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在海阳市教育和体育局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我校教职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精诚团结,始终坚持“抓常规精细管理,重教研追求创新”的理念,以教学科研为方向,以课程改革为重心,以提升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为关键,全面优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进一步提升了我校整体办学水平,开创了学校教学工作的新局面。现对我校本学期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一、学校提升教学成绩的具体举措
(一)加强制度建设
我们对各项制度的建设和实施进行了专项研究,形成了《赵疃学校初中部教师备课制度》《集体备课制度》《教师说课制度》《教师听评课制度》《作业管理制度》《教室上课管理制度》《日常巡课制度》《推门听课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形成了有力的制度保障,推动了学校工作的实施和发展。
(二)制定各项教学计划并加以落实
制定了学校总体教学计划、级部工作计划、各学科教学计划、各学科单元教学计划、各学科德育教学计划,并严格按照各项计划落实工作,工作开展有序高效。
(三)加强课堂管理,通过活动,提高课堂实效
我们以教研室要求为指导,明确各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形成并不断完善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各学科“核心素养课堂”建设方案,组织了“青年教师观摩课”活动,“核心素养课堂建设”课堂大比武活动、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学科领导观摩课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对“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新课堂”的认识,优化了教学方式,优化了教学环节。加强了课堂日常监督,通过推门听课、日常巡课等措施,规范了课堂教学行为。
(四)加强常规管理,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加强常规管理是落实教育计划的根本保证。
1.重常规,认真执行教学检查制度
我们采取级部主任查,分管领导查,集中统一查,中心组长查四级检查模式,及时发现教师在备课和作业布置批改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改正,保证了备课作业的质量。落实集体备课和二次备课。
2.加强作业管理和研究
推进作业改革。坚持作业实效性多样性原则,做到有布置有批改有评价,在作业中提高学生兴趣、展示学生的思维,使不同的学生在作业中得到发展。我们精心设计课堂作业,努力提高作业时效。课后作业布置要求因人而异,教师布置作业要有分层,从而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一体化作业指导思想是量少质优,紧扣单元要素,体现作业的分层设计,有可供选择的作业,实践性作业,拓展性作业等。
3.抓质量,努力做到优质高效
为缩小质量差距,提升质量指标,期中、期末从学校、级部、班级不同层面做好质量分析和调研,级部和各任课老师制定目标。校长和业务校长亲自深入各级部参与分析调研,提出目标任务。要求每位老师提升责任意识,充分了解掌握教学情况,有的放矢的优化自己的课堂。要求级部强化教学常规落实与管理,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效率。
3.抓引领,促发展
名师引领促进发展,聚焦课堂共同成长
学校依据《赵疃学校骨干教师管理方案》《青年教师管理方案》通过“师带徒,一帮一,经验交流,面对面讲座”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我们通过业务自学、课堂观摩、师徒相长等活动,积极创设青年教师成长环境,为青年教师提供便捷有效的学习途径。
(五)强化主题教研,推进课堂建设
我校着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研促教,带动和推动教科研良性发展,实现教学质量提高,积极推动学校教学工作健康发展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持续提升。
1.核心素养课堂研讨
各学科组加强课堂研究,从而进一步规范了教师课堂教学流程,引领教师的课堂教学,对课堂实际授课水平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2.加强大单元教学的研讨
我校结合教研室的具体要求,积极开展多学科大单元教学研讨活动,并与辛安一中、行村初中、辛安二中、小纪初中等共同展开单元教学研究,并逐步付诸实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3.加强差异化教学研讨
制定了学校“优生”培养及“学困生”帮扶实施方案,所有老师制定了个人“优生”培养及“学困生”帮扶实施方案,每周进行培优辅困。召开全校“差异化教学”研讨会和学科组“差异化教学”研讨会,加强理论指导,明确教学要求。
(六)加强学科分管领导队伍建设
我们制定了《赵疃学校学科分管领导管理实施方案》,积极开展学科领导培训等活动,要求学科分管领导必须亲自参与到课堂教学和教研活动中,加强对本学科的研究,带领本学科教师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七)积极开展“学科联盟共享域”活动
针对我校同年级学科教师数量较少,兼任学科情况较多,教研活动不方便开展的情况,我校同辛安一中等学校组建了尚德教育集团,共同研讨“核心素养课堂”、大单元教学等内容,达到了相互研讨,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学习的目的,教师积极参与名师送教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对我校课堂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学校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具体举措
1.制定方案制度,加强组织领导
