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
道德与法治教研计划
徐家店镇中心小学
一、指导思想
新学期,根据教研室工作要点,领会本学科教研会精神,以学校教学计划为中心,学习和贯彻《品德与生活》《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为重点,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常态教学管理力度,深入研究“学本”课堂,加大学生习惯培养的力度;继续围绕培训新教材、聚焦核心素养, 切实转变教师观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展开行动研究。
二、工作目标
1.规范学科过程管理,提高常规质量,做到目标明确,管理科学。
2.加强学本课堂研究,开展好系列研讨活动,力求目标精准、重点突出、环节简约、能力优先。
3.提高老师对新教材使用的处理能力,对“教、学、评”活动的设计能力,对“活动化、生活化”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
4.关注学生发展,加强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认识的培养。
三、研究主题
聚焦核心素养 深度研讨新课标、紧扣大单元导向 破除任务群壁垒。
四、教研内容与推进措施
(一)规范过程管理,提高常规质量
本学期,继续以规范教师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目标,抓好常规管理工作。
1.学习教研室教研精神、本学科教研计划,并结合以上内容,完善本学期个人的教研计划,力求做到务实有效。
2.学习教学常规基本要求,按要求进行备课、作业。
3.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形式对各项常规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及时进行反馈。
4.继续研究德育微课,一年级:传统节日;二年级:传统节日;三年级:传统文化“孝”;四年级:传统文化“诚信”;五年级:传统文化“忠” ;学宪法。低年级:习惯养成和礼仪教育;高年级:学宪法。
(二)加强学本课堂研究,提升学科能力
继续聚焦核心素养、关注学科德育,深化学本课堂建设,承担德育学科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价值引领,落实“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引领教师将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落实到日常课堂教学之中。沿着“自学--研讨--课例解析”的路径进行整合性学习,将综合素养培养、学科德育落实、学本课堂建设三位一体融合式推进。重点解决教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修订的《2022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落实“四个熟悉”:熟悉课程理念、熟悉课程标准、熟悉教学策略、熟悉学科教材。
2. 继续围绕“聚焦核心素养”展开集体备课研究活动,围绕学校 “基于生命化教育,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主题,确立本学科的教研重点:深度研讨新教材,加强学科群整。
3.以“学本课堂”建设为抓手,开展听推门课、过关课等活动,对教师的常态课堂进行诊断与指导。
5.按照既定的课堂评价标准开展课例研讨活动,做到人人有精品课。要求45周岁以下道德与法治老师提前准备精品课,本学期每人执讲一节公开课。
6.组织教师利用网络研修、各级各类学习活动等平台,学习相关的视频、资料、刊物,提升教师学科素养,构建学习型团队。
(三)关注学生能力,强化道德认知
1.进行学生基本能力检测,关注学生道德素养和行为认知。
2. 每学期班至少完成1-2次研究性作业,按照学校要求进行布置、评价、整理、装订。
五、工作配档
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工作配档 | ||||
时间 | 内容 | 组织人 | 地点 | 备注 |
02.13-02.25 | 新课标应用能力培训与测试 | 李光鑫 | 录播教室 | 下载微研,组内研讨 |
2023.02上旬 | 完成个人教学计划 | 李光鑫 | 管理员备课分工 | |
2023.3.3 | 学科教研会,布置新学期有关工作及教研室要求 | 李光鑫 | 录播室 | 大单元教学。任务群研讨 |
2023.03.23 | 推门听课研讨活动 | 李光鑫 | 录播室 | 抓阄推门讲课 |
2023.03.16 | 教研会—大单元教学设计 | 李光鑫 姜永琴 | 录播室 | |
2023.4.11 | 教学大比武课堂教研活动 | 李光鑫 | 录播室览室 | 备课、思维导图、学习评价单 |
2023.4.17 | 海阳市大比武遴选 | 李光鑫 | 围绕“聚焦核心素养”陈秀讲课 | |
2023.4.20 | 观摩优秀课例录像,组织研讨 | 李光鑫 | 网络 | 核心素养,德育目标,活动设计(海阳大比武视频) |
2023.5上旬 | 学生调查访问能力检测 | 李光鑫 | 录播教室 | 关注学生道德素养和行为认知 |
2023.6 | 作业展评 | 李光鑫 | 录播室 | |
2023.7 | 常规教研,评价 | 李光鑫 | 录播室 | 按照学校要求进行布置、评价、整理、装订。 |
六、附件
(一)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落实要求
教师个人的教学计划:要包含学情分析、教材整体解析、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参照烟台新下发的课题细目)、教学措施等。
年级组的学科教研计划:要依据学校的教研计划制定,包含工作目标、工作重点、教研内容、推进措施、年级教研活动安排等。
学校的学科教研计划:包含指导思想、工作目标、研究主题、教研内容与推进措施、具体工作配档。
(二)管理措施
1.教师备课:
(1)围绕“聚焦核心素养”展开集体备课研究活动。在教学反思、教学准备上明细要求,整体关注生的状态与学的状态,关注学的方式与学的结果。
落实教学评一致性,具化教学目标的制定,详案要加设计意图、详细的教学准备、思维导图、学习评价单。
(2)汇总本校的备课成果。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提供一篇优秀成果,纳入学校汇编之中。
(3)推荐骨干教师参与全市的集体备课活动。3月下旬,按烟台市的细化课题下发备课要求,骨干教师参与,组织1-2次研讨活动,完成上册的集体备课成果。
2.教研组的集体备课:
至少间周一次。
集体备课的内容围绕新教材培训与研讨、专题领域解析(如“安全生活”)、优秀课例观课议课、学生学业能力指导等。
集体备课研讨的档案:有教研组的会议记录、有个人的学习研讨记录、有集体备课的相关成果。
3.学生作业
推行德育项目化作业、巩固思维导图的成果,3-5年级设立道德法治课堂笔记、对学生的基本能力培养明细要求。
项目化作业:关注主题调研或德育实践活动。落实:调研的结果分析或实践活动的纪实与感受分享。
思维导图:班级集体成果一学期一次,课堂笔记上的思维导图每单元不少于1次,五年级学生倡导每课都有。
课堂笔记:记课题、板书、导图或其他等。
基本能力培养:
一二年级:重点关注学生的沟通礼仪、能联系学习内容简单说出感受、熟悉教材中的绘本故事。同时,完成教材中的德育评价活动。
三至五年级:重点关注学生沟通礼仪、调查访问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有礼有节的对话、表达清晰流畅、和气大方;熟悉调查访问的基本流程、能简洁提问、会简洁纪实与整理分析。同时,完成教材中的德育评价活动。
海阳市徐家店镇中心小学
20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