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处置原则
坚持“及时发现、精准封控、快速高效、防止扩散”的原则,在烟台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下,严格执行区域封闭、人员转运、后勤保障、隐患排查、终末消杀等防控措施,规范开展应急处置,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二、启动条件
1.现场发现新冠病毒感染者:
在门急诊、住院等诊疗活动和核酸检测“应检尽检”工作中,现场发现医院工作人员或就诊患者新冠病毒感染者立即启动。
2.非现场发现新冠病毒感染者:
根据市卫健委和市疾控中心专家评判后,启动相应预案:
(1)我院工作人员发现为新冠病毒感染者但当日不在单位;
(2)接上级疾控部门电话,已经离院的患者为新冠病毒感染者;
(3)我院工作人员的共同居住者为新冠病毒感染者。
三、现场发现新冠病毒感染者后立即启动预案的主要处置措施
在烟台市卫生健康委的统一领导和统筹协调下,医院负责组织实施。
(一)病例发现报告
1.报告阳性结果
第三方检测机构发现核酸检测阳性结果后,立即向院感科汇报,院感科科长第一时间立即联系核酸检测阳性感染者的科室主任,通报感染者核酸检测结果,阳性人员及科室人员立即静止。同时指派科室人员立即向分管领导报告,分管领导立即报告医院院长,同时安排办公室立即电话通知保卫科进行全院入口及出口封控,并马上对相关科室进行封控,人员立即静止。
2.向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告简要情况
院感科科长同时以电话形式将简要情况向芝罘区卫健局及烟台市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科报告;各分部向属地健康行政部门报告。不得因相关信息不全而延误报告,可以后续补充完善相关信息。
3.网络直报
院感科汇总阳性者简要情况,并于2小时内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二)新冠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启动应急预案
发现核酸检测阳性结果后,医院新冠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按照“一隔二控四摸排五同时”的原则,统筹协调、同步组织、快速完成以下工作:
1.医院新冠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要立即请办公室召集领导班子成员、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在同一办公室开会,启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并按照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及应急处置分工,安排各工作组立即同时行动,电话指挥各类应急处置。
2.全院全员就地隔离,暂停人员和物资流动
(1)办公室通过电话,OA系统、微信群等方式,除紧急诊断、治疗外,全院全员就地隔离,暂停人员流动和物资流通,后勤保障科立即指挥门诊停空调通风系统。
(2)保卫科对医院出入口进行封控,门诊大厅区域由门诊部及分诊台负责封控,门诊各诊室由各科室主任护士长负责封控,住院病区由各病区负责人负责封控,各位负责人负责做好人员解释安抚工作。
(三)隔离与转运核酸检测阳性感染者
1.隔离核酸检测阳性感染者
科室主任接到核酸检测阳性结果的报告后,立即启动科室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将核酸阳性结果感染者就地隔离,如果感染者在公共区域,就近单间隔离,告知不得随意走动;并指导相关人员正确进行个人防护。
2.科室主任立即安排三组人员,同时开展下列工作
(1)科室一组人员立即就近腾空一独立房间,隔离感染者。如无独立房间,科室主任立即协调医务科,裙楼一楼隔离间设置在综合一科办公室 ,老楼二楼隔离室设置在牙周科单间诊室,三楼隔离室设置室在外科单间诊室内。
(2)科室一组人员同时维护所在科室的现场秩序,禁止无关人员走动,立即开窗通风,嘱同诊室患者及工作人员佩戴好医用外科口罩,做好手卫生;
(3)科室安排一名医务人员立即按照二级防护标准,开启防护物资箱,进行个人防护:
在通风处首先进行手消;戴一次性工作帽;戴医用防护口罩;穿一次防护服;防护眼罩;一次性乳胶手套、鞋套。
3.隔离感染者
医务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后,引导感染者至独立房间内或独立诊区隔离,指导患者进行二级防护,告知感染者不得随意走动。院感科期间可通过电话对阳性感染者前7日内的行动轨迹进行流调,接触的人员及去过的地方,做好记录,反馈给疾控人员。
4.转运核酸检测阳性感染者
医务科请示芝罘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或者芝罘区疾控中心后,分部请示个各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后由负压救护车将新冠病毒感染者按照专用通道(裙楼一二楼通过楼梯到新建侧门,老楼患者通过电梯转运到一楼通过连廊到北院内)转运至奇山医院或者各区的定点医疗机构接受进一步诊疗。负责引导的医务人员转运完患者后按照流程脱卸防护用品至医废间内的新冠感染者专用医废桶内,做好鹅颈结封口及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消毒表面。
