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莱州市竞技体育学校就坐落于莱州城区西南部,南阳河东岸。自1958 年建校以来,在各校级领导的支持和关怀下,几代教职工,艰苦创业,勇于开拓,使莱州体校成为一所人才辈出的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学校现有教职工 40人,在校学生150余人,其中专职教练员12人,文化教师13人。学校设有训练处、教导处、总务处、科研处、办公室、政教处六个处室。学校现设置篮球、摔跤、举重、柔道、田径、跆拳道、拳击、足球等八个项目,12个运动队。具有完备的训练比赛场地和教学、科研、后勤保障设施,能够开齐九年义务教育序列的所有课程,是烟台领先省内一流的竞技体育学校。
莱州市竞技体育学校是首批山东省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05年、2009年、2013年、2017四次被授予“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多次被省、烟台市评为业余训练先进单位。1984年、1992年两次被国家体委评为“业余训练先进集体”,多次为烟台市、山东省、全国提供参观现场,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2008年新校建设启动,2010年投资2000余万元的新体校竣工使用。建有1000多平方米重竞技训练馆1个、1000余平方米的篮球馆1个,2700多平方米的教学办公楼1栋、1200余平方米的学生宿舍楼1栋,400米标准塑胶田径场地1个、室外塑胶篮球场1个。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搬入新校后,先后投入500余万元,改造塑胶田径场地,更新器材,添置仪器,改善训练和教学条件,改变了学校的训练环境、学习环境和办公环境,学校的硬件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同级体校中硬件软件双一流。
二、我校基础设施完善,学生生活条件优越:
1.我校属于九年义务教育段,在校学生享受免费校服、教科书。
2.在我校就读的学生免住宿费。
3.我校学生享受每天15元的国家生活补贴。
4.我校学生享受每天免费供应的时令水果。
5.我校队学生一年四季免费提供热水洗澡。
6.我校对贫困生除义务教育救助外,还会享受特殊优惠政策,使家长无后顾之忧。
三、取得成绩:几十年来,我校向上级体育部门输送优秀运动员1300余名,明星运动员层出不穷,有魏宁、魏萌、曲忠栋、陶春苗、宋美华等。
四、办学目标和办学理念
1.办学目标:突出体育特色,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社会生存能力强、适应社会发展快、素质全面、身心健康的社会引领者打好基础,使他们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做到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让学生成才。
2.办学理念:坚持以输送为中心,以人为本、关注师生共同发展、注重科研教学研究的办学理念,向管理要效益,打造幸福快乐的校园。
五、学生救济途径
1.建立残疾学生特别档案:班主任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关注学生成长中遇到的生理、心理问题,注重心理疏导和情感沟通,习惯养成。安排适当的座位,要求家长为孩子配备相应的辅助设备,并开展同学助学活动。
2.学生资助救济途径: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档立卡学生、低保学生、孤儿、烈士子女等困难学生,提供资助。资助标准根据学生类型不同而有所区别,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寄宿生的生活补助标准为1250元/年,非寄宿生的生活补助标准为500元/年,残疾学生为6000元/年。
3.对于辍学新生的救济途径:在新生报到时,专人负责做好人数清点,排查未报到学生,形成专档;学校逐个打电话核查未报到学生去向;对于疑似辍学学生采用电话沟通、入户家访等方式对学生和家长进行动员,最终实现控辍保学目标。
4.学校侵犯学生财产权的法律救济:学生在校期间如果遇到财产或人身安全受到侵犯,可以通过申诉或诉讼的方式寻求法律救济。申诉是指公民在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向有关机关申诉理由,请求予以审查和处理的制度。诉讼是另外一个救济途径,学生可以通过诉讼请求法院判决学校归还财物。
这些救济途径涵盖了从物质资助到心理支持、从教育帮扶到法律救济的多个方面,旨在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
地址:莱州市西苑路8353号
报名电话:0535-2093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