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党建引领,切实加强党对教育体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1.全面夯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每季度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建立风险隐患清单,做到主动防范、及时化解。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大力推进思政工作改革创新,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做好思政工作示范校创建工作。持续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整体建设有特色、高品位的校园文化。
二、注重强基固本,全面夯实抓牢底线工作
2.切实抓好校园安全。深入宣传贯彻《<山东省学校安全条例>实施细则》,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和全员安全责任制,完善强化“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细化完善校园安全管理“三个清单”,严格规范营养加餐管理,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制度建设。严格实行校园封闭管理,强化“三防”建设,确保校园安全管理“4个100%”全部达标。严格实行大宗物品采购和索票索证制度,推进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有效保障师生饮食安全。扎实开展“平安校园”创建和“查问题除隐患防事故”专项整治行动。严格落实“1530”安全教育机制,常态化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切实提升师生紧急避险和应急处突能力。
3.着力强化制度建设和法治建设。重点发力制度建设,以《金东小学规章制度汇编》为主要抓手,切实做好系统培训、成效检验、修订完善等关键环节,进一步提高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扎实开展教师法治素养提升主题活动,加强学校章程建设,切实抓好依法治校。严格落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学校领导班子定期学法等制度,持续深化法治教育,配齐配强学校法治副校长,
4.开设法治教育课程,加大普法教育,做好第八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引导青少年参与法治建设实践。
三、突出系统提升,全力建设师德师能双过硬教师队伍
5.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评价标准,用好区级综合实践基地师德中心,深化中华文化涵养师德提升工程,坚持惩教结合、综合施策、专项治理,扎实开展师德教育系列活动,抓好师德师风法规纪律教育,最大限度将师德失范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
6.强化教师培养力度。严格落实《烟台黄渤海新区(开发区)“十四五”教师教育行动计划》《烟台黄渤海新区(开发区)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抓好青年教师培养,实施青蓝工程,探索“优秀教师和新任教师师徒结对+新教师竞赛展示+适度集中培训”模式,实现“一年起好步、两年过好关、三年上台阶”培养目标。分层次、分学段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抓好校本研修,进一步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
四、坚持“五育”并举,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到教育改革发展全过程
7.加强德育工作。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重视现代社会文明规范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实施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传承工程。完善和落实好全员育人导师制,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和辅导。实行德育活动序列化,结合重要节日以及开学典礼、升旗仪式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深入实施全环境立德树人,积极申报全环境育人实验区和规范校。以专项课题为抓手,常态化推动“德融数理·知行合一”德育模式进课程、进课堂。增强教研队伍引领力。建立教研员工作职责量化指标,
8.编制学期工作计划,撰写质量分析报告,组织开展听评课、学校跟进指导、主题教研或专题活动,参加市级及以上观摩、培训、学习等活动。深入研究学科前沿理论动向,关注课改最新动态,积极开展市级及以上课题项目立项研究。
9.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着力加强学科建设,完善学科骨干梯级培养机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广学科课程整体规划、学期纲要、单元规划和课时方案优秀样本,制定深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开展循证课例研究。加强课程、课标与知识结构的研究培训与内化应用。加强教法学法研究和边际生、学困生学科突破策略研究。聚力构建主题化、特色化阅读课程,探索实施阅读教学新模式。着力加强教育科研管理,增强品牌意识,普及教学成果提炼技术,多渠道、多形式推介先进经验和优秀成果。
10.加强体育美育。深入落实《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工作实施意见》,严格音体美课程刚性化管理,认真抓好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深入推行“体育、艺术2+1+1”项目,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和艺术活动,加强音体美兴趣小组活动,让每名学生掌握2项体育运动技能和1项音乐、1项美术特长。
11.做好卫生健康和国防禁毒教育。统筹做好新冠病毒感染防控工作。广泛开展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大力推进各类传染病防治、儿童青少年近视眼防控、儿童龋齿防治等健康教育活动,实现儿童青少年近视率比上一年低0.5个百分点。扎实开展各类禁毒教育活动,抓好国防教育。
12.强化劳动教育。深入实施《关于推进“1+1+X”劳动教育体系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通过多样化校本教研,推动课程落实落地。
五、统筹整体合力,着力强化教育发展基础保障
13.加强规范办学和课后服务。开展学校管理规范提升年活动,严格落实《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基本规范》《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等规范办学要求,持续抓好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加大督导检查力度,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优化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全面落实经费保障,积极引入社会第三方补充机制,丰富“课程超市”,打造一批具有实践性、趣味性和教育性的课后服务精品项目,进一步提升课后服务品质。
14.营造良好教育生态。全过程做好教育满意度提升工作,进一步健全强化省、市、区三级测评工作机制,系统推进规范办学、家校沟通等工作。重点做好教育宣传,以局公众号、视频号为主要载体,依托黄渤海新区发布、山东教育发布、《大众日报》等多元平台,凝聚各学校、幼儿园宣传合力,适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和推介会,全方位宣传好教育发展重点、亮点工作,切实提高教育满意度。扎实做好经典诵吟、书香校园、书法教育等语言文字工作。
七、深化改革创新,激发教育高质量发展活力
15.着力强化协同育人体系建设。坚持面向全员参与、全程渗透、全方位拓展原则,组建跨学段、跨学校心理教研共同体,进一步提升心理教师专业化水平。遵循和把握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突出问题导向、主动预防,建立健全师生心理健康危机干预体系,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评估,科学细致做好心理危机预警防控、应急援助等工作。通过主题教研、课题研究、案例评选、资源开发等形式,逐步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家庭教育课程体系,重点开展教师培训、指导、提升工作,整体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和水平。扎实开展全员家访、专题讲座等主题活动,畅通家校沟通渠道,形成家校同向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