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安二小“核心素养暨学科德育为导向”的数学
学本课堂推进实施方案
追随着教育改革的步伐,我们又迎来了新的学期。新的学期意味着新的开始,我们要在总结、反思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找到新学期发展努力的方向。在上一学期学本课堂建设的推行过程中,发现了制约数学学本课堂发展的多方面原因。一教师的备课质量不高,老师们的备课中四维度体现不明显,欠缺对算理和算法这两个维度的研究与落实 ;二、核心素养和德育渗透过于牵强或蜻蜓点水无实效;三、课堂中教师放手不够,仍然占有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自主发展的空间太少;四、学生的学习方式过于单调,欠缺学习方法的渗透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因此,本学期数学学本课堂建设将“以上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以德育的渗透和核心素养的落实为准则,进一步加大学本课堂的推行力度,现将方案制定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德育课程一体化、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专业引领,以实现德育教育自然融于学科教学以及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为宗旨,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以广泛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保障,坚持查摆问题——准确定位——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更新教育观念,规范教学行为,优化教学过程,为师生健康成长和学校的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实施目标
教师方面:
1、落实备课的实效性,备课中要注重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注重问题的有效设计,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和核心素养的提升,注重导学案和题组的高质量的设计;
2、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 用德育课程一体化及学本课堂的教育理念引领教师成长,在课堂中为学生创造更大的空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3、加强学习与研究,充分了解数学学科中的“育人因素”,寻求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的最佳“融合点”——“渗透点”;
学生方面:
1、让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主动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通过各种学习方法的渗透、引领,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应用能力,全面培养落实核心素养和学科德育;
3、重点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积极表达的学习习惯。
课堂方面:
1、建立“大小同学”式合作关系。教师要成为与学生共同合作、解决问题的“大同学”。在真正意义上建立民主、平等、人文、自由、开放的合作学习关系。
2、创建小组合作式的团队学习。引入合作学习、团队成长的理念,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建立小组合作团队学习机制,构建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课堂。
3、课堂中关注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在有效问题的设计上引领学生思考与探究,渗透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的理念。
三、实施的流程及措施
(一)学习培训阶段( 学期初)
1、优质观摩课:精选市级以上的优质课,组织教师利用集中学习期间进行集体观课,详细记录教学流程,认真进行赏析,用心进行评课议课;
2、培训指导课:九月
课型:新授课 指导教师:包淑萍
包淑萍老师借鉴优质课例精心备课一节,以此来对全体数学教师进行培训指导。从教学设计的九大环节、以及每一项内容的设计要点、教学流程环节设计以及每个环节的设计意图和目标做详细的解说,特别是核心素养和学科德育的落实策略要做具体的分析解说,使全体数学教师了解目前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以及课堂教学的总体目标。
3、示范研讨课:十月
(1)、包淑萍执讲示范课
(2)、评课议课:采用环节剖析法进行,针对教学流程中每一个环节进行说课、评课、议课活动。从优点、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三方面进行研讨,从而来加深对学本课堂理念、德育的实施及核心素养的进一步理解,对导学案的设计及运用策略进行深刻的领悟。
(二)实践探索阶段 (十一月)
1、集体备课:每位教师在学习培训的基础上,自主设计一份教学设计,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修改教案;
2、学本课堂比赛:采用三轮备课两轮打磨的方式予以落实 ;
(三)反思提升阶段(十二月)
1、采用推门听课的方式随机抽查教师数学课堂授课的规范性,检测学本课堂理念及德育实施的实况,检测核心素养的落实情况。
2、备课展评:通过备课展评活动,检测备课中核心素养和德育目标的确立以及教学环节中的渗透,检测导学案和题组的的设计与运用。
四、活动配当:
活动时间 | 活动内容 | 参加人员 |
九月份 | 观摩优质课1节 新授课培训指导课 | 全体数学教师 |
十月份 | 示范研讨课 | 全体数学教师 |
十一月份 | 集体备课 学本课堂比赛 | 全体数学教师 |
十二月份 | 推门听课 | 全体数学教师 |
一月份 | 学本课堂推行的总结与反思 | 全体数学教师 |
备注:观名师课堂两周一次,推门听课随机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