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活动及成果】莱阳开发区中心中学2022-2023学年教学研究活动及成果

日期:2023-07-10     

字号:

满园春色竞芬芳——莱阳开发区中心中学“兵教兵,兵督兵”特色教育之路

莱阳开发区中心中学位于城乡接合部,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前几年学生多,教师少,老龄化严重,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好学生流失严重,特别小学部班级多,学生人数多,事事时时依靠教师,顾此失彼,力不从心。近两年来,我校在教育教学上不断寻求创新和探索,实施了“兵教兵、兵督兵”的教育教学方法,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自主性,不仅让学生们找到了快乐成长的空间,也让老师们坚定了教育改革的理念与发展方向。两年下来,师生脸上的笑容多了,课堂活了,课间有序了,教学成绩也好了。真正做到了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思考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具体如下:

一、教学主张

(一)为什么要强调小组合作“兵教兵、兵督兵”呢?

1.爱德加•戴尔的“学习金字塔”

我们知道,“学习金字塔”是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它是一种现代学习方式的理论。最早它是由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的。

第一种学习方式是听讲”,也就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第三种,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第四种,是“演示”,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第五种,“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第六种,“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爱德加•戴尔提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强调小组合作“兵教兵、兵督兵”,实质就是形成一个合作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心理。“听进去不如学进去;学进去不如讲出来”,在适当的时候发挥作用,让“小教授”“小助教”们登台或者在组内“讲大课”,与学习金字塔理论是一致的。这样既能进行更有效的课堂教学,又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也能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要敢于放手,真正实施好“兵教兵”、小组长、小老师的领先作用,让学生去实践,磨练,充实和提高自身能力。因为要想当小老师,小组长,必须对知识有足够的储备,有效的输入才能达到高效的输出。从而使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从中享受成功的喜悦,进而获得自信,提高学习的兴趣。

2.“双减”政策下,课堂需要提质增效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创新合作四人小组这是我校在育人模式上所做的创新和探索,也是为“双减”书写的注脚。“双减”背景下,我们要守住课堂这块主阵地,打造高效课堂,首先就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改变师生角色定位。教师和学生的定位在课堂中要来一个调换——教师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改变以前教师唱“独角戏”的形式,让课堂教学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真正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成为课堂的引导者、激励者,引领学生如何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由被动接收转为主动学习。通过小组自主学习,学生不知不觉间解决了疑难,往往会由衷地高兴,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在自主学习、学生互动交流中提升了孩子们的自信心,以后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越加高涨,真正做到“不待扬鞭自奋蹄”了。

3.核心素养体现人本精神

新课标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新课标真是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的人本思想。以人为本是教育追求的根本所在,因此教师需改变传统教学中只重视对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人的发展这一教学模式。新的课程改革要呼唤学生的主体精神,因此教学重点应向学生发展转变。教学过程既重视知识的学习,又重视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加强小组合作,全息全员全程参与,共同提高,共同发展;充分落实“双减”政策,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发展多提供一个舞台,让学校教育多散发一些活力。

二、教学实践

(一)组建高效的“兵教兵”小组,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1.“兵教兵”合作小组是教师先将全班学生按照成绩优劣,分成优等生和学困生、中等生(1:1:2)三部分;再依据成绩、性别、性格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一般情况下4人一组(一名优等生、两名中等生、一名学困生);结成学习对子,优等生和学困生、两名中等生同桌而坐结对学习。

在划分“兵教兵”合作小组中,同桌2人为一个对子;前桌后桌4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前后两排8人为一个大组。

4人一组需确定组长一名,领导小组,其余三人确定一名课堂记录员(安排学困生),负责本小组的评价记录,此评价是教师根据课堂表现量化的黑板贴格式如下:

