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实验中学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指导,认真贯彻体育课标的要求,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教育教学、科研活动。学校坚持“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理念,遵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享受健康成长的快乐。
一、提高认识把体育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之中
学校建立了校长领导、教务主任负责体育工作制度。学校领导在教师会上向全体教职工传达学校精神,认识到体育工作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和加强学校工作的重要措施,并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通过学习,大家都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决心共同把体育工作做好。
二、体育教师
加强师资队伍培训,努力构建优质群体。学校共有12名专职体育教师,其中硕士研究生3人,一级教师4人。教育、教学的不断革新,呼唤着能适应教育发展,不断进取的优秀教师人才。着力打造一支学习型、科研型的体育教师队伍是我校通过管理促体育工作发展的重要举措。学校注意抓好教师的师资培训,鼓励和支持教师们外出学习,组织教师参加各级的教育科研活动。通过参加各种师资培训,提高了业务水平。我校教研组每学期都要组织开展专题研究课观摩和研讨活动。并积极组织评比竞赛活动。通过评比竞赛活动,我校青年体育教师都在压力与成功中获得了不同的发展,逐步成长为合格、优秀的体育教师。每位体育教师在每学年至少承担一节研讨课和一节反思课,这样既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意识,也促进了教师经常性地对教学工作和公开课进行反思总结,以帮助他们逐步认识和掌握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新的规律。
三、体育场地及体育条件保障
我校有400米运动场1个,4块篮球场、标准11人制足球场一块、排球场地2块、乒乓球场地一块,以及全民健身器材,体育器材基本达到省级器材配备的要求,对体育器材的管理能经常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确保体育器材使用的安全性。对体育器材的数量、品种、添置和损坏有明确的记录,学校每年还拨款购买一定的体育设施设备,并做到了有计划地逐年添置充实体育器材。积极筹措建设资金,完善各项器材设施学校谋发展,硬件是关键。以创建教育现代化学校为契机,在经济许可的前提下,我校积极添加各项体育器材。学校在资金面紧缺的情况下,仍多方努力,坚持对体育活动场地进行改造完善,计划规划活动场地,能满足师生进行体育教学、课外活动的需要。今年一共支出数十万元左右的经费对校园篮球场、足球场改进改造,并购买了大量学生急需的体育器材。
四、学校体育课开展
我校严格按照《体育课程标准》和体育课程常规的要求开展体育教学工作。执行课程计划,确保正常体育教学秩序。初一至初四每周3节体育课;两节体活课,并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开设体育校课;按照《体育课程标准》和体育课程常规的要求开展体育教学工作。学校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特色体能操,并纳入学校的常规检查,同时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充分保证了学生每天都能进行体育锻炼一小时。同时领导经常深入与老师们一起研究开展体育工作,如体育节、校运会、冬季长跑、大课间活动等等,校领导们都带头参加。正是这样一支体育工作团队,确保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学校的全面落实,使学校体育课程的开设真正做到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也确保了将学校的体育工作能常规性地列入校级工作日程和校级发展规划,还确保各项体育经费能按上级要求在校级预算中予以落实,
五、《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为顺利完成学年度体育《标准》测试工作,提高我校体育《标准》成绩,期初学校制定《健康标准》的达标计划,要求各达标班级认真开展《标准》训练和测试工作,在校领导的指挥下,由体育组牵头,班主任为组织者,以任课体育教师为指导,体育教师、校保健教师协同配合,齐抓共管,共同组织实施,高要求、高质量地完成《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活动,主要是进行了肺活量、身高、体重、跳绳、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1000米、800米、50米、引体向上等项目的测试。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本学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顺利进行,全校学生的测试成绩良好。
优秀率 | 良好率 | 及格率 | 不及格率 |
8.96% | 40.45% | 91.90% | 9.10% |
六、体育比赛与体育训练
课内课外紧密结合,加强学生的健身观念,能初步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体育观。学校每学年充分利用体育节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运动会,鼓励全员参与。根据活动安排,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校内年级竞赛活动,如班级跳绳比赛、拔河比赛、往返跑等。通过这些体育活动,不但活跃了校园的文体生活。而且又确保了每一个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体育组鼓励学生积极报名篮球、足球、乒乓球、阳光项目的校级训练队来,让他们在课间或活动课时间练习,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达到锻炼的目的。并掀起了一股体育健身活动的热潮,从而增强了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锻炼积极性。学生课余训练和竞赛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活跃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开展、发挥学生特长,培养后备体育人才具有积极意义。为更好地统筹安排各教师资源,做到教练员、运动员、训练时间、训练场地器材的四落实,学校教导处和体育组及早地制订了切实可行的体育类竞赛的训练分工计划和各训练队的训练规划,并在全区的中小学篮球、足球比赛中获得一个冠军、两个亚军的好成绩。
今后学校将继续认真落实体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一项基本目标来抓,同时加强教师工作责任心的培养,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教育能力,积极创造一切条件,克服一切困难,想尽一切办法,把我校的体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