结合教体局要求,迅速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召开全体领导和班主任工作会议,明确职责,提高认识;制定了《学习习惯养成实施方案》《学习习惯培养督查制度》。
2.建立问题清单,加强日常管理
将班级学生进行分工,责任到人,由责任老师建立问题清单,制定培养目标和措施,所有领导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进行督查评比,结果纳入班级和教师考核。
3.将学习习惯养成纳入小组合作管理
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将小组进一步优化,安排有责任心,各方面习惯良好的同学具体负责,每天对小组成员的表现进行量化管理,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做好记录并予以反馈,班主任每天晚上最后拿出五分钟进行总结,个别问题较多的单独谈话,同时将量化结果作为评先选优重要依据。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性,并能互相监督提醒,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
4.加强学法指导,养成良好思维习惯
学贵有法。在平日的学习中,我们尤其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不仅要求老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有学法指导,同时要求在学生使用的导学案中必须体现学法指导,学法指导要准确简练,在常规检查中,这也是我们必查的一个项目。学法指导的加强使学生在学习中做到有法可循,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做题习惯。
5.错题重构,注重落实
抓好落实是学生成绩提高的关键,在平日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出错的问题依然以平日学习中出错的问题为主,为此,我们要求各学科建立错题集,每周对本周学习或检测中出现的错题进行整理,并要求学生重新进行自主思考解答,学生自主或者在老师指导下解决问题后,任课老师要跟进相类似问题的练习,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对错题再进行重点回顾,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又加强了知识的落实,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成绩。
6.加强阅读,提升素养
我校历来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多年来一直坚持每日十分钟“朝读经典”,四十分钟“晚读名篇”,同时开发了“纵横博览”“传承地雷战文化”校本课程,以此来拓展学生的阅读范畴,提升学生的素养。
7.通过评比,激励学生
组织了书法比赛,考试后评选了学习标兵,并颁发证书和奖品。
8.以六好习惯为抓手,促进学习习惯养成
校长亲自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强调养成六好习惯的重要意义,定情组织检查评比。促进学生习惯养成。
9.召开主题班会,提高学生认识
各班级召开了《养成好习惯,争做时代少年》《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为终身发展奠基》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宣传发动,明确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意义。
10.家校联动,共同培育
利用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向家长宣传强调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教给家长培养学习习惯的做法。
三、学校教学亮点工作
1.校长亲自参与教学研讨,提升教师责任使命
李世武校长亲自深入课堂调研,参与课堂研讨;深入各级部召开教学会议和质量分析,提出问题,明确目标,提升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鼓舞教师的干劲。
2.加强大学科组建设
我校教师人数少,老龄化严重,大多教师兼任两个学科或两个级部同一学科的教学及多项工作任务,为了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常规管理的实效,提高教师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我校进行了学科组优化,将数理化生、语文道法、英语历史地理划为三个大学科组,共同参与课堂教学、课堂研讨等活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竞争意识明显加强。
4.教学常规四级管理
在原有常规检查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提高常规管理水平,采取四级管理模式,即校级普查、级部周查、学科领导中心组长抽查、整改反馈查,通过四级联动,随时发现教师常规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5.加强特色课程建设
我校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兴趣性、拓展性为主,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让课程适应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则。确定特色课程的主题为:纵横博览、书香校园课程、传承地雷战红色文化课程。透过特色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提高教师开发特色课程的潜力,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透过特色课程的不断完善与实施,使学生打好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身,学会生存,学会合作的基础,以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6.习惯养成列入教师考核
我们把习惯养成教育纳入教职工的考核,加强监督监管力度,促进学生良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