教师课堂即时加分,小组加分记2分,学生个人加分记1分,下课后记录员根据课堂加分进行记录,个人加分,学生到记录员处申报,记录员审查。(加分数量要与黑板上的即时加分对应)两名中等生根据学科优势分别担任学科组长,如语文英语、数学科学组长,负责本学科作业的收发、检查、辅导(批改需教师批改)。学生“兵教兵”时,教师需走下讲台认真观察学生情况,需要迅速搜索积极的小组和个人典型,待“兵教兵”结束后,教师首先评价典型小组和个人,并给予量化得分(小组一次2分,个人一次1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兵教兵”活动。教师将小组能够开口帮扶,作为评价小组效率高低的重要依据,对整个小组进行捆绑评价。小组成员根据课堂表现,一天一量化,一周每个成员的量化得分加起来就是本小组的最终得分。

课堂评价标准:

评价内容

分值

小组内讨论发言积极,有想法。(评价人:组长)

2

班级内踊跃交流,表述清楚有见解。(评价人:教师)

2

小组集体学习任务完成质量高,课后小组内有帮扶,效果好。(评价人:老师)

2

课堂检测满分或进步明显。(评价人:教师)

2

课外作业书写规范、正确率高。(评价人:组长)

2

课堂评价量化表:

附件一:课堂记录表


星期

项目

姓名

周合计

内讨

发表意

归纳观点积极展示

小组任务完成及帮扶

课堂检测

语数英科作业

内讨

发表意

归纳观点积极展示

小组任务完成及帮扶

课堂检测

语数英科作业

内讨

发表意

归纳观点积极展示

小组任务完成及帮扶

课堂检测

语数英科作业

内讨

发表意

归纳观点积极展示

小组任务完成及帮扶

课堂检测

语数英科作业

内讨

发表意

归纳观点积极展示

小组任务完成及帮扶

课堂检测

语数英科作业













































































































备注:学困生负责以上五项的量化记录,每一项2分。(这个记录表中的备注一行不出现)

每周一,班主任利用班会时间进行统计、评比,根据班级设置的评价机制给予相应的奖惩。每周表彰两个优秀小组、两个优秀组长、两个优秀组员、一个进步小组、两名进步组员。获得表彰的同学及组长在奖池里抽奖,奖品可以设置为小礼品、老师的拥抱、作业免写券等;月评价可根据四个周的总成绩设置优秀小组奖流动红旗,全班3面优秀小组流动红旗,每个优秀小组中的四位同学每人在桌子上放置一周,并发放喜报交给家长,流动红旗每月一评,让流动红旗流动起来。

2.注意问题:正确处理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我们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每个人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合作之前要先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思考后带着自己的疑问和想法再去和其他组员交流,这样即便有不会的学生也能清楚自己不会的点在哪里,这样也给平时不喜欢动脑筋思考或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进步的机会,防止他们在合作过中不参与、不说话,让每个同学有机会发言。同时,我们要适时向学生强调个体独立学习的重要性,不要过度依赖于自己的组长或组员。

3.教师备课

在备课方面,我们根据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合理开展小组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准确把握每节课的重难点,过于简单的知识可以由小组发言解决,较难的任务教师加以分析点拨。比如,在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时,存在两是种解题思路,通过自主学习,学生更容易理解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需要教师指导,引导学生画图分析。所以,对于开展兵教兵活动的课堂,教师上课前设计好任务单,有了任务单,学生的思考讨论才会有目的有方向,教师学生间的帮扶,才能有内容有效果。

任务单的制作与使用,学科教研组长根据单元内容将组内学科老师进行分工,将本单元教学中能够进行讨论探究的问题或者课堂教学中需要通过分解才能解决的问题设计成任务单(电子档),然后学科老师进行集体备课,集体进行充实修改,再将完善好的任务单级部老师每人打印一份,课堂上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就在任务单上记录,再粘贴到课本上。

任务单格式:

《         》学习任务单

学科


年级


姓名


小组


学习目标:

学习任务一:(需要掌握的内容) 学

学习任务二:(通过哪些方法学习知识)导

学习任务三:(随堂测评) 测

小组评价:积极发言☆☆☆   表述准确☆☆☆   任务完成☆☆☆      组长签名:

小组合作学习不是唯一的途径,它需要我们不断的进行研究,探索出更多的有效合作的学习技术,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不断发展,深度学习。