5.密切接触者、次密接触者在卫健委指导下采取二级防护(科室统计人员数量上报器材办黄鲁清主任处准备防护物资送至相关科室)要求按照就近原则安排负压车在规定时限转运至指定隔离点。务必专用通道,专用电梯,禁止同期其他人公用。
(四)划定封控范围,进行人员管控
1.划定封控范围前,除紧急诊断、治疗外,按照前述预案全院全员就地隔离,暂停人员流动和物资流通;等候疾控专家现场分析评估。
2.芝罘区卫健局(各分部所在区卫健部门)第一时间组织疾控等专家赶赴现场,根据感染者活动轨迹等情况分析评估,指导医疗机构精准划定门急诊和住院病区具体封控范围。封控范围划定后:
(1)保卫科就地做好同期留观、隔离患者、家属、医护人员以及其他所有未离开封控范围人员的隔离管控。
(2)保卫科和封控范围所涉及的各科室负责摸排已经离开医院的所有人员,笫一时间汇总给院感科,由院感科汇总后第一时间报告芝罘区区疾控中心传防科或各分部所在区的疾控中心。
3.摸排人员情况。
启动应急预案之后,各相关部门应立即根据感染者活动轨迹等情况确定摸排范围,进行7日内四类摸排。
(1)查实出诊情况
健康服务部负责调查确认预检分诊、接诊医生、核酸检测人员在岗、接诊情况;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及其家属,就地隔离,等待医院下一步通知或疾控中心流调、隔离安排。
(2)追溯感染者活动轨迹
保卫科通过查看、记录敏感时段监控录像,掌握感染者院内活动路线、停留位置、停留时间、 戴口罩等情况;感染者近距离接触医院工作人员、其他就诊人员名单和个人防护情况;医院其他人员在敏感区域出现、停留和行动路线情况。对就诊人群密度、风险作出提示,将敏感时段、敏感区域监控影像复制备查。
(3)收集敏感时段就诊人员相关信息
信息科通过调取扫码、挂号、交款等相关信息,汇总收集敏感时段就诊患者信息,统计敏感时段内就诊患者人数、医院诊疗、后勤工作人员数,初步判定存在感染风险的人员规模。
(4)科室调查相关人员院内行动路径。医务科要求以科室为单位,统计敏感时间段到过医院可能污染区域的人员名单(没有的要零报告),以判定密接、次密接人员。调査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临床科室的医护人员、进修、实习、规培人员,行政、后勤科室的工作人员(包括保洁、送餐、电梯等工作人员)以及参观、 交流、外聘、劳务派遣人员。
(五)同时开展五项工作,防止疫情外溢
1.进行环境管控和终末消毒
(1)院感科第一时间进行环境管控,对感染者在院内活动经过和停留的通道、门急诊大厅、就诊诊室、 辅助检查科室等,进行管控,并停止使用中央空调通风系统。
(2)检验科立即做环境、物品表面核酸采样,要以感染者停留时间长、戴口罩不规范、人员密集、风险度高的场所为重点,做好多点单管采样、送检至毓璜顶医院核酸实验室(各分部所在公立医院或疾控中心)进行检测。
(3)采样完成后,后勤保障科协调好消杀用品送至相关科室,护理部立即组织相关科室护士对潜在污染环境、物品彻底终末消杀;后勤保障科组织人员对公共区域、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消毒和清洗处理。
(4)消杀完成后,检验科再次采样、检测,确保消杀后各项指标全部达标。
2.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1)院感科协调检验科、医务科、护理部安排人员进行全员单人单管采样,采样后由检验科进行标本回收根据卫健委安排送就近公立医院进行核酸检测。
(2)检测人员范围:全院在岗医务人员、 护理员、保安员、保洁员以及其他行政工勤人员;实习生、在读研究生、进修生、住培生等;在院患者及陪护采样、检测工作要争取在24小时内完成。
(3)优先检测封控区域内人员。相关科室对发生阳性病例家属等密接人员及时通知静止并上报芝罘区疾控中心,等待核酸检测安排。
(4)就诊人员及工作人员,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做好人员登记,在卫健委指导下联系所在社区点对点接入家中,进行7天的居家健康检测,由所在社区管理。住院患者和陪护,所在病区立即单间隔离7天,每日进行核酸检测。
3.做好接续诊疗和抢救诊疗
医务科对已经接诊的门急诊患者和家属做好管控,后勤保障科负责提供相关生活便利。需要继续治疗的,要在医院独立区域隔离完成接续治疗。
封控范围内有关人员在隔离期间岀现发热、干咳等疑似症状者,立即单人单间隔离。如考虑为疑似病例,在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并采集标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同时在确保转运安全前提下立即将疑似病例转运至定点医院。
住院部的其他患者及陪人要腾空,根据卫健委安排转移到别的医院备用病房。所有病房工作人员封闭管理。
4.综合评判医院感染风险
根据卫健委院感防控专家组结合两次环境、物表核酸检测结果,综合考虑医院密接、次密接和一般接触人员核酸检测结果,研判院感风险。新冠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讨论提出医院部分区域或全院“正常开诊”或“停诊”建议,向属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告同意后执行。
