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认真领会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安全工作,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的通知》,重视和加强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增强学校安全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确保学生在校期间的生命安全,为广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保证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维护社会的稳定,努力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育人环境,为学生撑起一片安全的蓝天,让学生放心,让家长放心。
二、组织与指挥
(一)领导小组与职责
1.指挥
总指挥:李波,对整个事故抢救过程指挥、调控,并向教育和体育局及政府主管领导汇报相关情况及事态发展;
副总指挥:李和光、康旭娟,对事故现场指挥、调控。
2.抢险救灾
组长:李和光
副组长:王晓庆
职责:
(1)指挥教师立即到达规定岗位,迅速寻找其他通道,及时赶至人流上游及时有序疏散现场的师生,防止事态扩大。
(2)安排教师开展相关的救助工作,迅速排查受伤师生名单,并检查他们的身体状况。立即与附近医院联系,迅速送受伤师生到附近正规医院诊治。
(3)根据需要对事件现场采取控制措施。
3.后勤保障组
组长:徐江鹏
成员:张玉春 郭天伦 张瑞龙
职责:为事故现场提供急救必需的交通工具及水、药品、食物、应急器材等。
4.联系汇报组
组长:康旭娟
成员:郭玉梅 温丹玉 刘杨毅
康旭娟负责把事故发生发展情况报告总指挥,并通知温丹玉、郭玉梅联系相关学生的家长。
刘杨毅视不同的事故及时报警(火警119、意外暴力110),与医疗机构联系:急救中心120,必要时及时与派出所联系。
(二)有关事项
1.应急状态期间领导小组各成员之间必须保证通讯畅通。各年级主任、班主任根据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做好本年级、本班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配合、服从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并加以督察和指导。
2.服从领导小组为处理突发事件所作出的决定和命令,突发事件涉及的有关年级主任、班主任积极做好学生的安抚工作,突发事件涉及的其他教职工应当配合年级主任、班主任做好学生的疏导工作。
三、监测与报告
(一)建立信息报告制度
突发事件发生或有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信息,采用逐级汇报制度,事件第一发现人应及时向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并随时与上级保持密切联系。
(二)严格执行学校重大事件报告程序
对于突发的拥挤踩踏事件,应迅速作出判断,根据事件的性质及时向社会、政府救治排险机构求救,并向有关的政府职能部门、上级主管部门逐级汇报相关情况及事态发展。对事故的现场、证件证物等要进行保护,等候上级部门处理。
四、应急调查与救治
1.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及有关部门,负责组织对突发事件进行调查处理。通过对突发事件调查、现场勘验,采取控制措施,对危害程度做出评估。
2.突发事件发生后,在进行事件调查和现场处理的同时,学校应当立即将突发事件所致的伤亡病人送向就近医院,对无法判断伤情的伤病员,应及时报警求救。
3.突发事件发生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组织人员立即保护现场、采取疏散、隔离等措施,加强学生管理,并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学生心态和情绪稳定。
4.突发事件发生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根据需要,可以采取中止活动、疏散等措施,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事件情况以及采取的应急措施。
5.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事件性质,应及时与涉及事件的学生家长、教师家属联系,在适当条件下,告知事件原因、处理结果,或者联系家长进行救治。
招远市梦芝学校
2024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