工作室、陶艺工作室),综合实践专用教室1个。
六、课外艺术活动
为进一步丰富我校校园文化生活,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们提供广阔的艺术发展空间,学校利用学生入校时间在校园内播放音乐营造充满朝气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同时,为给大家提供一个锻炼自己、展示自己的机会,每年3月份开展一次校园艺术节活动,既陶冶了学生的艺术情操,也激发了广大学生热爱艺术、勤奋学习、努力成才的热情与动力。艺术节期间本着人人参与的原则,结合六一儿童节及红歌进校园活动,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实行层层选拔,在班级、年级进行竞赛的基础上择优选送参赛人员,学校艺术组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组织奖。
在积极响应《艺术教育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我校大力倡导“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活动,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每周五下午有多彩活动日课程,校内教师认真实施课程教育。同时学校聘请校外有特长教师进校授课,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的课外活动取得丰硕的成果。
刘书睿同学,在第三届“山青之星”山东省青少年风采展示活动中荣获绘画项目小学C组“一等”奖。
鲁力铭老师在第三届“山青之星”山东青少年风采展示活动中荣获绘画项目“优秀指导教师”奖。
七、校园文化艺术环境
学校每学年举行一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旨在营造“以美育人,环境育人”特色文化氛围。本学期在校园内设置艺术长廊、艺术展示区等,展示学生的优秀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作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艺术的熏陶。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呈现出整洁有序、文明和谐的氛围,打造凤翔独特的校园文化。
八、重点项目推进
1.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开发具有特色的艺术课程。例如,民间艺术课程:剪纸、泥塑、刺绣等,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2.整合艺术课程资源,将音乐、美术、舞蹈等不同艺术形式进行融合,开发综合性艺术课程。例如,以“音乐剧”为主题,让学生在学习音乐、表演、舞蹈、美术等多方面知识的同时,提高综合艺术素养。
九、中小学实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制度
1.艺术课程
课程设置与实施:教学计划是否科学合理,教学内容是否丰富多样。
教学质量: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效果是否显著,学生的艺术素养是否得到提高。
课程评价:是否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全面评价。
2.艺术活动
活动组织:是否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活动的参与面和影响力如何。
活动内容:艺术活动的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是否具有创新性和特色。
活动效果:通过艺术活动,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是否得到提高。
3.艺术教师
师资配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是否符合要求。
教师培训: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否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