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赵疃学校教研工作继续以教育主管部门会议要求为指导,巩固保持现有优势,研究寻求新的目标,强化落实措施计划,坚持以发展为目标,以改革促发展;以“学本课堂”的深化研究为切入点,加强完善教学研究,教学管理等措施,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坚持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进一步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扎实搞好课堂研究、校本教研、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等各项工作。抓好学校教学工作的自主创新,推动学校规范发展、特色发展,促进赵疃学校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加强学校过程化管理,积极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学期目标:一、科学规划学校发展,巩固“示范校”优势;二是抓好学校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继续创造赵疃小学新的辉煌;三是扎实搞好“联片教研”工作,学习兄弟学校成功的经验;四是强化管理,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执行力。
计划措施:
1、改变教学常规评估方式,重视教学常规过程化的督查力度。新学年,把评估放在平时的教学常规动态检查上,每次的抽查、全面检查都作为教师考核的内容之一。重要的不是评估的结果,而是检查后的指导、措施的跟进、改进的效果!重要的是教师对学校制度的理解与领会,是学校教师的自觉执行与自查,是教师的自我评估与改进。
2、继续强化薄弱学科和薄弱教学环节的教学。我们通过努力,正逐步消除薄弱学科和环节,但上升的空间还很大,薄弱教学环节仍是我们这一学年的改进重点。要继续强化“以赛促练”思路,确实在学生作文、数学计算能力培养、英语的口语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朗读、书写水平的提高等方面搞突破、求发展。
学校安全工作是所有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我们每一个领导和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在课堂教学中,要经常渗透学生安全教育,按时上好环境安全课。
各个班级要积极研究学生健康教育,要在眼睛保健操和学生心理教育等方面,要积极研究对策,广泛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让学生的健康都能得到根本的保障。
本学期要继续探索改革作文评价评估方式,重视底稿的修改、重视底稿的教师面批,继续落实作文抽批制度。
实行作为批改三级批改制度:学生自批(用铅笔)、小组互批(用蓝笔)、教师批改(用红笔)。确实让学生在自批、互批的过程中掌握构思、行文、标点、错别字等修改与检查的能力。重视底稿与大作文誊清的规范,抓好教师作文指导课的规范与提高,抓好作文竞赛和期中、期末考试时作文的批改与评价,严格拉开档次,提高师生专注作文教学与练习的积极性。要继续强化学生读写训练,结合“绿色读书工程”,扎实搞好学生的阅读与积累,为提高学生阅读和习作水平奠定基础。
3、继续搞好学生书写,努力提高卷面质量。语文教师要认真总结经验,切实提高辅导力度。我们将通过培养骨干、请进名师等方式继续加大对教师辅导方法的指导,加大对写字教学模式的探讨,严格卷面评价,研究写字教学考核方式,以期提高学生写字水平和卷面质量。
4、加强学生学习品质、习惯的研究与培养。要继续强化良好学风训练,使学生具有严谨扎实的学习习惯和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通过低年级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各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的培养、优秀经验的推广等方式,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好学习品质,促动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要关注对各层次学生的指导,特别是关注落后班级、学困生的指导,确保素质教育富有成效。
5、抓好联片教研,提高联片教研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教研室启动片区内、同研究领域内的“教研共同体”活动的相关要求,依据校情创造性地开展片区内、同研究领域内、同类重点工作内的“教研共同体”活动。我们将继续向小纪一小、行村小学及市直学校等名校学习,从而进一步促动我校在校本教研的基础上,引进外援、激活内力,优势互补,共同提高,推动赵疃小学整体优势的锻造与发展。
6、继续落实“双展示”及“二次跟踪指导”活动,强化薄弱学科和薄弱教学环节以及“两个个别”的教学。
开学初语数英老师制定“培优帮扶”工作计划,建立“培优帮扶”工作档案。对学困生实现“三”优先:扮演优先、提问优先、面批优先。 对学困生做到“十个一”:帮助制定一个小目标;有一个锻炼的岗位;每月一次上台表现的机会;每学期一次获奖的机会;每节课至少一次发言机会;一次成功的体验;每月一次谈心的时间;给每个学困生找一个好伙伴;每月一次和家长联系;每学期家访一次。
7、全面落实省、市关于规范办学行为、深化素质教育的规定和要求,提高学校教学管理执行力,加强对《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若干规定》《关于建立中小学校作业监测、公告和问责制度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强化教学工作管理的几点建议》等深化素质教育的一系列文件的贯彻与落实,强化过程管理,展开教学工作“周清月结”活动,加大对学校教学重点工作(含教学特色工作)、问题性主题教研、学科学段培养目标、学生作业设计与运行、学生学业评价等工作的研究力度。
二、加强教师主题教研活动,全力构建“学本”课堂。
本学年始,搞好主题教研“两个一”活动即“每学期至少一次主题教研活动”、“两学年一次‘学本课堂’开放活动”(“开放日”或“开放周”)要多方面研究,多措施落实,多渠道沟通,力求使该项工作能够在全市有一定的话语权。
