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以肺结核最为常见。在我国,肺结核属于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
由于HIV感染的流行、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增多、人口增长、移民及重视不够等因素,结核病疫情有回升趋势。90%结核病新发病例是成人,年龄大于15岁,9%是HIV感染者,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新发病例数占全球的87%。印度、中国、俄罗斯占45%。
1.概况
结核病是全球范围内十大死亡原因之一。据WHO统计,2017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阴性人群中有130万结核病死亡病例。HIV阳性人群中有30万结核病死亡病例。结核病死亡率为17/10万。
我国结核病死亡病例为3.7万例。结核病死亡率为2.6/10万。在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排29位,全球范围内,结核病发病率每年下降2%。结核病死亡率每年下降3%。
中国国家肺结核报告数据显示,肺结核发病率由2015年的63.4/10万,降低到2019年的55.6/10万。
HIV感染者,糖尿病患者,尘肺患者,免疫抑制剂的使用者,老年人等免疫低下人群,都是肺结核的易感人群。应该每年定期进行结核病的检查。
2.传染源
排菌病人。
3.传播途径
结核病的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播,包括咳嗽、含菌微滴核、吐痰、含菌尘土。
当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大笑,谈话或者唱歌时,可把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微滴从呼吸道播散到空气中,并且可停留数小时,被他人吸入则可引起感染。
其他传播途径:如饮用带菌牛奶经消化道感染、患病孕妇经胎盘引起母婴传播,经皮肤伤口感染,上呼吸道直接接种传播,现均为罕见。
4.易感人群
HIV感染者,糖尿病患者,尘肺患者,免疫抑制剂的使用者,老年人等免疫低下人群,都是肺结核的易感人群。应该每年定期进行结核病的检查。
5.疾病分型
结核病分类2017标准:
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但是没有发生临床结核病,没有临床细菌学或者影像方面活动性结核的证据。也没有传染性。在全球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25亿人中,大多数是潜伏感染者。
(1)活动性结核病:咳嗽咳痰大于2周,痰中带血或者咯血是肺结核的可疑症状。儿童可发育迟缓。还可有全身症状,盗汗疲乏,午后低热,体重减轻。女性可出现月经失调和闭经。有的还可有结节性红斑,角膜炎结膜炎等。
(2)非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仅在胸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
6.发现及诊断流程
7.预防
提供预防结核病的教育,如咳嗽礼仪。
避免与肺结核患者接触,特别是封闭和拥挤环境,提倡戴口罩。
对肺结核高危人群或有肺结核密切接触史的个人,进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尽早发现肺结核的患者。
疫苗接种和预防性化学治疗对预防肺结核也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