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去秋来,立秋后也要谨防中暑!

日期:2024-11-22     

字号:

关于中暑的几个概念

1、高温日:中国气象学将日最高气温达到35℃及以上的日子称为高温日

2、中暑:是指人在高温条件下,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系统功能发生障碍,汗腺功能发生衰竭、水及电解质代谢情况紊乱而造成的代谢失常综合症。

3、职业性中暑:是指在高温作业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水电解质代谢素乱、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而引起的以体温升高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心血管功能障碍等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全身性疾病。

中暑的发病机制

1、因为体温调节中枢出现异常,体温调节中枢不能够正确的识别身体的冷热程度,也不能及时的令身体做出相对应的调整措施,调整身体里面的寒热情况,所以遇到高温、高热的环境,身体被周围的环境同化,导致难以散热而发热。

2、身体的散热功能减弱,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工作、生活,或者穿了很多的衣服不透气,会导致身体里面的排热功能减弱,很容易被周围的环境同化,从而导致发热。

3、喝水比较少,如果处在高温、高热的环境,体内没有足够的液体去排汗,会导致体内的散热功能减弱而发热。

中暑后应该如何护理

1、如果中暑发生在室外,首先要把中暑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及时清理呼吸道,采取物理降温,如冰敷头部、脸部、腋下等部位,实时进行体温的测量,备好水,及时补充水分,如果中暑者发生高热即体温超过38°C,则需要进行退热处理,最好及时前往医院或诊所,进行静脉输液、吸氧等治疗,给予清热解暑的药物来进行处理。运送的过程中,要使用担架进行搬运,不要让中暑者步行前往。

2、如果在室内发生中暑的话,及时打开窗户对室内进行通风处理,将中暑者转移到温度适中的环境中。随后给中暑者补充一些淡盐水、白开水或冰凉的饮料,随后进行物理降温,可以在额头上放冰毛巾,用冰毛巾进行身体的擦拭,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225度之间,一定要保持呼吸的畅通。随后密切观察中暑的身体情况。

3、如果中暑情况严重导致昏厥的话,掐人中、合谷穴等使其苏醒,若重度中暑的话,及时送至医院进行诊治,进行静脉输液,吸氧等治疗,给予清热解暑的药物来进行处理。

如何预防中暑

1、注意补水:夏季天气炎热,为了预防中暑要给予大量饮水,补充身体流失掉的水分。

2、注意穿衣:不要穿过厚的衣服,根据天气的变化慢慢的加衣或减衣,尽量不要穿黑色衣服,多穿宽松透气的衣服。

3、避免高温时室外活动:炎热的高温天气下,应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太阳下面,除开室外工作者,尽量多待在阴凉的地方。

4、注意空调温度:在室内的时候尽量不要把空调温度调的太低,否则室内外温差太大,身体素质不是很好的话,就很容易引起中暑,引发热伤感冒。

5、随身携带药物:出门时可以随身携带一些避暑药物,例如藿香正气水、清凉油、风油精等,如果在室外温度过高感到不舒服了,随时可以使用。

6、注意防晒措施:在炎热的天气下,出门可以采取防晒措施,例如防晒服、擦防晒霜、墨镜、防晒帽子、防晒口罩等,这样可以避免在外皮肤直接接触到紫外线造成灼伤。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