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市云峰中学2022-2023学年劳动教育工作开展报告

日期:2023-09-15     

字号:

云峰中学继续将校内劳动、家务劳动与社会实践等作为劳动技术教育的主要领域,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和方法,形成了“家庭—学校—社会”三轨并行的劳动教育模式,实现了劳动教育向校本化、特色化的方向转变。

一.依托校内资源,创新开发课程

1.劳动技能课常态化。把每周二下午的活动课确定为劳动教育课,全校所有班级同时开课,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由班主任、综合实践老师、美术老师、外聘老师等进行劳动技能培训。卫生清理工作是每天的必修课,我们建立了劳动岗位负责制。具体地说,就是把班内卫生区域划分为一个个的劳动岗位,并分配到每一个学生身上,每人一岗,人人有岗,人人有责;值日按小组,轮流来当,这样,学生的劳动岗位相对固定,既提高了劳动效率,保证了劳动质量,又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扎扎实实地掌握一种劳动技能。初一新生一入学,班主任马上手把手的教叠被子、挂蚊帐、铺床、穿衣,收拾内务等基本生活技能。新生开学一周后,学校便组织内务整理比赛,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和劳动热情,增强自我劳动、自我服务的意识,又能推动学校住宿生活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2.特色劳动课多样化。在月季花特色课程基础之上,开设了美味人生、果蔬管家、科普讲堂、百变陶艺、环保卫士等课程,利用活动课开展与劳动相关的兴趣小组、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以劳动为荣的观念和态度。

3.开发校内劳动实践基地

在校园内开发了3.58亩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其中菜地2.15亩,果树地1.43亩,可同时容纳100余名学生在这里劳动、实践和训练。实践基地种植品种齐全,通过一茬茬时令果蔬和农作物的种植,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劳动实习机会,全面有序地参与种植、除草、施肥、浇灌、采摘等。在劳动实践基地里,学生们挥洒汗水,不断学习科学种植的方法,进行有效的管理,劳动素养不断提升。

二.调动家庭资源,拓展劳动空间。

1.参与家务劳动,学习生活技能。每周大休回家,班主任都会给学生安排适量的家庭劳动作业,如洗碗、扫地、做饭、整理房间等,家长指导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体会父母的辛苦。今年9月份,我们开展了每人学做一道菜” 活动,锻炼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增强劳动意识。

2.走进田间地头,学习农业技能。我校80%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劳动技能培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利用双休和节假日开展“跟着父辈学农活”的活动,鼓励学生到自家地里参与田间劳动,学习农田管理技能,培养学生对劳动者的感恩之情。

三.开发社会资源,培养高尚情操。

利用节假日和各种活动日,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如到云峰山捡拾垃圾、市民之家义务引导员、食圣公司参观体验、义务植树、重阳节敬老活动等。培养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我们把文峰路街道幸福小镇作为校外基地,组织学生学习养殖蚕桑和农业生产技术。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