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劳动教育工作开展报告

日期:2024-05-18     

字号:

一、课程开课情况 

学校根据课程设置要求开足开齐开好劳动课程,高一年级每周 1 课时。统筹安排课内外时间,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安排家务劳动、校园劳动和校外劳动等。课外根据劳动清单,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劳动。

二、选用教材情况

学校选用劳动教育教材:教师自主开发,同时以青岛出版社出版的《劳动实践活动手册》教材辅助进行教学。

三、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

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劳动教育纳入学生培养全过程,做好学校劳动教育工作,促进学 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根据烟台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全面实施意见》和体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育人目标

1.通过开展劳动教育,让学生理解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领悟劳动的价值,能够尊重普通劳动者,牢固树立劳动最光 荣的观念。

2.通过实施劳动教育课程,让学生学习必要的劳动知识,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并为将来的生 产、生活奠定基础。

3.通过劳动实践,对学生进行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劳动 工具和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 助人为乐的精神品质,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课程实施

坚持学校和家庭、社会相结合开展劳动习惯养成教育, 突出抓好校园日常劳动、宿舍卫生及劳动区卫生等日常劳动进行劳动教育。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 的生产劳动实践,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逐 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

1. 落实劳动课程设置 

学校开足开齐开好劳动课程,每周1 课时,统筹安排课内外时间,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安排家务劳动、校园劳动和校外劳动等。学校加强日常督导,确保落实劳动实践时间。每学年开设一次劳动周活动,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参与集中劳动。

2. 确定教育内容 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

中学生注重基本劳动习惯养成,感知劳动乐趣,做好个人清洁卫生,主动分担家务劳动,适当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体会劳动光荣。结合实际,开展一些家政、烹饪、 手工、园艺等相关内容和活动,提高劳动教育实效性。

3.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1)加强校内劳动实践教育。学校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把劳动教育纳入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规划,开展劳动主题教育班会、活动等,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校园文化。

①注重学生的自我服务。学校日常工作中渗透劳动教育, 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班级的物品可以分工管理,让学生人人参与。

②建立校园值日生制度。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清洁和绿化美化活动。学校加强各项工作的日常管理,班主任加强本班学生劳动技能培训,通过“争先创优”提高学生的劳动光荣感和集体荣誉感。

③开展好劳动教育活动。学校依托学科教学,指导学生灵活掌握各类知识和技巧,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鼓励日常家庭服务劳动。家庭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密切家校合作,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家长根据孩子年龄特点,要求孩子主动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利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让孩子学会掌 握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 1 至 2 项生活技能。

①各班级利用学生大休或家长会的时机,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劳动教育合力。

②家长督促检查,形成固定的家务劳动岗位。利用节假日期间,为学生布置适合学生身心年龄的实践活动,规定时间内学会做某一件事,由家长做指导,让孩子有所收获。

(3)丰富社会劳动实践活动。学校以“研学活动”为载体,组织公益活动,创造机会让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家庭、社区组织的助老助残、绿化美化公益劳动。利用相关的节日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家长还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走进新农村,体验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文化。

四、学校劳动实践月活动方案

劳动教育是校风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劳动,可以培养 全校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高度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劳动, 增强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学习的实际本领。学校决定通过劳动教育与校园环境美化相结合,开展校 2023——2024 学年劳动节实践月活动,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时间:2024年 5 月---2024年6月30日

(二)参加人员:莱阳市第九中学全体师生

(三)活动内容

1.劳动卫生习惯教育:加强学生劳动卫生习惯的教育和培养,用于日常行为的一举一动。从参与到相互监督, 积极参加班级、校园劳动实践活动,保持教室、校园清洁美 丽,打造和谐校园。

2.班级卫生大扫除:开展每月 1 次以班级为单位的大 扫除活动。清理班级卫生死角,做到窗明几净,物品摆放整齐。人人动手,参与劳动,清洁班级,美化校园。

3.教师职业体验:体验教师这一职业,通过授课、主持班会、处理师生、生生关系等环节,增强师生情感。

4.校园影视大赛:通过设计影视大赛,实现多学科融合、扩展,更好地落地实行“五育融合”。

五、学生劳动清单

(一)、家庭劳动

1.每月整理一次衣橱

2.每月清洁一次厨房或卫生间

3.用洗衣机为家人洗大件衣物

4.周末或节假日独立为家庭做一顿正餐

5.为家庭策划一次出行活动

6.承包家用小电器、网络设施等的基本维护与修理

7.每学期完成一次家庭环境美化设计

(二)、学校劳动

8.每天整理宿舍内务

9.合作完成卫生区清扫

10.每月参与至少一次校内志愿服务

11.每学期合作完成一次班级文化设计与刊板制作

12.每学年完成一次校园文化设计或校园环境美化

13.为班级或学校策划一次大型节会活动

(三)、社会劳动

14.每学期进行一次赛事、场馆、春运等志愿服务

15.每学期参加一次敬老、助残、扶弱等社区服务

16.每学年参加至少两次职业体验


劳 动 教 育 ----


职 业 体 验 活 动 手 册


班    级:                       