5.做好信息发布
(1)对因环境消杀需要,新冠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讨论后确定“推迟开诊”或“停诊”的,由办公室和健康服务部在医院官网、微信、APP和医院就诊入口等广泛发布公告,安排人员对前来就诊的患者充分告知和疏导分流。
(2)各科室负责对已经网上预约的患者,要及时电话通知,做好解释;办公室和健康服务部要确保医院电话畅通,接受患者咨询和解释工作。
(3)要密切关注舆情做好舆论引导,禁止医院工作人员网上公开发表不当评论。
五、我院工作人员发现为新冠病毒感染者但当日不在单位的处置措施
我院工作人员发现为新冠病毒感染者但当日不在单位后,根据疾控中心指挥,医院按照相关要求执行。
(一)病例发现报告
院感科接到第三方检测机构发现核酸检测阳性结果后,第一时间立即联系核酸检测阳性感染者的科室主任,通报感染者核酸检测结果,科室人员立即静止。并按照本预案前述的报告程序,院感科负责向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告简要情况。
院感科2小时内按照程序,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二)新冠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启动应急预案
医院新冠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要立即请办公室召集领导班子成员、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在同一办公室开会。根据市卫健委和市疾控部门的要求,进行管控处置。
1.办公室通过电话等方式,除紧急诊断、治疗外,全院全员就地隔离,暂停人员流动和物资流通。
2.保卫科对医院出入口进行封控,门诊大厅区域由门诊部及分诊台负责封控,门诊各诊室由各科室主任护士长负责封控,住院病区由各病区负责人负责封控,各位负责人负责做好人员解释安抚工作。
3.院感科期间可通过电话对阳性感染者前7日内的行动轨迹进行流调,接触的人员及去过的地方,做好记录,反馈给疾控人员。
(四)按照市卫健委、芝罘区卫健局(各分部所在区卫健部门)评估后,划定封控范围,进行人员管控;并摸排人员情况。
各相关部门参照现场发现新冠肺炎阳性患者的预案,立即根据感染者活动轨迹等情况确定摸排范围,进行7日内四类摸排。
(1)健康服务部负责查实出诊情况:
(2)保卫科负责追溯感染者活动轨迹:
(3)信息科负责收集敏感时段就诊人员相关信息:
(4)各科室负责调查相关人员院内行动路径。
(五)同时开展五项工作,防止疫情外溢
各相关部门参照现场发现新冠肺炎阳性患者的预案,重点进行环境管控和终末消毒、全员核酸采样等五项工作。
六、就诊结束已经离院的患者发现为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处置措施
院感科接上级疾控部门通告,就诊结束已经离院的患者被确定为新冠病毒感染者后,患者在我院就诊的院区将被列为管控区,需按照市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执行。
(一)病例发现报告
院感科接到通告后,第一时间立即联系患者就诊的科室主任,通报感染者核酸检测结果,科室人员立即静止。
(二)根据市卫健委和市疾控部门的要求,进行处置。
1.健康服务部负责对患者在我院的就诊科室进行确定后,患者就诊的科室立即全员静止;
2.保卫科负责立即追溯感染者在我院就诊的活动轨迹和接触人员情况摸排。
(三)按照市卫健委、芝罘区卫健局(各分部所在区卫健部门)评估后,划定封控范围,进行人员管控;并摸排人员情况。
各相关部门参照现场发现新冠肺炎阳性患者的预案,健康服务部、保卫科、信息科、各科室分头立即根据感染者活动轨迹等情况确定摸排范围,进行7日内四类摸排。
(四)同时开展五项工作,防止疫情外溢
各相关部门参照现场发现新冠肺炎阳性患者的预案,重点进行环境管控和终末消毒、全员核酸采样。
七、我院工作人员的共同居住者为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处置措施
(一)我院工作人员的共同居住者确定为新冠病毒感染者后,必须第一时间报告院感科和所在科室主任,所在科室的人员立即静止。
(二)健康服务部、保卫科负责立即对此工作人员7日内在我院的活动轨迹,进行摸排;
(三)根据摸排情况,后勤保障科负责对全部公共场所进行终末消毒;此工作人员所到过的科室,立即进行科室内部的环境消毒。
(四)根据摸排情况,院感科负责组织此工作人员所到过科室所有人员的鼻咽子采样和所接触环境的核酸采样。
八、工作要求
(一)各职能部门、各科室需结合本科室的实际制定本科室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并进行相应的应急演练。
(二)在启动本应急处置预案后,各部门、各科室需在医院新冠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统筹协调下,全力做好封控、人员转运、后勤保障、隐患排查、终末消毒等措施,严防疫情扩散蔓延。
(三)如出现玩忽职守,不服从统一指挥和调度,组织协调不力,措施落实不到位以及工作中出现重大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按照上级相关要求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