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疟疾再传播,持续巩固消除成果

日期:2024-06-13     

字号:

疟疾防治知识科普宣传

疟疾俗称"冷热病"、"打摆子",是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的传染性寄生虫病,疟疾的发病特征为周期性寒战、发冷、发热、出汗等,也有头痛、脾大、贫血、腹泻等;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谵妄、昏迷和休克,以及肝、肾功能衰竭,如不及时救治,有可能因病情延误而危及生命。

传染源是什么

现症病人或者无症状带虫者。

传播途径是什么

1、蚊媒是主要传播途径。

疟疾的传播媒介是按蚊。按蚊叮刺吸人患者或带虫者的血后,再叮刺吸人正常人的血时,就将疟原虫传给后者。

2、血液传播。

因胎盘受损或在分娩过程中,患疟疾或带疟原虫的母体的血污染贻儿伤口,由母体传给胎儿,造成先天性疟疾;另外。也可以因输入感染了疟原虫的血液而被感染。

哪些人群易感染疟疾

所有人均可感染疟疾,而且可以重复感染,特别是到疟疾流行地区工作的人、出入边境人员等均属于高风险人群,最容易感染疟疾。

疟疾的潜伏期有多长

从人体感染疟原虫到发病,称潜伏期。一般间日疟、卵形疟14天,恶性疟12天,三日疟30天。抵抗力较强或服过预防药的人,潜伏期也较长。

典型症状有哪些

疟疾的典型症状是发冷、发热(可达39℃以上)、出汗,可伴贫血、肝脾肿大等体征。但也有一些疟疾患者的症状不典型,有发热伴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发热伴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发热伴疲倦、头疼及全身酸疼等类似流行性感冒症状。

我国疟疾流行现状如何?

疟疾曾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虫媒传染病。经过多年积极防治,我国疟疾疫情显著下降。2021年6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国通过消除疟疾认证,中国国内无本土疟疾病例,但是全球特别是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区疟疾流行依然十分严重。

自东南亚和非洲等地归国人员,须警惕输入性疟疾。随着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在国外务工的人员,陆陆续续回国探亲,输入性疟疾的感染风险也进一步增加。

自非洲和东南亚等疟疾高流行区返回的人员,一旦出现发热症状,应及时去当地医疗机构进行检测,主动告知医务人员自己的高疟区境外史,以便于能及时检测并治疗。千万不要抱有饶幸心理,随便找个诊所进行退热治疗,这样只会延误病情,不规范治疗最终可能导致死亡。

同时提醒广大医务工作者: 在遇到发热患者时,除考虑新冠病毒感染阳性或“二阳”外,也应考虑疟原虫感染,对有出国务工或旅行史的发热患者要开展疟原虫检测,以免耽误患者病情。

如何预防疟疾?

预防疟疾最有效的办法是防止蚊虫叮咬。尽量避免在蚊虫活动高峰期(黄昏和夜晚)到野外活动;如必须在户外作业,可穿长袖衣和长裤,皮肤暴露处可涂抹驱避剂,防蚊叮咬;睡前可在卧室喷洒杀虫剂或点蚊香;睡觉时使用蚊帐或长效蚊帐;房屋安装纱门、纱窗。      为防止出现输入疟疾再传播,在防控新冠病毒感染的同时,疟疾防控工作仍然不能放松。

以下是当前主要的疟疾流行国家和地区:

非洲 (46)

安哥拉、贝宁、博茨瓦纳、布基纳法索、布隆迪、略麦隆、中非、乍得、科摩罗、刚果布、科特迪瓦、刚果金、吉布提、赤道几内亚、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加蓬、冈比亚、加纳、几内亚、几内亚比绍、肯尼亚、利比里亚、马达加斯加、马拉堆、马里、毛里塔尼亚、马约特、黄桑比克、纳米比亚、尼日尔、尼日利亚、卢旺达、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塞内加尔、塞拉利昆、索马里、南非南苏丹、苏丹、斯威士兰、坦晕尼亚、多哥、乌干达、赞比亚、津巴布韦

亚洲(17)

阿富汗、孟加拉国、不丹、缅甸、柬埔寒、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尼泊尔、朝鲜、巴基斯坦、菲律宾、沙特阿拉伯、韩国、泰国、越南、也门

拉丁美洲 (17)

玻利维亚、巴西、哥伦比亚、哥斯达婴加、多米尼加、厄瓜多尔、法属走亚那、危地马拉、圭业那、海地、洪都拉斯、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马、秘鲁、苏里南、委内瑞拉

大洋洲 (4)

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东帝汶、瓦努阿图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