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牟平区姜格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动态8月份“十公开”

日期:2023-08-11     

字号:

按照《山东省推进家庭医生服务“六个拓展” ”三个延伸”实施方案》要求落实推进家庭医生服务“十公开”,八月份预计开展以下工作:

家庭医生服务动态

“十公开”

一、本月传统节气和养生保健、重点关注疾病提醒

【立秋】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日,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即指暑去凉来。立秋后,气候是由热转凉,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自然界由生长开始向收藏转变。根据中医顺应四时养生原则,秋冬养生宜“养收”。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立秋时节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时候,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可补充夏季的消耗。如何科学进补才能起到养生的效果?医生建议,可以先找中医师辨明体质,根据体质及身体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调补。患有胃肠道疾病、高血脂等疾病的人,不宜摄入太多肉食,可以补充叶类、花菜和部分瓜果蔬菜等具有清补功效的食物,如茄子、鲜藕、绿豆芽、丝瓜、黄瓜、冬瓜、苦瓜等清淡食物都具有清暑化湿的功效。

【处暑】处暑,为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每年太阳运行至黄经150°时即为处暑。“处”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处暑”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了,所以古人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过后天气转凉,气候从暑热逐渐向寒冷过渡。中午热,早晚凉,昼夜形成较大的温差,“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气候特征明显。处暑节后,自然界阳气开始收敛,人体阳气也随之开始逐渐收敛,此时休息也要相应地调整。在起居上应做到“早睡早起”,因为早睡可以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处暑之时,正确的导引和饮食养生可以帮助大家顺应天时,增进健康。中医养生学家指出“秋三月,肺气旺,肺属金,其味辛,金能克木,木属肝,其味酸,故当秋之时,其饮食之味,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这就是说,在饮食调理上也要以防燥护阴为原则,少用椒、葱、薤、蒜,多吃芝麻、糯米、粳米、甘蔗、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秋季养生重养肺,中医学认为,秋季燥气当令,为秋季的主气,称为“秋燥”。由于燥邪伤人,容易耗人津液,必现一派“燥象”:常见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结、皮肤干燥甚至皲裂等症。秋燥之气以中秋为界,又有“温燥”与“凉燥”之分。如秋初久晴无雨,秋阳暴烈,属温燥性质。但无论温燥、凉燥,总是以皮肤干燥、体液缺乏为其特征。五行之中,肺脏属金,旺于秋季。因肺喜清肃濡润,主呼吸与大气相通,外合皮毛,与大肠相表里,故燥邪最易伤肺,引起咳嗽或干咳无痰、口舌干燥、皮肤干燥、便秘等症。因此,秋季养生应遵循中医养生中提出的“秋冬养阴”的原则,注意护阴润燥,以养肺为先

【呼吸道疾病】

立秋之后气温下降,但处暑前后高温天气往往会再次来袭,这种天气的冷热变化最易使人患上感冒、肠胃炎等疾病;而此时也是中医学中所讲的“长夏”季节,以湿为主要特征。故此时要注意防暑、防湿、防寒。

【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发病高峰在秋季。主要感染十二指肠及空肠肠道,导致腹泻及呕吐。大量的吐、泻丢失水及电解质,容易导致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因此要加强饮食、饮水及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做好粪便管理。小儿可接种免疫轮状病毒的疫苗。在秋季等疾病流行季节,减少外出,不去人群聚集的场所。及时增减衣服,避免感冒削弱身体的防御能力。

二、本月儿童免疫规划安排、成人疫苗供应情况和预约方式

本月每周五上午8:00-11:00是儿童免疫规划接种日,可供儿童接种的免疫规划(免费)疫苗:乙肝、脊灰灭活/减毒、百白破、百破、A群流脑、A+C群流脑、麻腮风、乙脑减毒、甲肝减毒。可供接种的非免疫规划(自愿自费)疫苗有:水痘、23价肺炎等疫苗。

成人疫苗供应情况:乙肝疫苗,自愿自费,接种时请携带身份证。

预约方式: 现场预约接种。

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等服务相关政策宣传和提醒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我国政府针对当前全体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以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为重点人群,面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面对面随访,具体随访安排请以家庭医生电话和微信通知时间为准,请及时到中心进行季度慢病随访和接受相应健康指导。

四、健康积分开展情况

姜格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推行“居民健康行为积分”活动,通过宣传充分调动居民参与健康管理的积极性,引导居民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增强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的主动性,持续提升居民健康水平。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