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在区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我校坚持“追求卓越,止于至善”的精神,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锚定目标,精耕细作,顺利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
一、坚持党建引领,夯实发展之基
我校党支部扎实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查找差距,检视分析,整改落实;严格执行党支部集中培训方案和学习计划,采取集中学习、党员领学、交流研讨、个人自学等形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促进党员干部成长。
注重党建品牌建设,以主题党日、“三会一课”为载体,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动党建与教育工作全面融合。认真履行支部党建工作主体责任,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重视党员队伍建设,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目前已发展七名入党积极分子。
二、聚焦队伍建设,淬炼业务成长
1、强化德育队伍建设。学校始终把立德树人摆在重要位置,通过组织教职员工学习,提高德育理论水平和德育技能;进一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结合工作实际对教职员工进行评价、诫勉、谈心、帮扶,强化教师廉洁从教意识,杜绝有偿家教,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出现,着力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构建良好教育生态。
2、提高班主任管理水平。定期召开班主任沙龙,采取理论学习、经验交流、工作研讨等形式,促进教师间交流和学习,刘万玲、刘亚超、朱烨、张震四位老师,畅谈阅读收获,真正做到“读”有所悟,“悟”有所用,“用”有所得。鼓励班主任参加课程培训、网上远程研修和各类学术研讨,提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能力、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
3、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在已有“青蓝”结对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根据青年教师的成长特点以及学校实际,确立了“教研室专管,导师全程引领,教研组深度参与,年级组促进监督”的多元引领体系。重视青年教师教学常规质量,以诊断课、随机听课和公开课评选的方式,为青年教师成长搭建平台,力促青年教师在学习实践中成长。本学期青年教师课堂考核中,崔晓彤、侯心蕊、李奕涵、王燕四位青年教师取得优异成绩。
三、利用数据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落实教学常规,筑牢教学根基。
教务处进一步完善《烟台八中教学常规要求细则》。常规检查以间周抽查和学期中、学期末全查的形式,由教务处进行在线汇总和记录,以大数据管理手段,实现精细、有效管理。老师们的教学常规书写和使用越来越规范,更加注重教学评一致性的落实、学情分析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听课记录规范,有建议有反思;加强作业统筹管理,作业批改及时有效。
在常规检查A等级教案中更为突出的有:数学组;英语组:肖彩玲、姜琳、汤涟漪、倪雅文;语文组:王慧惠、姜云;物理组:郭小青、郑雨晴;化学组:孙凤娟、侯心蕊;政治组:宋鸽;历史组:纪坤月;地理组:唐好;生物组:崔晓彤、武光艳;音乐组:陈常香;体育组:王燕。
2、规范教学管理,加强质量监控。
利用大数据管理手段进行科学质量监控,有效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开展“日清、周测、月结”,对学习成果进行汇总,形成学科成绩和班级成绩纵向分析;以“优化教学方案,提升学生成绩”为目的,形成“学科-班级-年级”数据动态管理模式,构建全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本学期期末考试超过年级总评、成绩优秀的备课组有:
初四数学12名(任课教师:刘万玲、赵鑫、相松松、马晓玲);初四化学13名(任课教师:刘涛、范淑云、刘新月);初三化学13名(任课教师:孙凤娟、要明月、侯心蕊);初三生物13名(任课教师:武光艳、黄丽颖);初一历史13名(任课教师:宋妍);初一地理14名(任课教师:唐好、郑筱菡);初一生物14名(任课教师:崔晓彤、黄丽颖);初二地理15名(任课教师朱振竹、郑晓菡)。
成绩不好的备课组有初一数学、初一语文、初二语文、初二政治、初三历史。希望各年级在新学期里,开好质量分析会、学生会、家长会、班教导会,定目标、定措施、勤整改、出成果。中考、会考年级学科,要立足早规划、早动员、深挖潜,创佳绩。
3、立足以评促教,聚焦团队教研。
学校将“教学评一致性”工作与学校“团队磨课·深度教研”特色教研模式相结合,通过开展教师开放课、名师观摩课、青年教师“亮相课”、同课异构等一系列“亮课”活动,推动各层段教师共同进步。在“亮课”活动中,分管领导全程参与观摩听课;指导教师从核心素养、教学评一致性等角度提出课堂教学建议,填写观课量表;授课教师拷贝课堂实录用以反思提升。
在本学期区优质课评选中,数学组刘伟、英语组孙越、化学组刘新月、历史组李剑、生物组王超等五位老师获得一等奖,其中王超老师还参加全区优质课展示活动。物理教研组集全组之力参与教研室的课程改革,郭小青、刘凤翔分别在区、市教研活动中开设公开课,得到教研员及听课教师的高度评价。
