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栖霞市妇女儿童健康状况,依据妇幼卫生年报数据,经过全面的妇幼信息数据收集、整理、审核、汇总工作,系统进行栖霞市妇女儿童主要指标数值与近三年数据变化趋势,全面掌握栖霞市妇女儿童健康状况。
栖霞市现有四家助产机构,十五家卫生院和六家服务站以月、季、年报时间顺序上报各项妇幼信息报表。全市的妇幼保健工作全面贯彻《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方法,以“一法两纲”为目的,走“以保健为中心,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务实苦干,极大推进了我市妇女儿童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妇女健康指标及分析
2020-2022年三年数据变化为基础进行分析
(一)孕产妇保健和健康状况
表1 2020-2022年孕产妇保健状况分析
年份 | 孕产妇数 | 孕产妇系统管理人数 | 孕产妇系统 管理 率(%) | 孕产妇死亡人数 | 孕产妇死亡率(/十万) | 剖宫产率(%) |
2020 | 3153 | 3086 | 97.88 | 0 | 0 | 37.93 |
2021 | 2154 | 2111 | 98.00 | 0 | 0 | 37.84 |
2022 | 1651 | 1596 | 96.67 | 0 | 0 | 39.11 |
1.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妇幼保健水平和产科质量的重要指标,已受到世界和各国政府及妇幼卫生部门的普遍关注,而孕产妇保健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孕产妇死亡率的高低。在2020-2022年三年期间未出现一例死亡病例。孕产妇死亡率的零保持与我区加强紧抓重点孕妇管理,严格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有关。各助产机构实行重点孕妇首诊负责制,筛查阳性的孕妇进行妊娠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分级为橙色以上的孕妇,医疗机构应当将其作为重点人群纳入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并要求在三级医疗机构住院分娩。同时通过孕妇课堂、在线授课等形式对孕产妇进行知识宣教,强化自我保健意识,提高重点孕妇产检的依从性。
2.2022年全市孕产妇保健早检率、产前筛查率、产后访视率和系统管理率分别为99.39%、99.15%、97.70%、96.67%。新法接生率为100%,住院分娩率为100%。高于2021年。
3.孕产妇贫血患病率
栖霞市孕产妇贫血率2020年2.41%,2021年1.97%,2022年2.18%,由于现在孕产妇多为上班族,工作繁忙,有的不按医嘱,2022年贫血率较去年上升,需加强孕期宣教和营养监测评估指导,降低孕产妇贫血患病率。
4、控制降低非医学需要剖宫产率的指标,随着二胎政策放开,近两年剖宫产率较稳定,保持在40%以下。
(二)妇女常见病筛查
表2 2020-2022年妇女常见病筛查及妇女两癌筛查统计
年份 | 妇女常见病定期筛查率(%) | 妇女常见病患病率(%) | 宫颈癌患病率(/十万) | 乳腺癌患病率 (/十万) |
2020年 | 94.81 | 4.47 | 0 | 15.56 |
2021年 | 94.08 | 6.99 | 35.49 | 14.20 |
2022年 | 94.82 | 6.07 | 3.39 | 3.38 |
妇女常见病定期筛查是反映妇女接受保健服务情况的重要指标。2022年全市妇女病检查率和妇科病检出率分别为94.82%和6.07%,与2021年相比检查率高,患病率低。为提高我市妇女“两癌”的早诊早治率,降低死亡率,切实提升农村妇女健康水平,栖霞市卫健局联合妇联、财政、扶贫办,通过电视台、乡镇卫生院、计生办、农村集市日广泛宣传,提高农村妇女“两癌”防治知识知晓率。栖霞市35-64周岁农村妇女数97448人,按照两癌筛查三年一计划周期,推动农村妇女“两癌”检查全覆盖,2022年全市农村适龄妇女“两癌”检查任务数27000人,完成实际检查人数29526人,结案人数29526人,筛查率109%,圆满完成了本年度的“两癌”筛查任务。TCT筛查异常人数1762人,HPV阴性分流952人,本院阴道镜实查人数324人,发现癌前病变37例,宫颈早期浸润癌1例,早诊率达到100%。
乳腺癌筛查29626人,结案人数29626人,覆盖率109%,超声筛查0级和3级382人,4级和5级15人,追踪随访100%,发现导管原位癌1例,早诊率100%。
为了保障“两癌”筛查项目实施效果:院内成立“两癌”领导小组、质控小组、技术指导小组,院内质控和培训每季度1次,迎接县级督导考核4次,根据存在的问题立即进行整改,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保障了实施效果。满意度调查人数9000人,满意8660人,满意度达到96%。(三)预防出生缺陷