(二)“我”是督察小标兵----校园常规网格化管理

学校常规管理可以说千头万绪,光靠班主任是不够的,我们需将两个4人学习小组合成一个8人大组,实行网格化管理。8人组两个组长负责监督另一个4人组的纪律、卫生等情况。按照量化表给予扣分。如果一整天组内没有扣分人员,每个组员加3分。小组成员根据课堂表现,一天一量化,一周每个成员的量化得分加起来就是本小组的最终得分。

小学生日常行为评价标准:

评价内容

分值

课间:课间休息不乱跑,悄声慢步不争吵,

上下楼梯靠右行,杜绝逗留不抢道。

2

入厕:入厕来回站一队,人多拥挤不争位,

拐角慢走防碰撞,安全意识紧跟随。

2

餐厅:中午就餐不离校,排队洗手不喧闹,

有序就餐食不语,光盘节约我做到。

2

路队:悄声无言队站好,不推不挤不乱跑,

路队成行走边线,紧跟队伍不说笑。

2

卫生:入校及时做清扫,果皮纸屑不乱抛,

桌洞地面无垃圾,上学放学戴口罩。

2

附件二:常规管理评价表


星期

项目

姓名

周合计

课间

入厕

餐厅

路队

卫生

课间

入厕

餐厅

路队

卫生

课间

入厕

餐厅

路队

卫生

课间

入厕

餐厅

路队

卫生

课间

入厕

餐厅

路队

卫生













































































































(三)流动红旗飘起来

最后课堂评价量化和常规管理量化加在一起,就是本小组一周的最后得分。月评价时,把这四周的总分加起来,就是月量化评价得分。月得分最高的三个组获得本班流动红旗。多维的评价使得同学们能及时寻找到自己和小组在学习中的差距,及时调整状态,在班级内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

附件三:总评价表


项目

小组

课堂

得分

常规

得分

课堂

得分

常规

得分

课堂

得分

常规

得分

课堂

得分

常规

得分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六组










七组










八组










九组










十组










附件四:评比台的设计:

评比台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六组






七组






八组






九组






十组






十一组






(贴小红旗)

期末,获流动红旗最多的3个组给予喜报和物质奖励。

二、教学特色

(一)小组合作下,教师角色发生了转变

1.教师是教学设计的“藏宝者”。

设计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第一步。它是承载教师劳动并体现教师劳动的部分。小组合作学习下的课堂不同于传统课堂,此时的课堂小组并列,先学后教,那种重在设计教程,以教程带学程,细致严密地规定学生的学程,细致到第几分钟要求学生读书,读第几页第几段的做法,显然与小组合作学习相悖,是作为设计者的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下必须改变的。     小组合作学习下的教学设计是一种更加面向学习者的设计,设计的一切活动均围绕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如同事先布下的一个局,教师就是那布局者和藏宝者,学生是那靠团队的智慧协力去把教师藏下的“宝贝”挖出来的破局者和挖宝人,“宝贝”是本课的教育目标。“宝贝”藏在某个地方,同时隐藏在寻宝的过程中。教师确定好“宝贝”,让学生知道找什么;要布好局,让寻宝的过程具有更大意义;要讲好游戏规则,让学生根据规则去寻找。所以小组合作学习下的教学设计实际上是在设计学生的学程。教师们不再局限在思考自己在课堂上如何讲,使用什么教学手段讲,而是努力为学生设计一个在一段时间内自己开展学习的方案,设计一个以学生合作学习为核心的方案。

