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之美,在于蓄积而勃发;教之美,在于深研与提升。为了践行新课标理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激发教师对学科教学的新思考,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开发区实验中学与11月23日举行了主题为“新课标下基于学科关键能力培养的新授课课例研讨活动”。栖霞市翠屏中学一行参与了我校本次主题教研活动,“研”路同行,共同成长。
本次活动主要分为课例展示和专题教研两个环节,由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英语、道法六个学科进行了共研活动。
道法组李玉臻老师展示课例《让友谊之树长青》,角色扮演、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困惑箱里解困惑的环节让学生在学习中审视生活,对友谊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真正实现了学习指导生活。
生物组李亮徽老师执讲《物质运输的途径》,采用论证式教学,学生在初步深入的猜测—实验—论证的过程中,形成本节概念。而且充分实现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的融合。
数学组杨珂老师进行了《一次函数》的课堂展示。杨老师的课堂环节紧凑,语言精练,教学方式多样化。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得到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利用数形结合解决计算“个人所得税法”问题,形象直观理解分段函数的解决思想。
英语组彭煜淼老师流畅的英语口语、温馨的课堂氛围,鲜明的课堂主线,趣味的课堂小活动,让Where's my school bag? 的一节阅读课生动的呈现在大家面前,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下英语学习活动观。
化学组邢心怡老师《物质组成的定量表示》这节课,设计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开展分类与概括证据与推理模型与解释。她注重设计实际情况下不同陌生和复杂的问题解决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探究、讨论交流等多样化方式解决问题,注重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和跨学科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做中学”“用中学”,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物理组赵梦婷老师讲授的《眼睛和眼镜》这节课,深入浅出,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丰富,通过学生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的思维充分活跃起来。
活动的第二个环节,各教研组根据学科特色开展了主题培训活动。培训特别探讨了新课标对于学科教学的相关要求,分析了学科关键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立足学科特点,对“什么是一节好课”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教学研讨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在此环节,初一至初四级部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都发表了自己的体会。各学科骨干教师对课堂教学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以及对课堂教学的几点感受,指出了教师授课过程中的亮点与不足。青年教师发表了本次课例研讨活动的深切感受,并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反思,提出了下一步改进的方向。 如,道法组备课组长于孟孟对情境化教学进行深入介绍,引领教师从情境创设、问题设置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英语组骨干教师于雅哲老师建议课前活跃气氛;课堂中注意过渡性语言,在能力和思维上自然过渡;注重板书设计。物理组潘翠妍老师指出物理学科的任务驱动型课堂还存在很大的发展和研究空间。生物组梅芳老师提出了教师要从心灵关爱的唤醒到严谨规范,让学生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教师应从言语科学性示范、典型试题分类再到归纳整合,充分地关注知识点的落实,以实现求知启智。
栖霞市翠屏中学的老师们纷纷发表了本次前来观摩学习的感受。他们表示实验中学开展的教研活动,求真务实,博观约取,足见老师们平时教学中的探索钻研,真正做到了教学研究的“有心人”。
生动的课堂,高远的引领,智慧的拓展,老师们沉醉在教与研的活动里,体验着收获的乐趣。日学者日新,日新者日进。学校将持续推进学校主题教研活动,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为老师们提供自我展示和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不断提高开发区实验中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化技能,推动教师专业化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