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德利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公交优先发展,以争创“十三五”期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为契机,市交通运输局立足牵头部门职责,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各级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密切协作、通力配合,深入贯彻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城市公共交通事业发展。
(一)持续优化公交线网。根据《烟台市常规公交线网规划(2015-2030)》《烟台市区公交线网整合优化提升规划》等专项规划,结合城市建设发展、道路情况、客流出行以及公交场站布局、公交车辆更新等因素,以市民出行需求为导向,每年至少优化16条线网。今年以来,已完成新增及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2条,便利海韵小区、中建悦海和园、中南熙悦等社区居民以及莒格庄镇杭北头、卧龙、肖家、岔河等牟平区周边行政村居民出行,惠及人口10万余人,覆盖公交线网盲区17.4公里。
(二)着力打造良好候车环境。结合城市道路新建、改建工程,每年将相关路段公交站点设施改造提升列入市政府重点城建大盘,着力提升公交站点候车设施。因港湾式停靠站对改造路段的宽度要求较高,在道路改造过程中,对不具备港湾式停靠站改造的站台,只能采取直线式停靠站的优化。自2018年至今,结合道路综合提升改造工程,先后对中心城区20余条路段进行改建325座公交站亭,将具备条件的167处公交站点改建为港湾式停靠站。
(三)大力发展助学公交,缓解城市拥堵。为缓解交通压力,积极响应全市疏堵保畅工作,2022年以来,累计开通助学公交线路10条,助学定制公交线路10条,市区助学线路总数达到28条。覆盖市区17所小学、初中及大中院校,每天为2万名学生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公交出行条件、更加舒适的出行服务。
(四)倡导公交绿色出行理念。大力推广新能源公交车。2018年以来更新新能源公交车944辆,有力改善了市民乘车环境,提升了公交总体运能。每年结合“绿色出行宣传月”、“公交出行宣传周”以及相关志愿者等活动,增加公益宣传看板、发放公益宣传手册等,大力宣传公交绿色出行,引导广大市民牢固树立公交优先发展理念,培育低碳交通、绿色出行的城市公共交通文化,优先满足广大市民“行有所乘”的基本需求,让更多人享受到便捷、高效、安全、舒适的交通出行服务。
(五)军人、退伍、献血等10类乘坐公交车免费人群情况。落实政府惠民政策,提升了公交的吸引力和分担率,严格执行特殊人群优惠乘车政策。 2021年,免费乘车人群扩大到军人、退伍、献血等10类群体,免费及优惠公交出行客运量每年近1亿人次,占客运总量的50%。
二、下步打算
根据您的建议,市交通运输局将立足部门职能,进一步加强调研论证,研究推进相关举措。
一是持续优化服务品质。结合城市规划建设、市民出行需求、公交场站布局和车辆购置等因素,继续加强客流跟踪研判,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开通大站快线、微循环等特色线路,为市民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公交服务。
二是推广智能公交电子站牌。年内计划争取资金约3000万元,对红旗路、通世南路、山海路等7条路段改造约95处公交站点,增设电子智能站牌约123个。为避免二次施工造成资金浪费,加强与城管局等部门对接沟通,结合道路提升改造项目,继续推进公交站亭等设施建设改造。
三是进一步强化资金保障。省政府《关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若干意见》指出,“各级政府要将公共交通发展资金纳入公共财政体系。”《烟台市区政府购买公共汽电车服务实施方案(2021-2023年)》政策出台,确定了一套完整的公共交通成本规制办法、服务质量标准及考核和补贴补偿标准等制度,通过发挥财政资金作用,助力企业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运营服务质量。市交通运输局会同发改、财政、国资等部门,持续加大出租、公交等补贴,保障公共交通科学发展,不断提升吸引力,助力缓解交通拥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