2.教师是小组合作的“护航者”。

从护航的角度讲,小组合作学习下的课堂由若干个独立小组构成,教师只关注一个或几个小组的学习情况,忽略或丢下其他小组不管,不符合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原则。教师需要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本领,最大限度地将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尽收眼底,全面掌握学情。以教为主的课堂,教师通过观察、提问、演练等环节,较为容易掌握学情。小组合作学习下,教师只有跟随小组学习全程,才能把握学生学习的心路,找准教师实施引领的起点和关键点。作为护航者的教师,要对航程中的情况了如指掌,对破除航程中的险境胸有成竹,拥有根据只言片语迅速判定小组学习程度和问题的本领,在小组学习出现偏颇、遇到障碍时能及时发现,以教者的智慧、长者的权威给予点拨纠正,帮助小组走出困境,步入正确轨道。     3.教师是学习成效的“品鉴者”     小组合作学习下,伴随课堂教学整体的变化,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从评价对象到评价内容、从评价标准到评价目的都在进行调整,这是教师作为评价者发生改变的地方。     通过品鉴,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哪,需要在哪。这里的品鉴更侧重引领,侧重以欣赏鉴定的方式实现引领。这样的品鉴,较之过去的评价,多了一份研究,多了一份欣赏,将更能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增强学生与小组、学生与学习、学生与教师的亲近感。     4.教师是学习环境的“创设者”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围绕小组的学习来组织和创设条件。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条件是保障小组学习开展,即保障学生在小组内能够学,愿意学,学得好。在保障小组学习开展的各种条件中,环境条件尤为重要。小组合作学习需要这样一种环境:它能够保障小组学习持续,不断深入,保障学生不是被动地完成教师的要求,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而是积极探究,合力攻关。学生乐于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学习,在小组内安心学习,通过小组学到了更多有用的知识,学习变得越来越有品位。    

(二)小组合作下,学生角色的转变。

“谁讲谁清楚,越讲越清楚”是全班同学的座右铭。鼓励孩子们大胆讲、上台讲是“兵教兵”策略实施的初心。三尺讲台是孩子们展现自我的舞台,小组合作兵教兵,学生们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找到了学习乐趣,孩子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教学理念得到了有效的落实。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的意识,同时学生的学习向着更深层次方向发展,逐步形成核心素养,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

五年级三班的学生在学习圆柱的侧面积时,对于侧面展开图与圆柱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这一难点,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所以在设计作业时,尹莲老师让学生提前自己动手做一个圆柱,这样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对圆柱的认识会更深刻。课堂上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教具,并向大家介绍自己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难发现,大多数学生会出现底面圆和圆筒衔接不好,组内讨论分析原因,在讨论的过程中,有小组长直接将圆柱沿着高剪开,剪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而长方形的长就是圆的底面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组员听到组长的一系列分析,也是豁然开朗,连连发出“哇哇”的惊叹声!解决这一难点后,圆柱的侧面积也就不言而喻了。别的小组看到这位小组长的操作,纷纷效仿,也在组内展开了剪纸行动,忙的不亦乐乎,乐此不疲。一个简单的动作,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和圆柱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整堂课的学习氛围和目标达成度都非常成功。

小组长沈昊辰说:“我们很喜欢这种共同成长和进步的方式,和组员们很乐意互相讨论和沟通,见证彼此的成长与进步!”

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兵教兵不是把学生训练成像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人,而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潜能,让学生拥有自主表现的空间。真正做到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思考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

(三)小组合作下的网格化管理

每天早晨7:00,小学部的校领导与各级部主任准时出现校园内,相约走进各班教室,检查学生的日常行为情况,及时在学校工作中群中进行检查结果的通报结果。

“兵督兵”校园常规网格化管理,也是学校管理的一个亮点,实现了课内、课外大联动。将左右两个相近的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相互督察小组成员在校园安全、课间管理、餐厅秩序、路队纪律、班级卫生、防范欺凌等情况,并按照量化标准给予对方小组成员加减分,一天一记录、一周一统计、一月一评比,形成校园常规管理网格化。

久而久之,学校的面貌有了明显的改善:学校里多了很多“小主人”,他们爱管“闲事”;走进教室,桌椅板凳整整齐齐、地面干干净净;课下校园里也听不到喧哗的声音,三秒快静齐的路队也成了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校将继续强化、提高孩子们自我管理的水平,让孩子们‘入室即学,入校即净’,遵循‘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全面发展’的原则,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成为学校、班级的小主人翁。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