姓    名 :                      


指导教师:                        


单位:莱阳市第九中学


高中劳动教育活动报告----职业体验

职业体验要求:

职业体验指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或模拟情景中见习、实习,体认,如军训、学工、学农等,它注重让学生获得对职业生活的真切理解,发现自己的专长,培养职业兴趣,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人生志向,提升生涯规划能力。职业体验的关键要素包括:选择或设计职业情景;实际岗位演练;总结、反思和交流经历过程;概括提炼经验,行动应用。

体验名称


体验活动准备


体验过程

初期:


中期:


末期:



成果展示


劳动收获


技能角度


情感角度



课 堂 评 价 表

活动内容:

班级:

姓名:

项目

评价要点

自评

互评

师评

一、

在活动中参与的态度

1.课堂上积极互动,认真参加活动并有自己的见解和创新,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2.努力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




3.主动提出自己设想




4.乐于合作,主动与同伴交流、尊重他人。




二、在活动中获得的体验

1.善于提问,乐于研究,勤于动手




2.能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积极“反思”




3.实事求是,尊重他人的想法与成果




4.活动中遇到困难不退缩,并能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三、在活动中学习方法的掌握

1.能通过多种方法进行研究




2.采取多种方法进行研究




3.能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




四、在活动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1.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探索欲强。




2.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主动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3.挤挤时间,发挥个性特长,施展才能。


自己的总体评价:满意   基本满意    继续努力


莱阳九中影视大赛

一、活动名称及主题:

名称:莱阳九中第一届学生影视大赛;

主题:弘扬家国情怀,发扬艺术之光,共建美丽校园。

二、活动背景

为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同学们的课外文化生活,提高同学们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培养同学们艺术欣赏水平和艺术、文化素养,现举办莱阳九中第一届学生影视大赛。

三、活动时间

2024年5月1日-------2024年6月30日

四、作品类别:

1.校园微视频。包括学校作品和师生作品。学校作品从人文、艺术的角度展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校园风采;师生作品以细小的生活体验,“无微不至”弘扬文化、传递正能量。微视频注重以小见大,时间不超过2分钟。

2.校园新闻。体现新闻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时间一般不超过2.5分钟。

3.校园专题。深入分析报道某个事件(可以是身边的人和事,也可以探究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和困惑),选题、报道角度、组稿、媒体形式等富有新意。时间一般5—10分钟。

新增学生创新实验专题。以影视的形式展现一个完整的实验实践过程(包括:创意、设计、实践、探究、感悟、分享等)。可自主或组队(最多5人)等完成。时长不超过10分钟。

4.校园微电影。通过电影的艺术语言讲述一个故事,塑造一个形象,表现一种价值。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

五、作品内容

参赛作品须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取材:

1.烟台红色文化。讲述烟台的红色档案故事,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2.烟台非物质文化遗产。讲述烟台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学、民俗等),以及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展现丰富、深厚、有趣味的烟台地域文化。

3.烟台自然地理。讲述烟台的山山水水以及这片土地上承载的各种自然资源,描绘家乡的绿水青山。

4.学习生活体验。通过记录、采访等方式,深入挖掘、探究学习中的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困惑。

5.创新实验。根据小学科学、初中生物学、高中物理教材中的某一知识点,围绕新创实验、改进实验、科普实验三个方向设计作品内容。作品要安全、绿色、有趣、廉价、便于展示、印象深刻。

六、制作要求

参赛作品视频格式为MP4格式,分辨率为1920x1080,50i/25P;校园微视频码流不低于 3M,校园新闻、校园专题、校园微电影码流不低于15M。视频中不得添加任何水印标识,不得植入任何商业广告;严把内容关,内容真实,无涉密信息。在涉及党的历史等事实表述时,禁止虚构和杜撰;所有作品须为原创,作品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知识产权或其他权利:抄袭、盗用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一经发现,即取消参赛资格。主办方有权将参赛作品用于宣传、展播、媒体报道等,作者享有署名权。

作品提交邮箱:weizi1021@163.com      Ly9sys@163.com     

七、作品评审

1、本次活动将由学生组成评委团对作品进行评选,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并设置相应的奖项。

2、参赛作品不予退还,请参赛者保存好原稿。

3、所有参赛作品若发现侵犯他人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等行为一律取消比赛资格,以及因此产生的一切法律纠纷由参赛者自行承担。

    

(一)学校教育成果展示











(二)家庭教育成果展示


(三)社会教育成果展示

(四)课堂成果展示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