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仅有20~50毫克(平均30毫克)。尽管碘在人体内含量极低,却是身体各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发育不可缺少的元素。
碘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甲状腺激素参与身体的新陈代谢,维持所有器官的正常功能。在碘摄入停止的情况下,体内储备的碘仅够维持2~3个月。人体的碘完全依赖自然环境供应,一旦缺乏,就会造成身体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人容易疲劳、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
哪些人易受碘缺乏的影响
孕妇、哺乳妇女、0~3岁婴幼儿、学龄前及学龄儿童,是最容易受碘缺乏影响的人群。
孕妇、哺乳妇女 孕妇对碘的需要量远高于普通女性。孕妇摄入碘,除了满足自身生理需要,还要把碘供给胎儿,确保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自然环境碘缺乏、孕妇妊娠反应、忌盐等,都会导致孕妇碘摄入不足。随着胎儿长大,孕妇对碘的需要量会增加。一旦孕妇摄入碘不足,就会导致胎儿缺碘,造成脑发育障碍,孩子出生后,轻者可能成为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患者,重者会成为地方性克汀病患者。
哺乳妇女摄入的碘要同时供给自己和婴幼儿,因此,哺乳妇女也是缺碘的敏感人群。
婴幼儿 婴幼儿正处于脑发育的第二个关键时期,同胎儿一样对碘缺乏极为敏感。胎儿期严重碘缺乏若延续到婴儿期,就会发展为典型的克汀病患者。如果婴幼儿碘缺乏程度较轻,就可能成为亚临床克汀病患者或仅有轻度智力低下,表现为对周围的人和事物反应迟钝、运动能力低下、智力和生长发育落后。婴幼儿的碘供应主要来自母乳。
儿童和青少年 儿童和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碘的需要量明显增加,对碘缺乏比较敏感,碘缺乏会对生长发育,包括智力发育和体格发育造成损害。碘缺乏地区的儿童智力发育达不到应有的水平。生长发育期的儿童缺乏碘,会导致体格发育落后或迟滞,出现身材矮小、骨骼肌发育不良或迟滞、骨骺发育不良或闭合延迟、性发育落后或延迟,以及学习能力下降等。儿童和青少年碘缺乏的突出表现是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容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在青春期由于碘需求的增加,容易出现生理性甲状腺肿大。补碘后经过一段时间,肿大的甲状腺可以恢复正常。
食用碘盐可以预防碘缺乏病吗
预防碘缺乏病的根本措施就是补碘。我国大部分地区外环境(水、土壤等)缺碘,尤其山区、丘陵地区、河谷地带、荒漠化地区和河流冲刷地区,缺碘较为严重。
人体对碘的储存能力有限,因此补碘应遵循长期、微量、日常和方便的原则。人每天都离不开食盐,通过食用加碘盐补碘符合上述原则。实践证明,食盐加碘具有安全、有效、简单易行、价廉、能够长期坚持的优势,是补碘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