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规范化、制度化的常规检查,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是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集体教育管理学生的激励性手段,是培养学生形成遵纪守法的道德品质,提高班级凝聚力,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为全面考核班级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第一部分:纪律
1、 课间:
(1) 课间不允许在教室、走廊跑跳、追逐打闹。
(2) 课间不允许在教室、走廊大声喧哗、吹口哨。
(3) 不允许在教室、走廊搞体育活动,违者将被没收体育用品。
2、 两操及课外活动:
(1) 认真做眼操,不允许无故不做眼操。
(2) 课间操集合要求快静齐,做操认真,不说话,不打闹,不无故旷操。
(3) 课外活动有组织有纪律,不允许打雪仗。
3、 校园内:
(1) 在校园内举止文明,说话不带脏字,不叫侮辱性绰号。
(2) 注意仪容仪表,学生不允许烫发、染发、留披肩发、化妆、佩戴首饰、穿高跟鞋等。
(3) 中午打铃后,按时在教室内休息,不允许在教室内不安静影响他人休息。
(4) 严禁爬墙、钻栏杆等进出校园。在校期间不允许随便出入校门或未经批准到校外,不允许携带手机。
(5) 严禁跳窗进出教室。
(6) 不允许踩草坪、翻越校园栏杆。不允许朝墙踢球或跺脚印
4、 公物管理:
(1) 爱护学校花草树木,不允许恶意损坏。
(2) 不允许在学校课桌椅上故意刻画。
(3) 不故意破坏学校门窗玻璃、看板。
(4) 节约用水,人走后关闭水龙头。
(5) 节约用电,大课间、放学后关闭所有电器。
(6) 放学关闭教室门窗及走廊卫生区窗户。。
5、 其他:
(1) 集会及时到位,秩序井然,不无故迟到、不听指挥。
(2) 有损学校声誉,被状告到学校的扣4分。
6、 上学、放学路队
(1) 早上上学时在门口排队,入校后保持一路纵队进入教学楼
(2) 晚上放学时在教室门口排好队,方可下楼,出教学楼后两路纵队离开学校。
(3) 不允许在路队过程中打闹、奔跑、交头接耳、并排行走。
第二部分:卫生
坚持每天三小扫(早晨、大课间、中午),一周一大扫(每周五第三节课),教室内座位周边的地面环境应随时随地保持干净整洁。各项要求如下:
1、室内:
(1)桌椅:课桌前后、左右排列整齐,桌凳无灰尘,桌内无杂物,表面无脏物。整齐、干净。
(2)教师讲台、桌面、粉笔、黑板擦:桌面干净、整洁、桌面物品摆放整齐。
(3)地面:干净无纸屑,无杂物、无痰迹、无灰尘。
(4)门窗:门上前后面干净无灰尘,窗户干净明亮,窗台、窗槽干净无灰尘。
(5)黑板:黑板做到每节课后擦拭干净,保持黑板的整洁。不允许有大量粉笔灰。
(6)清洁工具:拖把、扫把挂放整齐、垃圾桶、一律摆放整齐,及时清倒、清洗。
(7)饮水机:饮水机上面无灰尘。
2、走廊:
(1)地面:干净无纸屑,无杂物、无痰迹、无灰尘、无口香糖。
(2)墙壁瓷砖:瓷砖墙裙无灰尘无污迹。
(3)楼梯:干净无纸屑,无杂物、无痰迹、无灰尘、无口香糖。
(4)楼梯窗:窗户干净明亮,窗台窗槽干净无灰尘。
(5)楼梯黑边:洁净无死角。
(6)护栏:栏杆、扶手:洁净明亮无灰尘。
(7)宣传栏:洁净明亮,无灰尘。
3、室外卫生区:
(1)路面无大片尘土、石块、泥块。
(2)地面无纸屑、杂物。
(3)地面无大片落叶、杂草清除彻底。
(4)绿化带里面无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