四、推进五育并举,探索融合育人
1、精细日常管理,规范养成教育。
推动班级管理精细化改革,制定详细的管理规定和实施细则,加强对班级的数据化管理,每日三巡查实时更新《一日常规检查表》,每月汇总量化数据并进行分析、表彰。各年级也制定符合年级特点的管理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政教处通过对学习、纪律、卫生、综合活动、班级文化以及公物管理等方面的量化计分考核,综合评选出本学期优秀班集体,分别是初一2班、4班、5班,初二1班、3班,初三1班、4班、6班,初四1班、2班、6班,班主任分别是唐好、张震、肖彩玲、姜琳、岳文彦、要明月、刘亚超、王莹莹、相松松、刘希钦、刘万玲。
2、丰富德育活动,渗透德育教育。
政教处和团委依托重要节日,开展“礼、孝、信、志”德育系列活动,利用升旗仪式、黑板报、手抄报等形式,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开展青年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党史、团史、队史主题团课、队课教育学习会,增强学生爱党、爱国情怀,将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融入日常。8月份邀请芝罘区人民法院徐小明法官开展了“法制进校园 安全伴我行”法制讲座。10月份我校郝宗姝老师在初三年级开设“青春同行”心理健康讲座。11月结合“政法干警进校园”活动,邀请宣讲团到我校开展主题讲座。
3、开展体育锻炼,护航身体健康。
学校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购买智能监测设备,以数字化手段赋能课堂运动检测,提升运动强度。体育组下大力气组织、训练阳光大课间的健美操、绳操,开设体育类社团课,重视学生体育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023年秋季学校体质达标测试和踢毽跳绳比赛在全区成绩均名列前茅。
4、向美而行,绽放异彩。
学校坚持开展校园秋季运动会、艺体节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充分展现学生健康活泼、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本学期共开设强身健体类、学科拓展类、艺术修养类、科技创客类、动手操作类、思维启智类等6大类14个社团活动课程。其中,学校民乐团和“遇见·自然”艺术实践工作坊在区、市展演比赛中均荣获佳绩。
5、劳动赋能,提升实效。
本学期继续开展“家务劳动契约制”劳动教育,一是常规家务劳动,家长和学生结合家庭实际情况和家务劳动清单签订劳动契约,并履行约定进行家校生联动评价。二是跨学科项目式家务劳动,以劳动教育为主,融合学科元素,开展跨学科劳动实践,既能引领学生体验劳动,又能帮助学生感受学科与劳动生活的紧密结合,进而全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10月开展“团圆时刻、雅乐相伴”物理学科劳动实践活动,11月开展“巧手剪窗花,笑语迎寒冬”数学学科劳动实践活动,12月开展除冰雪跨学科劳动实践大课。
五、拓宽宣传平台,家校协同合力
加强新闻宣传,在学校微信公众号平台发稿,向芝罘教育、烟台晚报、烟台晨报、信息科、教育局网站等积极投稿,全年共计200余篇;本学期新开设烟台第八中学视频号,更换校内、外宣传栏,增加宣传阵地,增强社会和家长对学校的了解。
我校始终坚持“学校工作以人为本,学生教育以德为准,家庭教育以同向为目标”的原则,搭建家校沟通、交流与协作的桥梁,增进家校间的理解与信任。开展“家校开放日”和家访工作,逐步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开展家长学校工作,根据各年级特点召开“家长学校专版”家长会、分层家长会等,发挥“依人定制”教育模式效能,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刘涛、范淑云、刘亚超,要明月四位老师,新学期半路接班,为了更快的熟悉了解学生及家长,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智力水平,学习基础等分层召开家长会,真正实现了学校和家庭的互动。
六、开展安全教育,优化办学条件
学校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工作,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组织安全领导小组及时排查,确保校园环境安全有序。开设安全专题教育课,开展安全教育周;利用主题班会、疏散演练、家长一封信、法制讲座等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形式,加强安全知识学习与技能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主题系列活动,为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本学期学校筹措资金,利用暑期给教师办公室进行粉刷并安装了空调,改善了办公条件,对教室进行了改造,安装了护眼灯具,为师生们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总务处坚持做好水、电设备设施的维护管理,做好校园绿化美化和校舍维护工作。
老师们,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新的一年面临新的挑战,让我们沉下心来,以一颗匠心踏实深耕,立足教学方式新突破,谱写教风学风新篇章,努力把握学校发展新机遇,满怀信心创造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