1.采取多种措施加强项目的开展:一是和民政婚姻登记处联合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相关知识,提高婚检妇女参与的积极性、自觉性,婚孕检实现“一站式”服务。二是利用对早孕情况随访的同时,为怀孕的育龄妇女建立优生档案。三是针对检查结果进行逐项分析,及时发现可能影响优生的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报告和指导建议。四是及时反馈评估意见,并做好分类指导。五是抓好早孕、妊娠结局和出生缺陷随访,将相关信息准确录入国家信息系统。六是采取多种方式,通过现场宣传、微信公众号、科普讲座、抖音等途径,广泛宣传免费婚孕前检查政策,增加婚检率,2022年婚前医学检查84.35%,2021年婚前医学检查81.90%,2020年婚前医学检查81.02%,查体率在逐年增长。多方努力下,婚检率逐年提升。给育龄妇女发放叶酸,督促备孕前3个月和孕后3个月每日补充叶酸,以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的发生。
2.产前筛查。我院产前筛查符合省级和市级设置的规划要求,《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都在有效期内;有与烟台山医院签订的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检测采血转诊协议;加强筛查前血样的采集和传递管理;配备相应数量有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参加省市级培训;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及岗位职责;设置产前筛查技术服务诊疗组织、质量控制组织、健全产前筛查技术服务各项规章制度及岗位职责、专人负责信息档案管理和追踪随访服务;设立医学伦理委员会,有完善的筛查流程和内部运转机制,保障项目的有效开展。2016年10月开展免费产前筛查,产前筛查率逐年提升,2020年产前筛查率97.10%,2021年产前筛查率98.76%,2022年产前筛查率98.89%,呈逐年上升趋势。
3.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继续进行免费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免费对象为男女双方一方有栖霞市户籍,在栖霞市内有助产资质的四家医疗保健机构分娩,享受新生儿四种遗传代谢性疾病的免费筛查,2022年免费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率100%。
2022年辖区4处助产医疗机构上报出生缺陷发生率为0.12%,由于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政策实施以及孕妇学校的授课、科普宣传等形式,孕妇对产前检查重视,我区出生缺陷发生率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
(四)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目
栖霞市妇幼保健院督导各助产机构为所有孕产妇主动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与咨询,为感染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育龄妇女及其家人提供预防母婴传播的信息、医疗保健及转介服务;将艾梅乙筛查关口前移,在婚前检查和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中开展艾梅乙检测,全面规范开展落实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服务,早发现、早干预,努力推动消除母婴传播工作。2022年栖霞市孕产妇数1767人,孕早期100%进行艾梅乙检测,其中检测孕产妇梅毒双阳8例,梅毒双阳治疗8例,梅毒感染孕产妇治疗率100%;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1名,按规范进行预防性治疗及随访检测,治疗率100%。HIV暴露儿童1名,结案儿童1名,均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用药、随访检测及信息上报,用药率100%,目前已随访过3个月,HIV核酸检测均为阴性,2022年栖霞市孕产妇艾滋病母婴传播率0;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产妇所生活产数24人、注射免疫球蛋白24人、接种率100%。
一、儿童健康状况
1、儿童保健服务情况
2022年新生儿访视率全市为98.91%,高于2021年的98.24%,2020年的98.03%。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为97.28%,高于2021年的97.08%,2020年的96.29%。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为96.15%,高于2021年的95.86%,低于2020年的95.19%。2022年以上服务指标均比2021年、2020年有所提高。
