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2022年全市初中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精神,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教学氛围,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业务能力提升,助推“双减”政策落实,践行“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课堂模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毕郭初中2022-2023学年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于本周正式拉开帷幕!
一、组织筹备,赛前培训明要求
学校针对此次活动精心组织,成立专题评委组,共有20位评委领导、老师,确保每堂课至少3位领导、6位教师参与听评课评分,明确评分标准。
由毛主任召开专题会议,组织参赛教师学习大比武活动文件,引导各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到课堂理论学习,梳理信息技术2.0的四个微能力点,明确“和谐高效、思维对话”课堂教学规范、“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课堂模式等基本要求,并提出授课具体要求:关注学科核心素养、运用“导学一体稿”、合理利用微课等信息技术等资源,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二、课堂比武,精彩纷呈展风采
此次活动共有18名青年教师参加。参赛教师精心准备,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模式,运用“导学一体稿”贯穿教学始终,运用短小精悍的微课呈现抽象复杂的知识点;同时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力量,结合教学内容展开集体备课,从课堂教学结构、课件制作、板书设计、教学语言、微课使用等细节精雕细刻、仔细研磨,共同探究,共同进步,呈现出了一堂堂别开生面、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盛宴”,以精心的教学设计、灵活多样的课堂呈现和良好的师生互动构建出了“自主、合作、高效”的课堂,充分展现了毕郭初中青年教师锐意进取、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风貌。
(一)语文组赛课,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组5位教师积极参与课堂大比武活动。赛课在温老师《回忆我的母亲》的教学中拉开了本次活动的序幕。温老师课堂以“情”字为线索,通过“平凡”和“伟大”两条主线,自制微课帮助学生树立读人物回忆录的方法,以问题为导向,重点探讨了优良的家风是怎样塑造出朱德的优秀,渗透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由浅入深,不拘泥于教材,不束缚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大胆放飞思维的翅膀,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积极动脑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晶莹的泪光中体会“母爱如山”的道理。
张老师所授《我的叔叔于勒》一课,以读、说、悟、练四个环节贯穿课堂,环环相扣,教学思路清晰。张老师采用“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模式,重点内容放在对课文内容梳理和人物形象的分析上,传授赏析文章的方法,注重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分析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一步步引导学生分析出父亲、母亲的冷酷无情、金钱至上的本性。微课《小说中的“我”与作者》引导学生回看全文,再次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进行了德育教育,在批判现实中寄予着对美好的期待。
语文组赛课过程中,各位老师上课时都能注意到创设问题的情境,注重语文的朗读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更做到了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二)数学组赛课,提升数学思维
数学组姜老师《中位数与众数》授课以开放性的问题设计引发学生思考,从兴趣中引发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然后以环环相扣的问题运用“延迟判断”教学手段,让学生们在主动探索、思考、发现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中位数与众数的产生过程及实际意义;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在学习中让学生自己总结发现问题和规律,学会利用数据对实际问题和相关信息进行有效地分析。
秦帆帆老师利用学生熟悉的青蛙儿歌入手,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又容易明白数学知识;采用动手操作,利用木棒搭建正方形,小组讨论找规律,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利用微课讲明白字母的各种作用,学生参与面广;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推理,从而让学生自己展示,内容安排条理,知识讲解到位,注重前后管理知识的串联与迁移。
数学组的课堂注重将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相结合,侧重知识的转化和运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英语组赛课,强化核心素养
英语组教师们紧随赛课步伐,6位教师踊跃参加。曲老师的《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课堂教学展示了精彩迷人的英语阅读课。曲老师教学设计合理,容量大,学生提问面广,体型了"和谐高效,思维对话"的课堂模式;借助微课突破了语法难点,运用动画理解故事,为复述课文扫清了障碍,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利用速读、精度结合的形式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章,激励学生开口说话,增强自信心,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进行情感教育。
邱老师《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符合英语学科提倡的听说训练,以选择、填空、排序等丰富题型结合学生板演、演讲、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组织课堂教学环节,给了学生很多练习听力、口语表达的机会,重视听力训练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参与度高。
李老师《Sad movies make me cry》听说课堂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在练习涉及情感形容词(happy, sad)时,引导学生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教学的多样化,尽最大力量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让学生乐学、会学,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情感以及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动机,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英语组的阅读课和听说课为我们展示了对课本上“听”“说”“读”的活动进行改编,减少学生听、说、读的难度,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轻松地找到答案,可以激发不同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去除思想包袱,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规范学生的口头英语,不卑不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四)政史组赛课,进行思想教育
王老师《我找谁负责,谁找我负责》以探究的形式展开,以“我”为中心,围绕责任,从责任的含义、来源、责任与角色的关系、自己承担责任对自己和他人的意义及承担责任的表现、他人为我承担的责任、人人都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等方面进行问题设计与引导,层层深入,引导学生结合事例、结合自身来理解本节课的内容,发散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更能真实体会到责任与担当,增强责任意识。德育渗透和引领效果较好。
政史组课堂侧重于将新课程理念及教育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采用清晰的教学思路及独到的教学方法,在知识飞扬中展开思想火花的碰撞,培养学生品德,提高学生素养。
(五)理化、生地组赛课,培养实践能力
理化组刘申林老师《家庭电路》课堂,利用微课视频很好的展示了家庭电路的组成,配合插座、插头、电灯等实物展示,使学生明白应如何接火线、零线、地线,注重让学生通过实践来获取知识;当堂训练环节,学生讲解,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课堂提问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课堂小结和当堂检测及时,整堂课注重学生罗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主体地位提现明显。
生地组姜雪娜老师《鸟的生殖和发育》课堂,利用多个视频和实验活动来引导学生探究鸟卵的结构,教师利用微课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动手实验,变抽象为直观,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体会到了动手操作过程中获取知识的乐趣,教师巡视,适时点拨,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印象。
理化、生地组课堂教学以理论学习和实验探究为主线,层层深入,符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又参与了探究的基本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学科素养。
三、听课评课,中肯评价促成长
“众人拾柴火焰高”。比武教师除了自己反复琢磨讲课内容,一遍一遍的试课,更是积极寻求教研组的帮助,组员们纷纷倾囊相授,助力青年教师成长。课堂上老师们细致严谨地组织、全面有效的互动和积极有效的探究引导使得课堂更加生动精彩,展现了青年教师的活力和良好的教育素养。老师们激情洋溢的讲授,学生们积极踊跃的发言,让每一堂课都精彩纷呈,也让讲台成为了展示青年教师风采的舞台!
青春课堂,扬帆起航。教育是一门学无止境的艺术。一个人可以走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很远。领导组、专家组、学科组评委以及教研组长、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听评课活动,对教师课堂中微能力点的体现与应用给出中肯有效的评价,推广优点,同时也给青年教师提出建议,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四、总结表彰,回归教育初心
在全体青年教师授课完毕后,学校及时完成对评比分数的汇总,评出一等奖、二等奖,并颁发证书,同时教研组内展开教师互评活动,引导教师反思自身,总结经验。如教师们进一步关注课堂时间与课堂内容的把控、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应用等。
比赛是教师学习的平台,是促进教师成长的基石,是供大家相互学习的机会。此次活动,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打下更加扎实的基础。在这秋意浓浓的日子里,老师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探求教育教学的路上携手前进。
招远市毕郭镇毕郭初级中学
202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