(一)学期目标:
落实关于印发
继续落实“点面结合”“点上突破”课堂研讨活动,每个学科都推出“身边的榜样”的示范课,让教师学到能够“够得着”的东西,切实让我们的新老教师“学有可能”、“学有榜样”、“学有保障”。
1.从学校优秀教研组长中选拔出科学的“示范课”组织并参加全市小学教研组长“学本课堂”赛课活动,争取好的成绩。
2.与小纪一小、行村一小等邻近学校共同推出“片区优质课”,让同学科教师进行学习;
3.对青年教师及骨干教师,提倡他们通过网络学习、视频学习、送出去请进来等方式,让他们高起点、高标准,快速成长。
实际课堂教学中,以关注学生学习情感、关注学生学习行为、关注学生学习能力为最终落脚点。在“三位融合”中落实“三有”:学校有精准的“学本课堂”突破点,学科或项目团队有具体的突破点及运行要求,教师有精细的突破点及策略。
(二)保障措施:
1.将学过的课,要求教师“深反思、勤模仿、求创新”,在不断写出反思报告、半程学习体会、期末模式授课的过程中,让教师确实学有所得。
2.抓好教师理论的培训。针对部分教师对方案遗忘较重,新转型教师不太清楚的现状,我们将在新学期初通过教研会的形式,让教师明确各种授课模式的要求。同时,我们将努力解决部分老教师头脑中“空对空”的贫乏现状,让教师掌握“两效”课堂的动态,从行动上跟上教研室和教育支部的步伐。
3.抓好教师的第一次备课。借助“九月常规教学活动月”活动,赋予其“两效”课堂、学生基本能力培养、习作阅读教学的开拓、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等新的研讨的内容,扎实开展活动,提高实效。
4.完善集体备课,提高备课质量。我们要制定科学、可行的学年集体备课计划,加大对规范、高效的集体备课活动的研究力度,并通过各学科跨年级教材剖析、单元剖析、课例剖析等多种方式,使教师们明确教材编写体例、立足点,厘清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和基本的知识点,要研讨适合新教材教学的课堂教学方式,努力解决新课程“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积极将教研室新学期语文的“习作教学”、“拓展阅读教学”与英语的“语言运用”等薄弱教学环节纳入到学校教研的内容中来,以期达到“面上开花,局部成长”的效果,带动语文、英语学科的长足与可持续发展。
三、深化作业改革,提高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实效
学期目标:
1、切实抓好数学实践作业的形式与操作,抓好科学课外实践的落实,抓好语文课前预习与作文批改的尝试与提高;深化导护值日改革,抓好落实与评价,尝试学生习惯养成与班主任评估、纪律养成教育、少先队管理等方面的联合运作,提高实效。
2、新学年,我们要继续探索“制定计划-认真倾听-总结反思”等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并深化对“积极表达-主动探索”两大学习习惯的重点研究,总结以往的成功经验,在“双常规月”中打好基础,并持续跟进、指导、评价、调整。
3、深化“单元拓展整合阅读”。根据全市的总体要求,我们要继续推进语文、英语两学科的阅读教学研究,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阅读积淀,引领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语文学科:继续做好“单元拓展整合阅读”的实验研究工作。要明确研究的主题和方向,组织优秀实验教师延循“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的基本体系,明晰具体课型的学习目标、规范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流程,开发相配套的校本课程。要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以单元主题文本为中心形成辐射式拓展,推进单元拓展整合阅读工程的实施。我们积极参加山东省中小学生经典名著阅读展示。借助活动契机,学校要从环境营造、精神引领的角度,全力规划书香校园,建设更多的开放读书空间,展开师生阅读、亲子共读等相关的研究活动。
英语学科: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搜集相关教学资源,依据单元主题,向学生推荐英语绘本故事,或是简单的语言、诗歌等,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多样的阅读中认知世界,感受生活的美好。阅读教学中要继续落实“提速扩容”的教学模式(Speed Expansion),将教材内容与故事教学进行整合,丰富学生的表演、交流、展示等体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12月,将组织第十届Speak Standard English小学生英语口语竞赛暨第五届英语教师才艺展示活动。
计划措施:
1、提高级部主任的管理积极性,让学生作业改革成效纳入到级部主任的综合评价与考核之中。
2、由政教处一名分管政教的副校长抓学生的常规落实力度,将各种考核结果纳入到班主任、级部主任的量化评估中。
3、在“联片教研”的过程中,由骨干教师学习人家先进的作业改革经验,由分管领导关注人家学校常规管理的独到之处。
四、分层培养学科骨干教师,提高教研组教育质量。
学期目标:
本年度,我们将继续深化学科骨干教师的培养,努力让他们实现“备、讲、说、写、研”的全方位成长。发挥英语教研组的辐射作用,努力提高教研组教研质量,提倡教研“随时、随机、随问题”教研,借助合校的教师集中的优势,让教师在教研组中、在级部主任和分管领导的协助下,培养教研组的“教研场”,随问题随机教研,提高实效。巩固远程研修成果,落实“四个熟悉”熟悉课程理念、熟悉课程标准、熟悉教学策略、熟悉学科教材
计划措施:
1、继续完善“优秀教研组评选办法”,优秀教研组的建设,将列入对教师的综合目标考核。考核时,采取“捆绑式”的考核方式,小组成员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到学校的综合考核中,成员享受同等的考核待遇。
2、继续完善青年教师团队,创造一切能够让青年教师成长的机会,发挥他们的辐射作用。让青年教师多走出去,多参加全市的集体研讨与学习,多给他们压担子,让他们不断提高,并带动教研组同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