指标% | 全市(2022) | 全市(2021) | 全市(2020) |
新生儿访视率 | 98.91 | 98.24 | 98.03 |
3岁 | 97.28 | 97.08 | 96.29 |
7岁 | 96.15 | 95.86 | 95.19 |
表1 2022年儿童保健服务指标与有关指标的比较
2、儿童死亡状况
指标‰ | 全市(2022) | 全市(2021) | 全市(2020) |
新生儿死亡率 | 0 | 0.46 | 0.32 |
婴儿死亡率 | 0.12 | 0.46 | 0.63 |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 0.24 | 2.32 | 1.9 |
儿童死亡指标是反映儿童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2021年年报资料可提供的死亡指标见表2。
表2 2022年全市儿童死亡指标与有关指标的比较
3、生长发育指标:
(1)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发生率
2022年我市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发生率为0.47%。
(2)贫血状况
儿童是生活环境、卫生状况和营养条件最为敏感的人群,他们的营养状况能及时反映整个人群的营养状况,而人群的营养状况又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2022年在检查的14328个5岁以下儿童中,贫血人数为148人,贫血率1.03%,中重度贫血患儿为34人,患病率0.24%。贫血患病率相较2021年的统计数据有所减少,这与我们在本年度进行的数据核实和管理培训有关,应提高基层医院的检查能力,确保了数据上报的真实性。
(3)超重及肥胖情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肥胖率总体呈上升趋势。2022年5岁以下儿童超重率为1.05%,肥胖率为0.47%,均较2021年有所下降。
4、0-6岁儿童视力检查情况
视力检查是近几年工作的重点。2022年共检查23759人次,占同龄儿童的98.824%。其中6岁儿童共检查4792人次,视力不良检出人数67人,占检查人数的1.40%。
三、政策建议
从数据统计分析来看,妇幼健康服务工作正有序稳步有序推进,妇幼工作成绩的取得与上级部门的政策支持及我们妇幼保健院的努力密不可分,是多方面共同协同协调协助实现的。尽管如此,工作仍存在短板,达到国内先进地区的水平仍有差距。
(一)领导重视,政策支持,严格监督评估 需政府决策领导,进一步加强我区的妇幼保健工作,提升妇女儿童健康水平。从政府层面出台指令性文件,加大妇幼保健标准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与力度,增加有关妇幼健康项目专项设立,提高婚检、孕检依从性,关注儿童生长发育监测,为提高妇儿健康水平提供支撑。每季度卫健局组织相关专家对辖区妇幼保健工作实施情况督导,对项目工作不扎实、任务不落实、措施不得力的给予通报批评,并将任务完成情况和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年度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并与年终卫生工作考核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
(二)发展妇幼保健专科联盟 在孕产期保健上,政府支持加大专科联盟投入,协同辖区助产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妇幼保健业务;定期加强基层社区中心对妇、产、儿专科的技术提高,同时鼓励孕妇早孕建册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便及时掌握孕妇信息,按时定期做好随访服务。
(三)规范项目的信息管理 健全市、乡、村三级妇幼信息网络,规范网络管理,及时、准确完成项目网络直报工作。达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覆盖所有涉及妇幼信息报表的所有数据上报机构,使报表更加简洁化、准确化、具体化。
(四)加大项目宣传力度 针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文化层次,采取不同的形式,大力宣传妇幼保健项目,提高群众的母婴安全意识。
(五)加强项目培训工作 进一步健全基层妇幼保健人员培养机制,加强提高妇幼专业技术人员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
(六)多方齐进引人才 采取了一系列人才引进新举措,有重点、多层次、多渠道引进人才,解决了不同层次的用人需求,有效了缓解人才紧张、技术不足的局面,推动医院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发展,达到惠民与促进医院发展的双重效益,从而更好发挥公立医院服务社会、造福百姓的社会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