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牟平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地理组教学计划

日期:2024-10-10     

字号: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地理组教学计划

根据学校总体教学工作计划,在反思上一学年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地理学科的实际情况,对新学期的工作重点梳理如下:

一、精准深研高考,加强考教衔接

1.工作目标

通过对《课程标准》《高考评价体系》研究,在原有高考题研究的基础上,要充分利用好高考蓝皮书,细化高考真题研究,突出高考对教学的导向作用,做好考教衔接。

2.具体措施

(1)明确研究方向

---深研课标,梳理整合。

在一轮复习中,重读课标,针对课标中对等级考4级水平的要求,依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解读》对备考的内容做好取舍,学业水平合格考考但是等级考不考的大胆舍弃。对等级考考查的内容进行重新梳理。由于地理等级考更多的内容来自课本外,来自题目的拓展知识,因此要在基础年级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深挖,并按照知识的生成和运用特点进行重新梳理整合。

---做好细目表,确立微专题。

从高考题试题情境、必备知识、模块范围、核心素养、关键能力、试题分值、难度系数等方面,制定高考多维细目表,横向和纵向进行比较,明确不同年份考点的变与不变,同一考点的题型与分值的变化;同一年份考点关联的模块、不同模块对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的考查要求。

在做好细目表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高频考点进行微专题开发。微专题的开发要注意(1)题型的研究和预测,尤其是新教材增加的内容,学科知识间关联性不大的。(2)微专题的构建不仅又要广度更要有深度,又不能仅仅只盯着考过的考点进行纵向挖掘,更要在规律和原理的理解运用上下功夫,以不变应万变。

---讲好高考题,命制原创题。

利用24年的高考细目表进行纵向分析,从考点、考查形式、考点与情境的融合,考点的难度系数入手,并在此基础上思考研究题目的切入点和整体的思维过程,以及涉及到的相关考点在平日教学的渗透和突破方法。

重新学习《试题命制的技术要求》,依据近三年的高考细目表,以年级为单位进行原创试题命制。

(2)评价方法

---统一细目表要求,每个年级以当年高考的高考试题为主,年级组进行教研分析制定细目表,大组展示汇报,其他年级在高考题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意见和建议,共同讨论研究,修改补充。

---讲高考试题,以题组为单位,每位老师都要根据要求进行自主分析书写,年级组教研依次进行交流,组内教研,形成一份讲题报告。大组教研,三个年级组进行分享比较,根据年级组的交流,每位老师进行自我反思,完成新的讲题报告。

---原创命题,每个年级组完成一套试题的命制,组内依据高考细目表的考点及题块进行任务分配,每人负责一部分,依据试题命制要求进行,对选取的情境和匹配的考点要进行多次的交流教研,修改和调整,最终汇集成一套完整的试题。三个年级组交换做题,在大组教研时进行研讨和评价。

二、深耕课堂,打造高效课堂

(一)思维学案的编制

1.目标:形成教案和学案融为一体的课堂思维学案范式。

2.实施过程:

(1)第一阶段(9月份),每个年级根据学段特点,各打磨两个不同课型的思维学案,学案打磨要结合课堂实践,年级组进行教研,提出修改措施。

(2)第二阶段(10月份)在学案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授课状况再打磨出两个不同课型的学案并在课堂上实践,然后继续进行相应的调整。

(3)第三阶段(11月份)大组教研时三个年级对各自打磨的不同课型学案进行交流研讨,针对不同课型形成范式。

(4)第四阶段,各年级根据范式进行编制和使用。

3.保障措施:

(1)课堂实践和教研过程中,每个年级全体教师参与听课,一位老师实施,其他老师听课并进行课堂观察和记录,以保证后续的年级教研务实有效。

(2)年级组长跨级部听评课,相互交流相同课型的做法并及时提出修改建议。

(3)本学期末,每个年级推选出3个优秀学案样板,全组学习。

(二)继续推进基于大概念教学的单元整体设计

1.目标:提升教师的大概念教学的理论水平,并能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实践;在大概念教学理论的引领下,转变教师的课堂教师设计思路,提升课堂教学设计水平。

2.实施过程:

(1)教师要在假期课外书目阅读和读书报告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大概念教学》,定期在大组教研中安排1-2位老师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收获和反思。

(2)每个年级组结合学段的模块特点,选取一个单元主题,进行基于大概念引领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在12月份的大组教研中进行说课展示,各年级相互交流,提出修改意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每个年级提交电子版供全组进行学习。

3.措施落实

(1)大组统筹,年级具体确定发言顺序,并确定单元设计的主题。

(2)骨干教师引领,进行单元设计的大概念和次一级概念的确立和具体任务分工,年级组研讨修改。

(3)大组说课展示,修改完善并评选出最佳设计。

(4)年级组继续修改完善成稿。

三、加强学科微专题研究,完善校本课程体系

1.研究方向:如何提高高中生的地理实践力

2.项目计划:通过动手操作、用心观察和调查分析,将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对地理现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

3.实施过程

(1)动手操作部分:根据学段授课安排,确定实验操作目录,教师先行实验,明确问题,保证效果。根据时间情况安排学生到实验室或教室进行操作。

(2)用心观察部分:提前进行观察报告的命制,报告的提交可以附加照片。观察截止时在课堂上交流,班级优秀者进行集中展览。

(3)实地调研部分:教师提前编制好调研报告并下发,以学区班级为单位筛选评比。

4.成果展示:通过微专题研究,在完成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对实验操作部分,以实验任务单的形式进行汇总,进而形成学科校本课程。

四、精细化和序列化教研的开展

1.工作目标:以考教衔接为宗旨,紧紧围绕学科发展的主线,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学科和教师的素养。

2.主题确定:在前面工作开展的基础上,确定本学期的序列化教研方向和主题。

3.计划安排

(1)大组统筹,年级组跟进推动。大组根据学段授课的实际情况,把教研主题的几条主线进行穿插,年级组做好具体分工,合理安排时间,任务前置化完成。

(2)高一高二的实验操作和校园观察内容要前置化,每次大组教研根据授课顺序,要汇报展示2-3个有关地理实践力的内容,确保本学期的内容在上课前让方案成熟落地;

(3)高三的知识梳理按照前面的要求明确主题,骨干教师牵头,每个教研周期完成一个人文的主题,预计在期末完成整个人文部分的梳理。

(4)以研促教,定期梳理总结教研成果,提高教师自身素养的同时促进教研成果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工作,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成效。

以上是地理组本学期要开展的重点工作,我们会在后续的实际操作中不断进行完善和改进,以期在新的学期,使地理组的工作能有更大的突破。

                                                                                                                                                                        山东省牟平第一中学

                                                                                                                                                                                  地理组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