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教体局年度工作重点为依据,以“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任务的设计与实施”和“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为核心,围绕各科的课标解读和教材分析活动,开展大单元教学、学教评一致性学习等专题教研活动。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校本研修为平台,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师资素质和业务能力。实现日常工作精细化,课程建设体系化,课堂教学高效化,教师素养专业化,学生素质综合化,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为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目标
(一)狠抓教学常规管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通过抓教学常规的落实,逐渐形成我校的课堂文化:尊重学生,激发兴趣,有效沟通,高度参与、富有实效,提高效率;通过常规工作的常抓不懈,保证督导、课堂评估、作业展评、教学质量监测中我校的成绩有进一步提升。
(二)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各级各类课题研究积极性,指导并规范教师课题研究工作。重视过程性管理,强化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让课题研究真正为教学服务。
(三)紧密结合我校实际,目标明确、步骤清晰、措施具体、积极稳妥地开展有效教学实验。
继续推进全学科“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研究、大单元教学研究、语文写字教学研究、和英语“分层教学”提高课堂实效。
(四)推进立德树人教育,做到五育并举开齐开全课程,包括艺体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劳动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上好心理健康课,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三、具体措施
(一)深化过程管理,细化内容与标准,提升教学常规工作质量
1.制定学期课程纲要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从“课标分析、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进行学期纲要的设计。目标的制定和评价的设计体现学科核心素养。
2.备课
(1)各年级备课组集体研讨单元备课,内容设计从“单元主题、课标分析、教材横向纵向分析、学情分析、单元学习目标、单元核心素养、单元核心大任务”等方面进行系统思考,为课时备课做铺垫。(2)根据备课分工,教师按照课标、教材、学情分析一学习目标续写一评价任务设计一学习活动、评价标准设计的流程备课。备课组进行备课研讨,利用团体的力量弥补个人的差距。(3)所有学科根据教学进度制作课件。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上课。
3.作业设计
(1)各年级备课组团结协作,每周固定时间进行周末作业设计,备课组长审核,形成年级统一作业,报教导处存档,以备作业检查。作业布置原则:轻负担、多功能、趣味化、成长性。(2)针对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习内容,设计不同的作业一一知识巩固型作业、能力提升型作业、学科融合型作业和个性化作业。
(3) 作业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等级性评价。评价采用优秀、良好、及格(或A、B、C)等级制、星级等。对话性评价。以面谈方式采用情感性语言对学生进行鼓励和指点,引起师生共鸣。亮点评价:评价以激励当先,尊重学生及其学习成果,设立如“作业守时奖”、“独立完成奖”、“字迹工整奖’等,开展作业展览,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
(4)利用晨读、午练和延时服务时间,进行作业的辅导。
4.学科素养测评
基于课程标准,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进行单元、学期试题.命制研究。各年级定时间统一进行评价,根据测评结果对学生进行分析,查缺补漏。
(二)以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以竞赛展示活动为载体,以教学质量调研为抓手,促进学校教学提升。
1.加强专题教研活动,研究有效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效益(1)加强新课标学习,各教研组制定具体学习计划,推动教师有计划学习新课标,做好学习笔记,将新课标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2)除了开展各学科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同时开展各学科专题研究活动,语文学科阅读教学;数学量感培养的策略研究;英语分层教学、自然拼读教学研究。学期结束各年级备课组能上交一份经得过检验的高质量大单元教学设计。
2.以竞赛展示活动为载体,努力打造骨干教师,提升教师专业水平9月为课堂活动月,依托“课堂活动月”开展听评课活动,活动分三步走:第一步是骨干教师示范课;第二步是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展示;第三步是青年教师的汇报课。各教研组即时进行评课活动,结合课堂展示学习课程标准,并研讨目标制定、过程设计、教学评的一致性。每位教师本学期听课不少于16节。教研组长听课、评课,提升新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三)教科研工作再提升.
1.搞好科研各项工作,加强学科课程建设学校建立基于问题解决的行动研究机制,引导教师开展规划课题和行动研究,积极撰写教学案例、论文等。继续组织劳动教育和编程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2.加强科研培训,提高师资素质。一是依托校本教研,深入学习和解读新课程标准,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有目的地开展讲评课活动,把教学课例和新课标要求结合起来,逐步实现课堂的高效高质;二是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项校外及网络培训,开阔视野,提高学识,更新理念。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市、区两级的教科培训、学术研讨等活动,学习先进经验,提高科研认识;三是不断加大校本科研培训的力度,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全面关注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提升。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语文
(1)利用晨读、阅读课加强学生阅读指导。学生要继续坚持每天读书两个15分钟,每两周读完一本书。三四五年级学生每周要做好一次读书笔记。通过评选“读书小明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进行阅读成果展示。各班要自觉行动,开创形式多样的阅读记录,如阅读存折、阅读打卡等,让学生在看得见的进步中积累阅读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展示活动,如朗读比赛、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等,让学生有机会展示阅读成果。
(2)利用午练、写字课、书法活动月加强学生的书写指导和训练。并利用书法走廊、艺术节进行展示。
2.数学。将口算作为日常训练内容每天查阅、每月比拼;数学阅读常态化,依托潍坊市数学阅读案例进行数学阅读指导,提高学生“提取信息、 数学建模、数学表达”能力。
3.英语。将单词识记、句型运用、短文阅读作为训练核心,开展单词大比拼、分级阅读等常态化活动组织英语节,设计英语角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4.艺体教育。组织好体育课堂教学和各项训练,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不少于一小时,增强学生体质;结合国庆、元旦等节日开展朗诵、课本剧、舞蹈、合唱、书画大赛,注重对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与熏陶,重视对学生艺术才能的挖掘和能力的培养。
5.劳动教育正当时
(1)以劳动实践基地为依托,将劳动实践活动系统化。在种植过程中,将每种作物的种植主题化、课程化,从主题确定、方案制定、过程管理材料、成果反思、活动评价等方面形成一个档案,有助于指导以后活动的开展。
(2)坚持劳动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开展我做爸妈的小帮手活动,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帮助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洗衣、叠被学生的家庭情况,通过小学生素质发展评价成绩记录反馈到学校,学生在校的劳动情况也由此表反映给家长,以增强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将学校劳动教育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6.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综合学科教材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动手、动脑的的实践操作能力,多为有创作兴趣的学生提供帮助,培养他们的制作技巧,组织学校的实验操作抽测,积极参加每年度的科技创新大赛、人工智能大赛等活动。开展一年一度的科普节系列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力。
龙口市北皂学校
2023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